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裴松之

裴松之--南朝宋著名史学家

裴松之

裴松之的资料

中文名:裴松之

别 名:裴世期

国 籍:南朝宋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

职 业:史学家

主要成就:为《三国志》做注

代表作品:《三国志注》

朝 代:南朝宋

裴松之的介绍

裴松之为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将军,时年20岁。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其舅父豫州刺史庾楷联合兖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兵败,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荐裴松之担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虑风险过大,迟迟不肯动身。不久,军阀火并,庾楷死于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

义熙初,裴松之先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县县令等职,后升调回朝廷,改任尚书祠部郎。

义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刘裕(即宋武帝)率军北伐。裴松之时任司州主簿随军北行。刘裕十分赏识裴松之,赞他有“庙廊之才”,将他转任治中从事史。晋军占洛阳后,刘裕委任之为封国世子洗马。裴松之成为刘裕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南朝宋代晋以后,裴松之历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冗从仆射等职。

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遣使巡行各州。裴松之被派往湘州。自湘州归来,他将所探询的吏政民情,归纳为二十四项条款。不久,他被升任为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并赐爵西乡侯。晚年,裴松之先后出仕永嘉太守、通直散骑常侍、南琅邪太守。

元嘉十四年(437年),裴松之65岁,致仕。不久,又拜中散大夫、领国子博士,最后进位太中大夫。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因病去世,终年80岁。

有关“裴松之”的历史故事

  • 贾诩为什么成为《三国志》里被裴松之骂的最惨的一个人?

    三国时期,英雄无数。一部《三国志》,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陈寿作《三国志》,惜墨如金,篇幅非常短。为了记载更详实的历史,南朝人裴松之为《三国志》做了注。这个注不仅包含了他在其他史料里收集的历史记载,也加入了一部分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我们现在看的《三国志》将会少一半内容。在

  • 最早对曹操进行明显诋毁的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东吴人的著作

    最早对曹操进行明显诋毁的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东吴人的著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最早对曹操进行明显诋毁的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东吴人的著作作为一个文武兼备、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人物,曹操必然成为人们持久热议的对象。有人赞美,有人唾骂,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只要稍微追溯一下渊源,便不难

  • 裴松之注解三国?

    一、裴松之补注《三国志》这个人,姓裴名松之字世期,南朝宋代人。他最为后人熟知的事迹,就是为《三国志》作注。陈寿作《三国志》,囿于史实的缺乏,许多人物传记都相当简略,并没有很好地反映三国时代的原貌。到了裴松之生活的时代,魏、晋两朝收集的官方档案、文书和史料逐渐流出,为补全《三国志》提供了材料基础。裴松

  • 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究竟是哪里人呢?

    诸葛亮的形象经过史书与文艺作品的演绎,逐渐变得神格化。仿佛在世人眼中,他就是一个意志无比坚定、智慧无穷无尽的千古万人。然而,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完美的人。但凡有点基本史学操守和智商的人,都不会把诸葛亮当成神仙描写。事实上,在离诸葛亮并不十分遥远的南朝,就有人发现了神化诸葛亮的倾向,并利用他史学家的身份,

  • 为什么谢灵运、裴松之、范晔三人会去编撰史书?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宋朝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史称南北朝。此时南朝宋的当朝皇帝为刘义隆。刘义隆少年有为,才智过人,然而现在却是今非昔比了。由于他沉溺于宫中嫔妃之中,几乎将身体完全弄垮掉了,连朝政也主持不了。只有把彭城王义康召进京都,维护朝纲。同时应召人京的还有刘湛、殷景仁,二人分别升任

  • 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那么关于裴松之大家了解多少那?裴松之注三国志可信度高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裴松之八岁时就通晓了《论语》《毛诗》。他博览古书,立身处世简朴。20岁时,裴松之担任殿中将军。义熙初年(405年

  • 能文能武的裴松之在两个方面各有什么贡献呢?

    裴松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文化名人,他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在史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历史上,裴松之的评价很高。作为著名的史学家,很多人对裴松之是那个朝代的好奇不已?图片来源于网络裴松之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各种大小的朝代不断的更替,很多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都是经历了好几

  • 能文能武的裴松之主要贡献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裴松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文化名人,他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在史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历史上,裴松之的评价很高。作为著名的史学家,很多人对裴松之是那个朝代的好奇不已?图片来源于网络裴松之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各种大小的朝代不断的更替,很多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都是经历了好几

  • 孙坚到底有没有藏匿传国玉玺,裴松之为何如此相信他?

