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之后为什么会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之后为什么会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4/2/19 23:53:43

唐玄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每个低迷的朝代都有个最疯狂而辉煌的曾经,然后再循环往复,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就像在武则天那个时候,已经很危险的李氏江山,大家都没想到以后还能创辉煌。但就这么让人料不到,在武则天的孙子时代,我们有看见了唐的希望,但在最灿烂的时候却又迎来了最悲剧的一面,而这个昙花一现的缔造者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在武则天还没有逝世的时候,所有李氏的人都很悲痛,因为自家的江山是不掌握在自家人手中,但同时,对于这种情形又是无力的,因为很显然,武则天在这个皇位上做得比他们都好。直到她的晚年,我们才看出了武周王朝的衰落。所以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所有的李氏成员那是活的相当低调,但年幼时期的李隆基那是相当勇敢的。有一次在朝堂的祭祀中,他看见一个武氏的将军呵斥宫中的护卫,他就很生气,也没有因为他姓武而选择忽视,而是很是生气的喝到:“这是我们李家的朝堂之上,你有什么资格管教我家的护卫!”很多人都高兴他要倒大霉了,没想到武则天知道了后,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个孙子不错。

在那么强势的武则天统治下,李隆基的童年乃至少年时期都过的不是那么如意的。因为就光自己的父亲李旦就有好几次面临着生死的困境,而等到好不容易武则天的政权衰落,原以为李氏终于能夺回政权,事实上又被韦皇后与安乐公主钻了空子。毕竟有着武则天开了女子专政的先例,于是韦皇后也想效仿,但问题是韦皇后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并不懂得管理国家,只是在肆意的挥霍手上的权利,买官受贿,弄的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在朝廷十分混乱的时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站在一起的,他们消除了韦氏的势力,让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帝。只能说韦氏他们做的太过,一点不得人心,于是李隆基等人发起了政变,这次还成功了。李旦当了皇帝后,对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没有怀疑过,但渐渐的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值得信任的。大家都知道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喜欢的女儿,足以看出她是有很大的野心,毕竟武则天可不是个会因为是自己的子女而格外优待的人。所以对于李旦的偏信刚瞧出苗头,她和李隆基之间的同盟就出现了裂痕。

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正式决裂以后,就出现了两者暗里夺权。太平公主竟然直接开始游说朝堂重臣来废除太子李隆基的提议,但我们说唐朝刚经历过武则天的专政,好不容易皇权回到李家男人的手中,这个时候于情于理也不会同意太平公主的建议,毕竟李隆基这个太子做的还挺好,谁没事瞎折腾。但还是有一部分太平公主的拥趸执着的搞事情,希望打败李隆基这方的拥趸。而这一次李旦也担心李氏政权再起波折,直接让李隆基当皇上,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李隆基上位后,对于太平公主也很是不满,但再不满也不能直接把她给杀了,于是就隐忍等待时机。而太平公主就更是等不及了,于是与亲信密谋准备起兵逼宫,甚至要毒死李隆基。显然,李隆基从来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他抢占先机,先行带着军队去杀掉了所有太平公主的党羽,而最终太平公主也逃脱不了赐死的命运。这个时候,李隆基才真正掌握住了皇权,也在这一年,他改国号为开元。唐朝真正迎来了开元盛世。

在开元之初,国家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盛,在一系列的政变夺权后,虽然权利最终回到李隆基手中,但朝堂一片低迷,他面对着无人可用的无奈。这时候就体现出执政者的眼光了,因为他必须做到选最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显然,李隆基的政治眼光是毒辣的。从早期朝堂混乱时期的姚崇到渐入正轨后提拔的宋璟,再到后来的张嘉贞张说,再到张九龄,每一个宰相都是有自己个性的,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不得不说,盛世的开创,是每一个国家栋梁的奉献共同缔造的,但其中,作为一切的主导者,李隆基更是功不可没。

在大方向有了长足蓝图后,在一贯比较混乱的吏治上也是做了很多不错的事情

。他废除了武则天时那时很多没用的官职,对于整个朝堂机制的官员进行了必要的削减,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销。官吏考核很严格,尽全力做到让真正有才的人得到重用,而一些没用的官职直接废除。还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对于地方县令的重视,这是倾听广大平民声音最直接的官职,所以能看出李隆基对于官民的认知,这才是他为什么可以开创盛世的基本认知,因为他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是一朝掌权者,他清晰的明白自己作为一国之主的责任。

