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亨夺走皇位之后,李隆基为什么不抢回来?

李亨夺走皇位之后,李隆基为什么不抢回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93 更新时间:2024/2/18 5:01:04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亨夺走皇位之后,李隆基为什么不抢回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说起唐玄宗,很多人自然能第一时间想到他一扫高宗以来女帝干政的乱局,开创开元盛世的功勋,也能想到他与杨贵妃那辗转缠绵的爱情故事;但在他在位后期,唐朝国力盛极而衰,便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缘故,而李亨与李隆基的权力纠葛,也是由此而发。

安史之乱历经三代帝王——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大抵时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755)12月16日至广德元年(763)2月17日,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初九,"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由于河北都是安禄山的势力范围,且唐朝境内承平日久,数十年不识兵,因此叛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守城官军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开城投降,不久安禄山就控制了整个河北,且挥师南下,直扑洛阳。

面对突然的造反,唐玄宗甚至不相信,直到战事危急才急诏杨国忠等商议对策。可唐廷准备仓促,又指挥不当,很快东都洛阳便陷入叛军手里。

此时朝廷内斗仍然不断,面对企图速战速决的叛军,将领封常清高仙芝选择退守潼关,坚壁清野而将叛军势力消耗,可因玄宗的猜忌和杨国忠等人诬告,玄宗下令将二人处死,是为唐军一大损失;随后玄宗起用哥舒翰派兵镇压,哥舒翰进驻潼关,坚守关口,并有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响应,本来于唐军有利,可玄宗仍然一意孤行,中了叛军的计谋,强令哥舒翰出战,结果大败,哥舒翰本人也被俘。

自此潼关陷落后,长安一片大乱,玄宗带着皇亲国戚和一干亲信仓皇出逃,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在玄宗一干人马向西逃窜到今天陕西省兴平市郊区时,就发生了著名的马嵬坡兵变——这是一场危险的士兵哗变。

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天下大乱都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想杀掉他,于是就让东宫宦官李辅国转告太子李亨动手,李亨犹豫不决。

此时二十余吐蕃使臣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诉说没有吃的,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士卒们就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这时有人用箭射击,射中了杨国忠坐骑的马鞍。

杨国忠急忙逃命,逃至马嵬驿西门内,被士兵追上杀死,尸体被肢解,且被枭首示众,他的亲信随即也被诛杀。此时哗变已经惊动玄宗本人,他安抚士兵并命令他们散去,可是士兵不肯;高力士受命询问陈玄礼后得到的答复是——要求赐死杨贵妃,士兵才肯罢休!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牺牲了杨贵妃的唐玄宗终于安抚了士兵得以继续南下,《资治通鉴》记载:玄礼等皆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

禁军统领陈玄礼明确表示效忠皇帝继续南下入蜀避难,而恰巧此次军队中三分之二都是太子兵,加之《新唐书》记载:"十五载,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父老乡亲请求太子平叛,父子二人分道扬镳不可避免。于是太子分兵北上,一路艰辛终于来到朔方军治所灵武。

到达灵武后的李亨调取安西和陇西数万精兵,又调回河北前线的军队,朔方大本营才稳固下来。

而后至德元年(756)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并派遣专人前往成都告知玄宗。玄宗听之大惊,但也无可奈何——此时他已经是孤家寡人,沉浸在失去杨贵妃的悲伤中,无暇顾及。

且他已经被李亨夺取了实权,新登基的唐肃宗在朔方任命了朝廷官员,军队也基本都掌控在李亨手中。

加上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将朝政委于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臣手中,民生日益艰难。经次叛乱,仓皇逃窜的唐玄宗再难以君临天下。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春,历时七余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期间李隆基和李亨两代帝王相继病逝。父子二人都没能看见战争平息的那一天,李隆基必然要为自己执政晚年的荒诞负责,也要对无奈的现实妥协,成为太上皇虽是被迫,但也只能接受,何谈向新皇帝问罪呢?

标签: 李隆基唐朝

更多文章

  • 李隆基是如何成为帝王的?他又如何死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隆基,帝王

    唐朝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可以说是关注度最多的王朝之一了,皇帝众多,除了李世民之外,最富于浪漫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唐玄宗李隆基了,27岁登基,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当然还有几年的“太上皇”。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那他是如何成为帝王?又如何死去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什么是唐隆政变?李隆基是如何发动唐隆政变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隆政变,李隆基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下面

  • 历代如何评价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隆基,评价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总评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

  • 薛崇简身为太平公主的小儿子 李隆基为什么会放过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公主,儿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太平公主的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时期可以说是咱们的巅峰时期,这就是开元盛世。虽说这个时期是充满着强盛富足与希望的,但是这个美好时代确实在一片阴暗的斗争之中孕育出来的。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是在帮助父亲夺取皇位的时候立下了巨大功劳才从

  • 李隆基继位初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李隆基的皇位得来并不容易。在他之前,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挟持,成为傀儡。而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士集团也蠢蠢欲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为了当第二个武则天,竟毒死中宗李显,韦后也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这时,李隆基瞅准时机,和太平公主联合

  • 李成器为何将皇位让给弟弟李隆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成器,唐朝

    大家好,说起李成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而在封建谁会中是皇权至上,也就是说在封建社会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的主人,掌握生杀大权的人,所以说封建社会的皇位是许多人都向往的位置,都憧憬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有时王侯将相不惜造反不

  • 李隆基为什么会那么宠信杨氏兄妹?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隆基,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隆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公元745年的时候,杨玉环被封贵妃。李隆基不顾忌体统,霸占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持续了很多年,这时候才给她真正的名分。李隆基在废了王皇后之后就再没有立皇后了,因此杨贵妃就是实权的皇后。杨贵妃正是受宠爱的时候,李隆基为

  • 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之后为什么会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玄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每个低迷的朝代都有个最疯狂而辉煌的曾经,然后再循环往复,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就像在武则天那个时候,已经很危险的李氏江山,大家都没想到以后还能创辉煌。但就这么让人料不到,在武则天的孙子时代,我们有看见了唐的希望,但在最灿烂的

  •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有什么恩怨?为什么李隆基不放过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太平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麟德二年)前后,是唐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因太平公主的母亲是女皇武则天,所以,这也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像母亲一样活在政治的风

  • 唐玄宗李隆基逃跑时,为什么要将粮草留给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卜居》中写道:“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每个人都会具有自己的缺点与长处,更在一生中有着或多或少的错误。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些古代的皇帝们也是如此,两面性的评价让他们犯下的过错得到了应有的批判,但他们曾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