    这么一个忠义爱国的英雄,真的会做出藏匿玉玺,大逆不道的恶举吗?一、裴松之的支持陈寿《三国志》并没有记载孙坚捡到玉玺一事,此事主要见于韦昭《吴书》以及《山阳公载记》曰:《吴书》和《山阳公载记》结合起来,形成《三国演义》主要的剧情,孙坚军进入洛阳后拾获传国玺,不幸消息走漏,不但遭到袁绍的为难,更被刘表截

  •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

  • 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裴松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

  • 西魏大将军裴松之有哪些重要贡献

    裴松之的贡献裴松之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在西魏的朝堂之上,裴松之有很大的威望,在战场上,裴松之立下了赫赫军功,在文化造诣上,裴松之也同样有成就。那么,裴松之的贡献都有哪些呢?裴松之画像裴松之出生的家庭,在当时的社会上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家里人一直很注重培养他学习,他自幼熟读诗书,这为他今后的书籍编辑工

  • 裴松之是哪个朝代的文化名人

    裴松之是哪个朝代的裴松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文化名人,他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在史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历史上,裴松之的评价很高。作为著名的史学家,很多人对裴松之是那个朝代的好奇不已?裴松之像裴松之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各种大小的朝代不断的更替,很多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都

  • 历史上空城计真的存在吗?为什么著名文人裴松之发文驳斥此件事?

    这件事历史上并不存在。为什么这么说,这个故事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著名文人罗贯中根据“条亮五事”改编的。条亮五事真的可信吗?据史料记载,“条亮五事”是魏末晋初时期一个叫郭冲的人写的。但真的可信吗?显然不可信,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条亮五事”可信度较高的话,那么为什么写《三国志》的陈寿不用?要说一个史学

  • 裴松之《三国志注》:对陈寿《三国志》起到了拾遗补缺之功

    裴松之注三国志一、裴松之《三国志注》的材料取舍原则及客观条件裴松之,字世期,今山西省闻喜人,刘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三国志》裴注完成于宋文帝元嘉六年,据同年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称:“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之于略,时有所脱漏

  • 裴松之怒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出处:把此事当美谈就是伤天害理的贼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说孔融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了。易中天先生很为孔融打抱不平,认为那些不孝的言论可能是祢衡说的——曹操之所以给孔融安上一个不孝的罪名,实际是为了破坏孔融的名节,从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消灭了孔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孔融的“不孝言论”,也就是曹操给孔融的判决书(令):“太中

  • 关于裴松之否定关羽、张飞警告马超一事的一点思考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马超是蜀汉名将,可是他的“名”大都是归附刘备之前打出来的,归附刘备之后反而没有太出色的发挥。而且马超在刘备手下过得也很不顺心,惶惶不可终日。据说这与马超与关羽、张飞的一次警告有关。不过包

  • 陆逊得到陈寿的认可,又被裴松之抨击?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举个例子先:项羽。王安石的评价是:“江东子弟今由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嘲讽。到了李清照这儿却成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啥?因为到了南宋,“齐解甲、无男儿”是常态,北方河山已成了金人地盘。才女怒的是其不争!政略弱点都是次要的,国家孱弱,反而觉得男子气概珍贵了。裴松之是南朝人,南朝宋人。南

  • 陆逊得到陈寿的认可,为何又被裴松之抨击?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

    举个例子先:项羽。王安石的评价是:“江东子弟今由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嘲讽。到了李清照这儿却成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啥?因为到了南宋,“齐解甲、无男儿”是常态,北方河山已成了金人地盘。才女怒的是其不争!政略弱点都是次要的,国家孱弱,反而觉得男子气概珍贵了。裴松之是南朝人,南朝宋人。南

  • 赤壁之战前贾诩劝曹操不要打,裴松之认为应该打,你认为呢?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屯驻在樊城的刘备得知消息后想进占江陵,被曹操率骑兵在当阳击溃,刘备逃至夏口。曹操在江陵休整军队,大赏荆州投降的文臣武将,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