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第二版玄武门之变 差一点点就没有唐玄宗李隆基什么事情了

唐朝第二版玄武门之变 差一点点就没有唐玄宗李隆基什么事情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94 更新时间:2024/1/25 11:44:47

对唐朝玄武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女皇武则天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退位,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李基隆登基,这段并不太长的时间里,大唐皇室频频发生军事政变。神龙元年,张谏之等人发动军事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将皇位让给唐中宗李显;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率领禁军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朝廷的实际掌权者皇太后韦氏,助推其父相王李旦成功上位为唐睿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再次亲率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对太平公主下手,彻底清除了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唐睿宗李旦从此彻底退出权力中心,属于李隆基的时代正式开。这期间,还曾发生过一次重大的军事政变行动,不被世人所熟知。但是,这次重大军事行动如果取得成功,大唐的历史将被改写,李隆基也就没有机会成为唐玄宗了。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七月,皇太子李重俊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金吾卫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将军李思冲、李承祝、独孤炜、沙吒忠义等人,假传圣旨,带领禁军三百余人,发动了军事政变。

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其母是地位卑微的嫔妃。唐中宗李显继承皇位后,虽皇后韦氏专权,但是,李显与韦氏唯一的儿子李重润,在很多年前因非议朝政,被武则天下诏赐死了,太子只能从不是韦皇后亲生儿子中选择。李显的第二个儿子李重福,因与韦皇后有矛盾,早早就被贬出京城长安。因此,按照年龄的排序,皇三子李重润非常幸运地在神龙二年,被册封为皇太子。

已经成为了太子,只要等着父皇仙逝就可以成为皇帝的李重俊,为何要冒险发动军事政变呢?李重俊虽然贵为皇太子,但由于当权的是以皇后韦氏为首的后宫集团和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集团,朝廷上下谁也没有将李重俊这个太子真当回事。尤其是韦皇后所生的女儿安乐公主,刁蛮跋扈,仗着皇帝对她的宠爱和皇后母亲的撑腰,与其丈夫武崇训(武三思的儿子)公开打压太子李重俊,不断谋求废黜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同父异母的妹妹与其丈夫武崇训,不但在政治上打压太子李重俊,在日常生活更是侮辱李重俊,常常称呼其为家奴。韦皇后也因为李重俊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处处给他穿小鞋,处处给他难看。

当时,朝中大权实际掌握在皇后韦氏和武三思的手中,皇帝父亲李显几乎成了傀儡,李重俊既没有后宫势力的支持,也没有前朝大臣的支撑,韦氏集团和武氏集团的人联合在一起,都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都欲除之而后快。站在李重俊的角度,不但无依无靠,而且时时都有性命之忧。

太子李重俊并不是像他父亲李显那样的软弱无能之辈,他的身上流淌中高祖、太宗的血液,史书对他的评价是“生性明慧果决”,也就是非常聪明刚烈。以他这样的性格,再加上年轻又没有智谋大臣的辅佐,很难做到隐忍负重等待时机。为了摆脱困境,李重俊决定联合与自己亲近的禁军将领,发动军事政变,用武力的手段清除对手,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跟随李重俊起兵的是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金吾卫大将军成王李千里,还有将军李思冲、李承祝、独孤炜、沙吒忠义等人,外加上三百余人羽林军,从实力上来讲,应该说还是很强大的,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问题的关键是起兵后的策略,应该向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学习,做到两点:一是趁其不备,搞突然袭击;擒贼先擒王,目标明确。也就是说起兵后,要第一时间以雷霆万钧的气势,直接冲进皇宫,控制皇帝李显,斩杀皇后韦氏,再果断清除皇后韦氏的所有亲信,包括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集团成员,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皇帝李显的旗号号令所有禁军放下武器,听从指挥。如此,则大事可定了。

但是,李重俊却犯了致命的战略性错误。起兵后,他首先选择了不是最为关键的人物武三思,带兵冲进武三思家中,将武三思及其儿子武崇训杀死。然后再带兵冲进皇宫,进宫之后也并没有直接控制皇帝李显和皇后韦氏,而是四处寻找一个无关大局的上官婕妤,直接惊动了皇帝李显和韦皇后。发现情况不妙之后,李显带着韦氏、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一起登上了玄武门城楼,并派出重兵把守。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皇帝,斩杀韦氏,李重俊的败局就不可挽回了。

果然,爬上城楼的皇帝李显,对着城楼下的禁军大喊:“你们是朕的禁军,是保护朕的,怎么跟着李多祚叛乱呢?杀掉叛乱分子,朕给你们荣华富贵!”本来就是假传圣旨调的禁军,现在皇帝就在城楼上,这么一喊,所有的禁军都知道了原来调兵的圣旨是假的,于是一拥而上,反将李多祚等将领当场斩杀。太子李重俊一看大事不妙,带领百余名亲信逃往终南山,在逃跑途中,也被手下人杀死,首级也被手下人割下,送往皇宫邀功,太子的同党都被诛杀。

