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朝李世民缘何执意要让李渊堆土为陵?

揭秘唐朝李世民缘何执意要让李渊堆土为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2/14 8:00:15

唐朝以山为陵的墓葬体制是众人皆知,但这种体制是从太宗世民的昭陵开始,由高宗李治和女皇则天的乾陵发扬光大,随后有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文宗李昂的章陵、宣宗李忱的贞陵、懿宗李漼的简陵等十四陵都是如此。那么这种李唐世代沿袭的葬制没有从李渊开呢,按理说也应该新王朝新气象的嘛。

网络配图

这还得从李渊和李世民的各种恩怨说起。话说隋末之时“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揭竿而起,李渊曾被隋炀帝召至江都议事,李渊有疾在身无法前去。隋炀帝便心生疑虑问道:可得死否?其实当时炀帝早已被叛军弄得火烧眉毛,疑神疑鬼,“猜忌杀戮大臣”之事不在少数。当此时,这一问闹得李家上下纠结一团,李世民苦劝父亲起义,父亲优柔不决。然而李世民岂非等闲之辈,《资治通鉴》说:“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他与裴寂密谋在晋阳行宫招待父亲,并使裴寂启用宫人私待李渊。李渊与裴寂也是老熟人老相识,话语多起来,愁苦之事烦恼之事也尽上酒席,不知不觉便醉去,而裴寂则使宫人侍奉。就这样李渊不知不觉中睡了皇上的床,还睡了皇上的女人,在这紧要关头,死罪是绝对有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听二儿子的话太原起兵弄翻他杨隋自己称王称帝。

李唐王朝怎么弄死杨隋摆平各路反王烟尘的事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单说李唐王朝事成之后,李渊登基称帝,秉承隋朝优秀制度,并建立了新的王朝秩序,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即将到来。谁曾想打江山容易管理儿子难。老二李世民在李唐王朝兴建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可以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李渊反隋,没有李世民更没有李唐王朝,不能不说李世民做的这一切也是奔着皇帝的位子去的,然而基业已成,长子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战功赫赫的李世民虽然被封秦王、册封天策将军,可江山跟他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了。李世民集团显然很不满意。再加上裴寂和刘文静争斗中,李渊借故杀了李世民的亲信刘文静,李世民更不能干了。

网络配图

他借着在东都洛阳开天策府的名义以及自己的威名迅速建立了五十人的政治军事集团,许多人都是隋末唐初的杰出人物,如杜如晦、候君集、柴绍、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等五十人集团。当然太子也不是吃素的,身处长安的他身边亦有魏征、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人相助。两个集团一经成立便暗自剑拔弩张。身处皇宫的李渊无计可施,他的优柔寡断再次体现出来,一度曾想将东都洛阳送于李世民了事,但又恐天下分裂。就这样他一面安抚李世民一面稳定李建成,一时间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

李渊被迫退位做了太上皇,而李世民对自己开国之功的论证并没有结束。贞观九年农历五月,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虞世南等人极力主张将李渊依霸陵的形制以山为陵而葬。然而,李世民确认为国事甫平,仍沿汉制,按东汉光武帝制,坟高六丈,建献陵。个人认为这只是李世民的推诿之词,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危而亡,葬于昭陵,同时太宗也决定将自己也葬于此处。看吧,仅隔了一年国事就已经不“甫”平了?(甫,才、初、刚的意思。)既然在阳间李世民不是开唐第一皇那么在阴间他李世民也得成为第一。

这个思想当然不止此事。到了李世民晚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李世民搞这个的目的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以及自己对李唐王朝的功勋。这个做法比起陵制事件而言,他做得非常成功,毕竟后世一提到凌烟阁都会提到二十四功臣像,而这二十四功臣大都是他亲王府的亲信之人,换句话说,这一行为一直在谆谆告诉大家:我才是李唐王朝第一人!

