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说错话被骂奸臣 逼父杀兄的李世民却是明君

曹操说错话被骂奸臣 逼父杀兄的李世民却是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37 更新时间:2024/1/5 4:30:12

色,这句话符合曹操在正史里的描述吗?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有很多演绎的成分,包括一些名人说的话做的事。那曹操的一句经典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没有史实依据呢。或者根据曹操这个人物在历史中的发展历程以及性格特先看看演义是怎么说的:

初平二年,曹操行潭课此,逃出京都长安。董卓下令各地张贴画影图形,通缉曹操。曹操路经中牟县,被守关军士拿获。可是县令陈宫以为曹操敢于行刺董卓,乃是 大大的英雄,所以非但不将他解往长安,反而挂印弃宫,与曹 操一同往谯郡逃去。行至成皋,二人到吕伯奢庄上去投宿。

网络配图

吕老本是曹操父亲的好友,而且对曹操的行为也很敬佩,便请他 们在庄上留宿一宵,自往三里路外去沽美酒,准备款待二人。 曹操与陈宫在吕伯奢家等候,突然听见后园有人在讲:“杀两口,杀两口”。

曹操当时好比漏网之鱼、惊弓之鸟,神经十分紧 张,听到说“杀两口”,以为是要杀他与陈宫。因此抽出宝剑,冲到里面,不问情由,把吕伯奢一家八口全部杀光。最后发觉 是弄错了,原来厨房里绑了两口猪,准备杀了招待他们的。曹操知道闯了大祸,因此拉了陈宫便走。行至庄口,正好吕伯奢 沽酒回来,见他们二人要走,急忙叫住:“我酒已打来,你们怎 么要走了?快快回去饮酒。”曹操想,我已把你一家杀光,怎么还好同你一起回去?便推托道:“我有紧要事情,定要告辞了。” 吕伯奢怎么肯依,拖住不放。曹操突然说:“你看,那边谁来 了。”

网络配图

吕老回头看时,曹操抽出宝剑,将他一剑砍死。陈宫大吃一惊,对曹操说:“孟德,你方才杀吕伯奢全家,还可算是误杀, 现在既已知道错了,为何还要将吕伯奢杀呢?”曹操说:“公,今后我要治天下,若让吕伯奢活着,他把我杀他全家之事宣扬 出去,我难以为人,故而不得不斩草除根。”陈宫说:“照你这样的作为,天下人岂能服你?”曹操理直气壮地回答:“宁可我负 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的大概情景。

网络配图

说到仁义,曹操必然是不算的。他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座右铭的指导下,滥杀无辜,自然算不得仁义。但这句自私又残忍的话。在《三国志》原文中并没有记载,而在裴松之的注释中,则有三种说法。一是曹操投至吕伯奢庄上,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来抢曹操的东西,出于无奈,手刃数人,逃归。第二,三种说法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差不多。

其实,关于曹操是否说过这样一句话已经没有办法定论了,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就算曹操真说了,那还能证明他是光明磊落的。不象其它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但这样的直性子确实也是曹操的一道硬伤,他就是太重于实不重虚,

不然象赵匡胤也是逼周甚矣,何人骂其是大奸臣?唐太宗李世民有逼父杀兄绞弟这种没人性的作法,后人却极力推祟李世民是明君。何如此也!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杨誉为何如此大胆竟敢追逐挑逗李世民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誉

    贞观七年(655年),宫中发生了一桩丑闻。有个叫杨誉的好色之徒,行为放荡不羁,竟然在皇宫禁地追逐、挑逗宫女。网络配图这件“逐婢”丑闻事涉皇亲国戚(杨誉的女儿是唐太宗第六子的妃子),所以影响极其恶劣。消息一传开,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都官郎中薛仁方闻讯后,将杨誉扣留起来查问,准备依法处置。此案尚未来得及裁

  • “领头羊”好做吗?让李世民教你玩转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集团管理的顶尖高手,他的一些成功经验的确值得借鉴。怎么以人为本?李世民说:“执政23年的经验告诉我,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就是以人为本的主旨。”唐朝集团在李世民的精心管理下,不断发展经济,出现了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康的良好局

  • 唐太宗李世民坑爹的办法你打死也想不到这么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在悠悠历史长河之中,有多少历史事件的发声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偶然性,有趣的是,这种偶然性往往都包含着酒与美女两个重要因素,例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又如吴三桂为一代名妓陈圆圆向清军打开大门等等,若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产生了更令人诧异的后果。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之所以能继隋朝之后开建了唐朝就与这两个因

  • 李世民真的用一个烧饼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网上盛传一个故事,那就是李世民用烧饼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半信半疑,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只是一个传说,取自渭水之盟这段历史,这个传说被演绎的非常传神,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就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位,屁股还没坐热呢,突厥的颉利可汗听说大唐发生了政变,便派大军南下,一

  • 李世民为什么会冷落武则天12年?从来不碰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历史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世民同居12年,但却一个子嗣都没有,有人说李世民根本就不打算重用武则天,采取了避孕措施,但为何从来不碰武则天呢?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宁背骂名也要睡亲弟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庙号叫太宗的皇帝很多都是非正常继位。比较著名的像宋朝的宋太宗赵光义,以弑兄的巨大嫌疑成功继位,还有明朝的太宗皇帝朱棣,也是从自己亲侄子手里夺权篡位成功的。跟上面这二位相比,唐太宗李世民的名气似乎更大,因为他的登基之路更加血腥,不仅杀掉自己的哥哥李建成、

  • 千古一帝李世民可能最后悔的一件事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

    大唐李唐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避免了当时两大势力(李世民+天策府)VS(李建成+李元吉+大唐中枢政事堂)的火拼,可能引发的天下大乱。自此走入盛世之始“贞观之治”。网络配图然而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让位,夺得皇位。可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他的子孙做了榜样。多位的儿子都发动过政变或被诬陷谋

  •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亲手弑兄竟真是被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太宗

    和谐统一之权——内外有别,恩威并重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权”的方面,主要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得到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二是开拓疆土,成为全天下的君主。对于内部的争权者,杀之,无话可说;对于外部的争权者,盟之,不服则打。但在整个用“权”的过程中,均采用了恩威并重的方法。·玄武门之变众所

  • 他曾大败李世民 如果不早逝天下可能就是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韬武略,自古以来,多为人所赞赏,无论是他的政治上的改革,还是他在军事方面的用兵之计,在中国古代史上上,都能数一数二。但是有这么一个人物,在李世民还未坐上皇帝之位时,曾大败李世民,还逼得李世民一路逃回长安。这个人物就是薛举。网络配图薛举,隋朝末年的英雄之一,他的生年不为人所知,史书上这

  • 李世民登基时的五位功臣 第一功臣竟然遭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最伟大的帝王了,其实在历史上李世民的名声也是很不错的,一手缔造了贞观盛世,其实大唐的江山有一半都是李世民以及手下打下来的,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随着李世民的五位功臣,他们的下场都怎么样,有一位其实是最冤枉的,一位下场最惨,三位善终。排名第一的功臣无疑就是长孙无忌了,他的身份不仅是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