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征与唐太宗:谏臣魏征给李世民出的“选择题”

魏征与唐太宗:谏臣魏征给李世民出的“选择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75 更新时间:2024/2/21 21:45:22

“玄武门事变”后,世民拨乱反正,刚坐稳位子,就开始了内部人员的整改与肃清。这次,魏征必死无疑。因为,是他献计献策给李建成,让李建成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如处置他的政敌李建成的谋士魏征呢?就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魏征不请自来。

魏征来后,摆弄起两个透明的杯子,每个杯子都是半杯水,一个杯子里水是浑浊的,另一个杯子里的水是清澈的。魏征摆弄好,对李世民说:“殿下,请问,这两个杯子中,哪个是我,哪个是您呢?”假如说,那杯浑浊之水是魏征,那么,“玄武门事变”,杀兄夺权,这样违背伦常之理,难道属于清白吗?假如那杯浑浊之水是自己,那么,这样不打自招,“玄武门事变”是自己不道德之举,昭告天下。

网络配图

李世民额头滚动豆大的汗水,一时半刻难以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魏征察言观色,见时机成熟,便微笑着说:“殿下,这个题目其实很好回答。”说完,将浑水倒进清水杯子里。

魏征说:“能辅助君主获得尊贵声誉,让臣子获得美名,荫及子孙、福禄无疆的臣子是‘良臣’;而自身遭受杀戮之祸,让君主背上陷害忠臣的恶名,让‘小家’和‘大家’都遭受损失,只留下空名的臣子是‘忠臣’。殿下,您现在是让我成为‘良臣’还是‘忠臣’呢?”

网络配图

魏征话音刚落,李世民倒吸一口气。因为,魏征先后曾主动或被动地改换了5次主人。这样的人还能用吗?很显然,这个人是见风使舵的高手。他出的选择题是环环相扣的圈套,是一道道无法解答的测试题。因为这道题根本没有正确答案,是与否,都是错误的。

魏征见李世民颇踌躇,拿不定主意。于是,微笑着说:“殿下,这道题其实很好解。他的话音刚落。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抓起杯子,把里面的水倒掉了,说:“魏爱卿,你出的选择题我已经给予答复了,想必一定满意吧!”说完,哈哈大笑。

网络配图

魏征忙跪下叩首道:“殿下的答案让臣心悦诚服。谢谢陛下成全我,让我做‘良臣’,而不做殉命的‘忠臣’……”

正是这两个杯子,解救了魏征,也给李世民台阶下。魏征用智慧和计谋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后来还成为李世民的重臣,万世流芳。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宫廷秘史:连弟妹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的晚年生活: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著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面形象”。“贞观之治”的强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

  • 李世民坑了自己的爹,才有了后来的大唐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唐高祖李渊,是今天河北赵县李氏。隋文帝文献皇后也就是孤独皇后是李渊的亲姨妈,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关系,其身份可谓是高官显爵,位高权重,根本没有想过要当皇帝。李世民要说服其父李渊起兵造反没有点心机是不行的,于是他便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刘文静商量,两人密谋后给李渊设了个温柔圈套,由宫监裴寂安排实施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宽宏大量”还是另有他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征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敢直言犯上的“勇士”,名叫魏征。网络配图据史料记载,魏征的直言进谏的个性在唐朝是出了名的!常常把太宗气的火冒三丈,尽管这样,李世民也不会对魏征痛下杀手,其原因不止是“宽宏大量”,还有其他原因。其一:稳固人心。细想唐朝不过刚刚建立不到十年,帝位尚

  • 揭秘:面对“女主武王”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罡就来到其父武士彠的官邸,当时在繈褓中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罡看过后大惊:〝龙睛凤颈,极贵之相。若是女孩,当为天下主!〞说完,没分清男女的袁大师走了,空留下武士彠在那里愣神。武则天十四岁被选入宫,如果说她美丽,当然无庸置疑的,否则就不会被选入宫。唐太宗确实喜欢

  • 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悲惨结局:为和尚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据历史记载,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如此凄凉的下场,竟然死于自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网络配图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而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

  • 李世民权势有多可怕?能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

    在唐朝取代隋朝成就千秋霸业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这点即使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不会对其产生质疑。那么李世民对唐朝建立的贡献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可能就没多少人了解了。公元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唐朝,唐王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朝,改元武德。武德元年,李渊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不杀武则天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而且成功的女皇帝,但是她登上皇位的方式可以称得上是——篡权夺位!但是,在明知武则天有不轨之心的前提下,李世明为什么不杀她呢?网络配图抛开现代思维的诸多因素不讲,单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武则天绝对算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争议的焦点则是,女人干政,窃取李唐天下。而恰恰是这

  •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明君 第一不是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我们中国有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在这几千年的漫长时光中,共计有四百多位皇帝,当然,这些皇帝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但要评出政治最清明这,当属以下三位。网络配图康熙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中华封建社会末日余晖康乾盛世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康熙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史家尊之),除去平三藩、灭准格尔、收台湾

  • 李世民为何将皇位传给软弱无能的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

    皇帝个人的素质、能力、品德、喜好等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皇帝的选择、皇位的继承关系着皇朝的盛衰,更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因此除却一些朝代实行嫡长继承制基本没得选外,但凡通过考察、甄选而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朝代,皇帝们都会在皇位继承上千般寻思,万般考虑,反复斟酌,深怕因自己的传为不当,将列祖列

  •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不能称之为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尊祖崇道,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然而,这种取得天下大治的政治局面,在历史上却不能称之为盛世!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网络配图1.人员锐减,民生凋敝!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