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李世民与康熙皇帝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解密:李世民与康熙皇帝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2/14 7:45:50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长城却被废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皇帝为何不需要长城了?

不过觉得长城用处不大的并非只有康熙一个皇帝,至少有另外一位非常出名的皇帝也持这个立场,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先说李世民对长城的看法。网友们都知道大唐帝国是从隋朝废墟上建起的,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鉴于隋炀帝杨广“兴众百万,北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绵亘千余里,死者太半”(《隋书》卷二十四),大肆营造,虚耗民力的弊端,他就告诫手下说:隋炀帝这个人不知道用忠良的人才,也不知道善待老百姓,就知道天天修长城,劳财伤民,才被灭掉的。到了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的时候,突厥屡犯,边患日亟,鉴于秦汉以来防御匈奴的历史经验,朝廷里有不少官员建议李世民修长城。

网络配图

可李世民认为:“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资治通鉴》唐纪九)在他看来,扫清外寇,消除边患,缔造和平,修筑长城并不是正确选择。他对大臣们说:“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新唐书·李勣传》)委派李勣,他看重的是“人才”;避免“劳民”,他重视的是“人心”。在他看来,人才与人心,与长城相比,作用更加强大而持久。事实也是如此,唐朝政权经过“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强大的国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中古时代的中国,也只在唐朝首都长安呈现过。外敌的消除,国势的昌盛,其所依靠的恰恰不是长城。

再说康熙,康熙三十年(1691),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帝继承皇太极顺治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而又发展成为

“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并说出了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网络配图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

”(《清圣祖实录》)

康熙帝总结了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教训,悟出一个治国的大道理:长城再坚固,也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惟有“养好”百姓,让他们高兴,才会得到治国之本,边境自固而无忧。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标签: 康熙

更多文章

  • 千古名君唐太宗李世民不为人知的酒色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

    公元636年,也就是贞观十年六月,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病逝,李世民身边少了一位“贤内助”,从此他愈发表现出贪恋酒色的本性。他经常命人四处搜罗美人,以充内庭。网络配图为满足欲望,李世民连弟媳妇都不放过,弟弟齐王李元吉死后,弟媳妇杨氏迅速成为李世民的枕边人。庐江王被杀后,他的爱姬也被迫钻进了皇帝的被窝儿

  • 李世民偏爱的三类女人为何没有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武则天

    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网络配图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

  • 李世民一生的败笔:三征高句丽 为何屡败屡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在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征战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使高句丽臣服,甚至在其临死之前,还在计划如何征服高句丽。史学界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犯了与隋炀帝同样的错误。网络配图实际上,高句丽不同于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国,虽然表面上向唐朝称臣,但一直对唐朝

  • 李世民为躲窦建德藏身破庙 蜘蛛结网助李保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

    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弄得民不聊生。定阳王刘武周起兵,晋阳李渊兴兵反隋,瓦岗寨众豪杰聚义,程咬金占山称王,窦建德在封龙山南故邑建窦王城,与各地义军反隋争霸。窦建德日夺三关、夜抢八寨,杀得唐兵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太子建成和元吉弃土门关逃跑。李渊闻报火急调秦王李世民前去迎敌。李世民和窦建德大小战了数阵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被称为是最能打仗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网络配图 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

  • 揭秘唐朝李世民缘何执意要让李渊堆土为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唐朝以山为陵的墓葬体制是众人皆知,但这种体制是从太宗世民的昭陵开始,由高宗李治和女皇则天的乾陵发扬光大,随后有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文宗李昂的章陵、宣宗李忱的贞陵、懿宗李漼的简

  • 不愿与李世民争皇位:东南亚自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李靖,是隋朝大将韩擒虎的外甥,大唐卫国公,红拂女是李靖的红颜知己。红拂女,姓张,名出尘,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自己被隋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后成为杨素府歌妓。虬髯客,本名张仲坚,姓张行三,赤髯如虬,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获救从师于昆仑奴(肤黑卷发之人,即黑种人)。网络配图隋朝末年,天下大

  • 后宫秘史:李世民后宫的战利品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的后宫妃子的来源非常丰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后宫都有谁吧?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南征北战,得到的不只是土地和财帛,有五个女人也作为战利品嫁入秦王府,日后成为李世民后宫的一员。网络配图一、杨妃隋炀帝的女儿,隋朝公主,现今影视剧中李世民的最爱。617年李世民入长安时被论功行赏的战利

  • 揭秘:长林军的表现就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赢得多侥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

    玄武门事变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兄弟相残的故事,当然历史都是胜利者所写。很多所谓历史真相并非十分准确。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门遭到狙击的消息很快便传进了太子府。事实上,李建成对今天的这次上朝面圣并不是完全没留后手。由翊卫车骑将军冯立率领的长林军始终处在高度戒备状态中。太子遭袭的消息传来后,冯立先是立刻下达

  • 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儿

    李世民的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可是他的下场凄凉,死于自尽,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而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事了,这些事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网络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