也许人都容易耽于享受,在开了开元盛世后,李隆基渐渐失去了曾经的机警。他开始沉迷于玩乐享受,也开始了偏信偏听。而随着李林甫的上位,一股奢靡之风渐渐兴起。特别是在杨贵妃盛宠时期,硬是让几千年来重男的思想倾向于重于生女儿,因为所有人都看出了杨家因为一个杨贵妃而鸡犬升天,那真的是风光了整个家族。而她的族兄杨国忠甚至是直接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可见李隆基的偏宠,也见到了李隆基的荒唐。

有些人说杨贵妃得到了李隆基的真爱,所有女子都羡慕着杨贵妃的盛宠,所有的家族都盼望着能像杨家那样风光,这就导致了那个时期甚至是李氏皇族都对杨家礼让。而真正的危机是朝堂上的,李隆基再不是那个一心为民的一国之主,他开始宠信那些善于讨好的,而对于那些忠言逆耳的视而不见。再加上一心对外发兵,却不考虑国家的真实现状,真的是一步步将王朝拖入黑暗。

安史之乱的发生应该是历史的必然,在无力的皇权统治下,唐朝再不复曾经的盛世。而马嵬坡的政变,也是李隆基最凄凉的绝望。晚年的李隆基孤独一人,非常落魄,没有了辉煌的盛世,只有自己的郁郁寡欢。

标签: 唐玄宗唐朝

更多文章

  •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有什么恩怨?为什么李隆基不放过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太平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麟德二年)前后,是唐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因太平公主的母亲是女皇武则天,所以,这也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像母亲一样活在政治的风

  • 唐玄宗李隆基逃跑时,为什么要将粮草留给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卜居》中写道:“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每个人都会具有自己的缺点与长处,更在一生中有着或多或少的错误。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些古代的皇帝们也是如此,两面性的评价让他们犯下的过错得到了应有的批判,但他们曾经表

  • 李隆基为什么容不下上官婉儿,还执意要杀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上官婉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唐代虽然说在印象中是盛世,不过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好像并不怎么好,这个朝代的女性是很厉害的了,什么武则天之类的,韦皇后啥的,都影响到了国运,今天我们说的这个才女,也是被皇帝执意杀死,这是为什么呢?公元705年,自

  • 唐朝第二版玄武门之变 差一点点就没有唐玄宗李隆基什么事情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对唐朝玄武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女皇武则天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退位,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李基隆登基,这段并不太长的时间里,大唐皇室频频发生军事政变。神龙元年,张谏之等人发动军事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将皇位让给唐中宗李显;唐隆元年(

  • 武媚娘传奇李治为什么叫雉奴?雉奴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媚娘传奇,李治,雉奴

    在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第9集中出现了一个自称是雉奴的小孩,雉奴在第一次见到武则天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武则天。据悉这个小孩应该就是唐高宗李治,那么李治为什么叫雉奴呢?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 武媚娘李治的女儿谁杀的?历史上武媚娘孩子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媚娘,李治,唐朝

    长孙无忌等人认为皇上软弱,皇上每走的一步都会被老臣们掣肘,他不想再被束缚。皇上对着龙椅发誓,他要与舅父长孙无忌一战,且保证自己不会让父皇失望。高阳公主来到感业寺看武媚娘,两人聊起皇上李治的现状,现在长孙无忌处处限制皇上,就算皇上想封赐一个官员都要通过老臣们的同意。聊着聊着武媚娘突然吐了出来,高阳公主

  • 唐高宗李治的恋母心理:高宗迷恋武则天是这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历来都被一些人看作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其实在这段历史时期,唐高宗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事实上,高宗之所以会如此迷恋武则天,是由于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现代心理学证明,儿子有一种强烈地渴望母亲的照料、保护、无处不在的爱和

  • 揭秘:明君李世民无奈选择软弱唐高宗李治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李世民,李治

    贞观五年六月,太子少师李纲病逝,唐太宗把教育太子的重任委之于左右庶子于志宁、李百药的肩上。李百药针对承乾颇为留心典籍及爱好嬉戏的特点,写了一篇《赞道赋》,以古来储君成败之事来讽谏承乾。唐太宗对此十分赏识,然而李承乾依然故我,于志宁、李百药只好灰心离职。唐太宗考虑到李承乾虽有过失,然而仍有可塑的希望,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称为“昏懦” 后世史学家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李治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

  • 帝王的爱情:为何唐高宗李治会爱上女皇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帝王,唐高宗,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年十四岁时,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