网络配图

民间文学也对于太宗对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进行过描绘。敦煌出土的市井文学《太宗入冥记》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李世民到了阴曹地府判官问他:去武德九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满头大汗而无言,崔子玉代为回答:大圣灭族安国。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抽空再谈。

李世民固然创造了中国最伟大的贞观之治,但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这也是唐太宗心中最大的郁结。李渊驾崩后,李世民找到了第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于是将其堆土为陵,却让自己开创李唐王朝以山为陵的形制。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不愿与李世民争皇位:东南亚自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李靖,是隋朝大将韩擒虎的外甥,大唐卫国公,红拂女是李靖的红颜知己。红拂女,姓张,名出尘,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自己被隋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后成为杨素府歌妓。虬髯客,本名张仲坚,姓张行三,赤髯如虬,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获救从师于昆仑奴(肤黑卷发之人,即黑种人)。网络配图隋朝末年,天下大

  • 后宫秘史:李世民后宫的战利品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的后宫妃子的来源非常丰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后宫都有谁吧?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南征北战,得到的不只是土地和财帛,有五个女人也作为战利品嫁入秦王府,日后成为李世民后宫的一员。网络配图一、杨妃隋炀帝的女儿,隋朝公主,现今影视剧中李世民的最爱。617年李世民入长安时被论功行赏的战利

  • 揭秘:长林军的表现就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赢得多侥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

    玄武门事变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兄弟相残的故事,当然历史都是胜利者所写。很多所谓历史真相并非十分准确。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门遭到狙击的消息很快便传进了太子府。事实上,李建成对今天的这次上朝面圣并不是完全没留后手。由翊卫车骑将军冯立率领的长林军始终处在高度戒备状态中。太子遭袭的消息传来后,冯立先是立刻下达

  • 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儿

    李世民的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可是他的下场凄凉,死于自尽,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而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事了,这些事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网络配

  • 朱元璋李世民刘邦如果一起争霸天下谁能问鼎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李世民,刘邦

    我来做一个大胆的三国假设,假如在东汉末期 ,团队原班人马不变,刘邦集团占据中国西北、西南地区,李世民集团占据中国东北、华北、中原等长江以北地区,朱元璋集团占据中国江南、华东、岭南等长江以南、海南以北地区。那么最终谁会问鼎天下?网络配图从地理位置来看:刘邦占据着汉中、关中,在当时应该是产粮重地。李世民

  • 隋末三姓家奴李世民恨得要死却重用他开创伟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

    隋末三姓家奴,李世民恨得要死,却重用他开创伟业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世民斩兄杀弟扫除障碍成为皇太子。成为惟一继承人的他心情却并不轻松,对于未来如何治理天下他心中并没有底。李世民明白治理天下比开创更难,光靠和他一起打江山的秦王府旧人根本不行,于是就动了求贤的心思。李世民早就听闻魏征有经天纬地之材,他的两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国史是要隐藏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皇帝,可是走向皇帝宝座的历程并非十分光彩。但是对于他之前的劣迹,史书上却很难查到。于是有学者推断说,李世民曾经篡改国史。唐太宗李世民在其统治期间,勤于政事,改革经济,举贤任能,体恤百姓,减轻刑罚,并且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贞观三年(公元

  •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个被“长生仙药”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而其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凭借开创了史家赞誉有加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让后人交口称赞的“贤君”。可是这位历史上以“纳言”著称的皇帝,在他五十二岁时却因为轻信妖言,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自己

  • 贞观之治是隋朝积蓄养肥李世民的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李世民把佩刀交给尉迟敬德:叛我者取其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唐高祖——不听话的孩子比较一下当时三个人的势力,李世民最为雄厚,李建成与李元吉根本不能和他相比。所以李世民的亲信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劝他说:“以大王的威望与力量,袭杀他们二人,如拾地芥一样容易。”当初皇太子李建成给秦王李世民下毒,李世民中毒病重,一时之间,秦王府上下一片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