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深爱的女人:英年早逝被称为最幸福的“皇后” !

李世民深爱的女人:英年早逝被称为最幸福的“皇后” !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68 更新时间:2024/1/8 20:05:27

女人的幸福人生,必须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幸福的婚姻包括哪些条件呢?让我们冷静地盘点一下。

首先,她的老公要是一个出色的男人。这个能力极强的男人给她带来自信和崇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基础,让她有时间、有精力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享受生活。

其次,她要有子女,并能很好地抚养教育他们。为什么我要把这一条列入?因为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没有养育子女经历的女人是残缺的。

最后,她要有足够的智慧。幸福的婚姻需要感情作为基础,但感情仅仅只是基础,感情随时间的流逝很容易变质。有了感情距离幸福婚姻还很遥远。婚姻更需要经营,经营婚姻需要女性有足够的智慧。以为凭着一时的浓情就能维持一生的幸福,那是不成熟女性的表现。

按照这三点来衡量,不知道你的婚姻是否幸福?

按照这三点来衡量,长孙皇后的婚姻毫无疑问是幸福的。甚至可以说长孙皇后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

一、她是李世民的老婆

长孙皇后的丈夫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

成为皇帝的女人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成为李世民的女人;成为李世民的女人也不稀奇,稀奇的是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第一个女人。

为什么她会是李世民的第一个女人?

她美艳绝伦?

她智慧超群?

她手段毒辣?

都不是。她成为李世民的女人不是她决定的,也不是李世民决定的,是她的出身决定的。

出身决定命运,这是一个真理。

由于中国历史传统对女性的漠视,使得我们今天无法得知长孙皇后的姓名,只知道她小字“观音婢”。她的哥哥叫长孙无忌,贞观朝著名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她出身名门望族,世代官宦。她的先祖是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来更姓为长孙氏。她爷爷是北周高官,受封平原公。她老爸叫长孙晟,在隋朝当右骁卫将军。

光凭这显赫身世也许还不足以成为李世民的第一个女人。长孙皇后还有一段凄楚的童年。

她年少丧父,她还小爸爸就去世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她们一家被族人欺负。一家人无奈之下投靠高士廉。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都由高士廉抚养长大。

高士廉也在隋朝任职,并且他和李渊是朋友,交情不浅。高士廉和李渊两家人经常聚会。高士廉很赏识李世民。于是,他主动提出把“观音婢”许配给李世民。李渊很乐意这门亲事。毕竟两家世交,门当户对。而且这女孩子自幼聪慧,很讨人喜欢。就这样,她成了李世民的第一个女人。

那年,她才十三岁,李世民十六岁。

十三岁新娘与十六岁新郎倌儿,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了终身相依的人。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那时的“观音婢”,娇嫩灵动,含苞待放,像初春待绽的花蕾粘着的露珠,碰一下就会破的的样子;那时的李世民,眉清目秀,英俊阳光,已经显现出日后在战场上将帅的威武。

虽是父母做主的婚姻,但也不缺乏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元素。

二、她懂政治

长孙皇后人长得漂亮,IQ和EQ一样不差,小小年纪,做了妻子,做了王妃,不但能把王府的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她在后宫左右逢源,笼络女人且能让自己不卷入女人的是非团体中。她从小喜欢看书学习,不但琴棋书画样样通晓,而且还懂政治。与丈夫一同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深厚的夫妻感情,还增长了不少学识,为她的一家之主的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她懂政治,善用策略。她老公的人生转折点,自然也是她的人生转折点——玄武门之变,她不是主谋,但是她功不可没。枕边风的威力是难以想象的。她是一个很有气度的女人,胆识过人,抗压力,组织力极强。言语谈吐一般大丈夫哪能及她,在李世民命悬一线的重要关头,挺身而出,临危不惧,安抚已经开始躁动的众臣,那些个大臣还乖乖都听她的话,那说服力可想而知。看吧,天生一副王侯相不说,还长了张能说会道的嘴。说她“是一个拥有汪洋恣肆口才的纵横家”乃名至实归。

公元626年,李世民“顺利”当了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从此,她不再需要名字,因为她母仪天下;从此,她进入了权力的最顶峰。

三、她有李世民的爱

唐太宗宠爱长孙皇后,除了给予她和她的亲人们权力、财富、地位以外,二人夫妻和睦,后宫生活平静。

有个关于“醴泉”的典故很能说明二人夫妻恩爱。

贞观年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到九成宫避暑。一次,夫妻二人在散步时,发现丹霄殿西面有片土地略感湿润,于是,夫妻二人用手杖合力通导,即刻便有泉水涌出,随即他们又用石槛围住,将之引伸为一个水渠。夫妻二人忙活了大半天,眼前终于呈现了一泓清澈的泉水。看着那泉水,唐太宗非常高兴,他在丹霄殿置酒宴请诸位大臣。事后,为了将这件趣事记载了下来,由魏征撰稿、欧阳询正书,《九成宫醴泉铭》就这样成稿了。他们的恩爱故事从此永传后世。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在汤药无效的情况下,唐太宗把目光转向了佛教。李唐定国,道教为定为国教,唐太宗并不想大兴佛教,但是为了能让妻子好起来,他还是下令大修天下392所废弃寺庙,希望佛祖能够保佑妻子早日康复。他在诏书中说:“皇后虚风日久,未善痊除,修复废寺,以希福力,天下三百九十二所佛事院宇,并好山水形胜有七塔者,并依旧名置立。”