一场原本可以改写历史的军事行动,就此以失败而告终。李重俊失败的原因,从表面上来分析,是因为谋略的不当,其本质原因还是李重俊过于善良和单纯,他发动兵变最初的目标就没有针对皇上,也没有想过要杀死嫡母韦皇后,他的目标只是针对武三思父子和上宫婉儿,他只是想为国除奸,为自己出一口气而已,原本就没有借此为自己谋取皇位的打算。

所以,当他带领禁军将皇帝围困在玄武门楼城时,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攻城,而是一再请求皇帝父亲出来对话,他要将自己发动兵变的目的和理由向皇帝解释清楚,但是等来的却是父皇将他自认为的正义行动,直接定性为谋反叛乱,并下令禁军对其格杀勿论!

一个长在深宫,未经战阵的太子,天真地以为带兵冲进皇宫这样严重的事件,还可以当面与自己的皇帝父亲讲清楚,实在是太过幼稚了。这样幼稚的行为和想法,在不久之后,还有人在重复上演,也就是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事件。

标签: 唐朝玄武门之变

更多文章

  • 武媚娘传奇李治为什么叫雉奴?雉奴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媚娘传奇,李治,雉奴

    在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第9集中出现了一个自称是雉奴的小孩,雉奴在第一次见到武则天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武则天。据悉这个小孩应该就是唐高宗李治,那么李治为什么叫雉奴呢?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 武媚娘李治的女儿谁杀的?历史上武媚娘孩子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媚娘,李治,唐朝

    长孙无忌等人认为皇上软弱,皇上每走的一步都会被老臣们掣肘,他不想再被束缚。皇上对着龙椅发誓,他要与舅父长孙无忌一战,且保证自己不会让父皇失望。高阳公主来到感业寺看武媚娘,两人聊起皇上李治的现状,现在长孙无忌处处限制皇上,就算皇上想封赐一个官员都要通过老臣们的同意。聊着聊着武媚娘突然吐了出来,高阳公主

  • 唐高宗李治的恋母心理:高宗迷恋武则天是这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历来都被一些人看作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其实在这段历史时期,唐高宗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事实上,高宗之所以会如此迷恋武则天,是由于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现代心理学证明,儿子有一种强烈地渴望母亲的照料、保护、无处不在的爱和

  • 揭秘:明君李世民无奈选择软弱唐高宗李治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李世民,李治

    贞观五年六月,太子少师李纲病逝,唐太宗把教育太子的重任委之于左右庶子于志宁、李百药的肩上。李百药针对承乾颇为留心典籍及爱好嬉戏的特点,写了一篇《赞道赋》,以古来储君成败之事来讽谏承乾。唐太宗对此十分赏识,然而李承乾依然故我,于志宁、李百药只好灰心离职。唐太宗考虑到李承乾虽有过失,然而仍有可塑的希望,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称为“昏懦” 后世史学家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李治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

  • 帝王的爱情:为何唐高宗李治会爱上女皇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帝王,唐高宗,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年十四岁时,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

  • 揭秘:唐高宗李治当储君是其一生最大的意外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唐高宗,李治

    李治虽说是嫡出,文德长孙皇后亲生,但在李世民的十几个儿子里,按年龄他排在靠后的第九位,皇帝储位似乎离他是比较遥远的事。大哥李承乾原本当之无愧做太子,但一则天生足疾,身有残缺,二则忌惮三弟聪慧多才,又格外受父皇亲近,因此而心理失衡,在极度的不自信下干下谋反的傻事,被李世民废作庶人,贬居黔西。按理该轮到

  • 唐高宗李治什么时候登基称帝的?李治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李治,唐朝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驾崩,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二十八日,李治回京。六月一日,李治即皇

  • 唐高宗李治究竟是怎么死的?李治死亡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李治,唐朝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后从封泰山以后,劝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李治苦于头痛不可忍耐,侍医秦鸣鹤道:“刺头微微出血,可以治愈。”武后在帷帐中说道:“此医可斩首,想要在陛下头上刺出血来吗!”李治说:“我苦于头痛,出血未必不好!”侍医就用针刺百会,李治道:“我的眼睛明亮了。

  • 唐高宗李治长子李忠是被人诬陷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治,武则天,唐朝,李忠

    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子。李忠生于公元前643年,卒于664年,享年二十二岁。李忠在东宫出生,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高兴。并开设宴会邀请大臣们一起参加。酒酣之时,唐太宗起身跳舞,气氛十分活跃而高涨。除此之外,唐太宗以欢迎第一个孙儿降生,但凡当天参加宴会的人都有赏赐礼品。李忠的母亲为刘氏,身份比较卑微。恰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