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讽秦始皇求长生 自己吃丹药死

唐太宗李世民:讽秦始皇求长生 自己吃丹药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37 更新时间:2024/2/14 15:21:52

“另类”唐太宗。提起唐太宗,很多人会将他与“明君”画等号。的确,唐太宗二十八岁登基,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名声暂且不说,不过他的记性却不怎么好,甚至是很健忘。

早在先秦时期,民间就相传掌握“长生不老”之术的“仙人”生活在东海之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三神山上。秦始皇时,有一个胆大妄为的方士说自己找到了神仙,还亲眼看见了山上的仙人及漫山遍野的仙药,这一无稽之谈确正好迎合了日夜渴求长生不老之药的秦始皇。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至当时名为碣石、今为秦皇岛的地方,登临碣石以观沧海,并刻石碣石门,又遣方士韩终、侯公、卢生“率八百童男童女”入海寻访仙人,求不死之药。然而这些方士不是一去不返,就是传来消息说船被风浪所阻。福入海数年,求仙不得,耗资巨大,恐遭秦始皇怒斥欺君之罪,便谎称道:“蓬莱药可得,然为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求长生心切,自然信以为真,令入海者捕“鲛鱼”。结果仙药未得到,秦始皇却在古渡平原津病倒了。

网络配图

唐太宗对道教宣扬的方术迷信不屑一顾,在谈到秦始皇祈求神仙冀其长生的荒唐行为时,他嘲笑道:“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再次表示自己对不老术的反对观点:“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脩短之常数。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虽复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意思是人不论高低贵贫贱,都逃脱不掉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

网络配图

可见,唐太宗在贞观前期,对神仙方术的祸国祸己是深恶痛绝的。然而,随着唐太宗功业的隆盛与年岁的增高,他也与历史上许多有所作为的封建帝一样,开始愚蠢地追求长生不老。对仙道丹药之事,唐太宗更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贞观十七年以后,唐太宗的身体时好时坏,除了早年的“气疾”外,又相继患有“痈疾”、胃病、感冒、风疾等多种疾病。在治疗未见好转的情况下,便滋生了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寄托于方士的丹药,希望通过长生不老药收到奇效。于是,唐太宗开始服食丹药。

网络配图

唐太宗不仅服用本国道士炼成的丹药,还放眼世界,从外国引进丹药。大臣们为了迎合唐太宗的这种心理,他推荐了天竺国(今印度)的一名方士。最终,古印度方士的丹药葬送了唐太宗。一代明君唐太宗含恨死在自己曾经反对的丹药上,走上了曾被他嘲笑的秦始皇的老路,真是悲哀。

如果唐太宗在弥留之际,有哪位大臣敢于向他说起秦始皇的荒唐行为,我想,唐太宗定会羞愧万分的。遗憾的是,在唐太宗晚期的“高压”统治下,绝对的权力早已让人三缄其口,社会亦早已不是“从谏如流”的贞观之初了。如此看来,唐太宗沦为笑柄,也就难以避免了。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只因做错这件事 给子孙后代招来横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很杰出的帝王之一。无论上马提刀平天下,还是下马提笔定江山,文治武功冠绝一时,历代帝王罕有能及者。他最为人称道之处,就是在用人方面,慧眼识人、大度容人、放手用人,三者兼得。使得天下英才尽归麾下,运筹帷幄之谋臣,决胜千里之猛将,都竭忠尽智为他效力。并且还能做到善始善终,君臣

  • 曹操说错话被骂奸臣 逼父杀兄的李世民却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

    色,这句话符合曹操在正史里的描述吗?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有很多演绎的成分,包括一些名人说的话做的事。那曹操的一句经典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没有史实依据呢。或者根据曹操这个人物在历史中的发展历程以及性格特先看看演义是怎么说的:初平二年,曹操行潭课此,逃出京都长安。董卓下令各

  • 杨誉为何如此大胆竟敢追逐挑逗李世民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誉

    贞观七年(655年),宫中发生了一桩丑闻。有个叫杨誉的好色之徒,行为放荡不羁,竟然在皇宫禁地追逐、挑逗宫女。网络配图这件“逐婢”丑闻事涉皇亲国戚(杨誉的女儿是唐太宗第六子的妃子),所以影响极其恶劣。消息一传开,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都官郎中薛仁方闻讯后,将杨誉扣留起来查问,准备依法处置。此案尚未来得及裁

  • “领头羊”好做吗?让李世民教你玩转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集团管理的顶尖高手,他的一些成功经验的确值得借鉴。怎么以人为本?李世民说:“执政23年的经验告诉我,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就是以人为本的主旨。”唐朝集团在李世民的精心管理下,不断发展经济,出现了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康的良好局

  • 唐太宗李世民坑爹的办法你打死也想不到这么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在悠悠历史长河之中,有多少历史事件的发声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偶然性,有趣的是,这种偶然性往往都包含着酒与美女两个重要因素,例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又如吴三桂为一代名妓陈圆圆向清军打开大门等等,若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产生了更令人诧异的后果。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之所以能继隋朝之后开建了唐朝就与这两个因

  • 李世民真的用一个烧饼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网上盛传一个故事,那就是李世民用烧饼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半信半疑,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只是一个传说,取自渭水之盟这段历史,这个传说被演绎的非常传神,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就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位,屁股还没坐热呢,突厥的颉利可汗听说大唐发生了政变,便派大军南下,一

  • 李世民为什么会冷落武则天12年?从来不碰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历史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世民同居12年,但却一个子嗣都没有,有人说李世民根本就不打算重用武则天,采取了避孕措施,但为何从来不碰武则天呢?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宁背骂名也要睡亲弟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庙号叫太宗的皇帝很多都是非正常继位。比较著名的像宋朝的宋太宗赵光义,以弑兄的巨大嫌疑成功继位,还有明朝的太宗皇帝朱棣,也是从自己亲侄子手里夺权篡位成功的。跟上面这二位相比,唐太宗李世民的名气似乎更大,因为他的登基之路更加血腥,不仅杀掉自己的哥哥李建成、

  • 千古一帝李世民可能最后悔的一件事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

    大唐李唐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避免了当时两大势力(李世民+天策府)VS(李建成+李元吉+大唐中枢政事堂)的火拼,可能引发的天下大乱。自此走入盛世之始“贞观之治”。网络配图然而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让位,夺得皇位。可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他的子孙做了榜样。多位的儿子都发动过政变或被诬陷谋

  •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亲手弑兄竟真是被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太宗

    和谐统一之权——内外有别,恩威并重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权”的方面,主要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得到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二是开拓疆土,成为全天下的君主。对于内部的争权者,杀之,无话可说;对于外部的争权者,盟之,不服则打。但在整个用“权”的过程中,均采用了恩威并重的方法。·玄武门之变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