可见他长孙皇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给了她非常好的谥号,曰:文德。上元元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李世民赞誉她“嘉偶”“良佐”。

四、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有足够多的子女和极好的名声

在古代,女子的生育能力非常重要。对于皇后来说,能不能生育,能不能生出身体健康、智力超群的男孩,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繁荣。

对于生育,长孙皇后做得非常出色:她先后为李世民——李唐江山诞下三子四女,他们分别是:

太子李承乾,史书上说他“特敏惠,性聪敏”。

越王李泰,史书上说他“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晋王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深得唐太宗宠爱。

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

长孙皇后的人生是幸福的,虽然未到不惑之年就画上了句号。也许是上天妒忌她那么完美顺利的人生;也许是想再一次考验他们的爱情坚贞。

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对她非常思念,不顾天子身份,为她建陵、守陵,经大臣魏征一再劝谏,才不舍地回宫。回宫之后,他把对妻子的爱转移到与妻子所生的孩子身上。他亲自抚养了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唐太宗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自抚养皇子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亲自抚养公主的皇帝!

长孙皇后名声极佳,是历史上贤德皇后的典范。《旧唐书》说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资治通鉴》说:“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弘化公主的身份是什么 她会是李世民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渊

    河南王李贽是李渊的堂弟,也就是李世民的叔叔。李贽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李道玄,小儿子名叫李道明。李道玄从小到大都跟哥哥李世民玩得很好,深得李世民喜爱。大唐开国之初,李道玄被册封为淮阳王。李道玄颇有勇力,一直跟随哥哥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李道玄打仗的时候,喜欢带头冲锋陷阵,结果在战场上殉国了

  •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并非是亲兄弟反目,而是李渊跟李世民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李世民

    提及唐朝历史,便绕不开玄武门一战,倘若没有这一次兄弟相残,未来唐朝可能继续处于皇帝王爷相争的局面,甚至整个国家再次处于战乱中。幸运的是,玄武门将事变缩小在最小范围,顺利完成了权力的交接。但是,玄武门背后真正在角力的两方并不是太子和秦王,而是李世民和李渊的交锋。李渊为什么不立战功更加显赫的李世民,这一

  • 薛仁贵敢欺骗李世民 难道他就不怕被杀头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薛仁贵

    在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做瞒天过海,其实这涉及到两个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和薛仁贵,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个薛平贵,他的老婆苦守寒窑十八载,不过这薛平贵在唐朝是没有此人,而薛仁贵确实是一个历史人物,是唐朝著名的将军,在历史上也留下不少的传说,比如三箭定天下还有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一件事。话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

  • 李渊退位之后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渊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我们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通过政变夺来的,当时的李渊还在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开会。群臣和皇上正在议论事情,这时尉迟敬德浑身是血带着一群士兵就闯了进来。此时的李渊十分的害怕,但是他是一个君王此时必须镇定下来,就问尉迟敬德这是要做什么?尉迟敬德就说

  • 李世民和魏征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最后为什么会反目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魏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世民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说到李世民与魏征,我们不免就要想到明君与贤臣,确实,这对好基友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笼罩在明事理的光环下,但事实上二人相爱相杀的背后还有着略显微妙的关系。贞观17年,魏征生病去世,李世民便以5天不上班的方式表示悼念,并且亲自为魏贤臣写了墓

  • 李渊为什么会在晋阳起兵?真的是被李世民威胁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真是被李世民胁迫,才晋阳起兵的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公元617年,李渊父子在今太原举旗造反,史称“晋阳起兵”。作为大隋王朝的旧臣,李渊父子的举动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隋末纷争的黑夜,亦如一缕曙光照亮大唐繁华的清晨。在古往今来的各类史书中,晋阳起兵都被描绘成李世民的个人决断

  • 李世民为什么要反对李渊曾想迁都的想法?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李渊曾想迁都避开突厥的骚扰,众大臣都赞成为何李世民要反对?历史上曾有一个民族很有意思,打得赢就继续打,变本加厉地来搞你,打不赢就赶紧求和,然后积蓄力量卷土重来,一旦吃了败仗又赶紧求和,如此反复不断。这个民族就是突厥族。不习惯这种画风的人一定很奇怪:竟然还有这种

  • 揭秘:李渊真的想过杀了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皇家之内无真情,李渊真的想过杀了李世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家政权内没有真情可言。若是真有这么残酷,不晓得那些王公贵族的一生应该是多么的小心翼翼,无自由可言。但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只要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主人公,任谁都没有发言权。若为父子,儿子夺了老子的

  • 李世民上位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李渊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

    说到李世民,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李世民霸占是美丽弟媳;对父亲李渊,李世民也不敢杀,留着他很重要,更能有利于皇位来源合法性,塑造明君身份。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展开了无尽的杀戮,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李建成的六个儿子、李元吉的四个儿子都给杀了,连刚出生

  • 王世充让瓦岗军土崩瓦解,为什么会打不过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世充,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让瓦岗军土崩瓦解的王世充,为何打不过李世民?王世充能击败瓦岗李密,并不是王世充的实力很强,很大程度上是李密的瓦岗军出现了问题。王世充赢在找准了时机,并最大程度的动员了自己的部队为自己卖命,所有才有了瓦岗军的土崩瓦解。王世充瞬间得到了瓦岗的不少地盘和瓦岗的很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