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88 更新时间:2024/2/21 22:20:1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隆基的章,欢迎阅读哦~

许多人都知道,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则是唐玄宗给藩镇节度使安禄山等人授予了太多的权力,结果促使其“手握利器,杀心自起”。后来“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再也无法结束,并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唐玄宗为何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呢?

有人认为,唐玄宗晚年宠信奸臣,沉溺美色,所以才导致了藩镇偷偷发展壮大,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可事实上,唐玄宗设立藩镇节度使却是在他执政初期,即“开元盛世”阶段所干的一件重大举措,其初衷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大唐帝国的两大难题:边患和财政危机。

唐朝前几任皇帝不断开疆拓土,到了唐玄宗即位时期,唐朝的疆域已经非常辽阔了。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戍卫边疆需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比如在八世纪初期驻守西部的唐朝守军兵力约为五万,可是这五万人的军费开支却比京畿地区十几万人部队的开支更加巨大。到722年,整个帝国总兵力约为六十万,其中多数为边防守军。

虽然唐朝的边防军人数不少,但在保卫国境线上能做的努力却很有限。因为唐朝周边势力都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他们的军队机动性高,且目标并非是为了占领土地,而是要以突袭的方式劫掠粮食、人口。大部分边镇只有数百人驻守,如果游牧骑兵大规模入侵,这点兵力显然无法应对。每当这个时候,唐朝中央就必须出动大规模军队,并临时任命有经验的军事统帅前往讨伐。可是这个过程却非常繁琐,效率极低,往往是当大军到达边境时,敌人早就已经撤回自己境内,消失在茫茫草原和戈壁之中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从唐睿宗(唐玄宗之父)执政后期开始就任命长期的节度使以指挥各防区。如果某个防区遭到进攻,身处边疆的节度使就能迅速作出军事部署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等待朝廷任命战地统帅和动员军队导致的长期延误。

权力下放的效果立竿见影,唐朝边防军在节度使的指挥下战斗效率大大提升。因此在唐玄宗即位后相继在边疆地区设立了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总共十大藩镇,每个藩镇节度使拥有一大批直属军队(通常称“经略军”),其中兵力最多的范阳节度使拥兵达九万余人。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藩镇节度使还被授予行政大权,可以在自己管辖的藩镇内任免官吏。

不过,节度使的设立虽解决了军队效率问题,但另一个问题却仍很突出,那就是长期面临的财政困境。唐朝从立国开始一直执行粗放式的财政政策,坚持不与民争利。因此唐朝百姓比较富庶,但中央财政却很吃。

唐朝疆域庞大,兵员众多,所以后勤支援就成了个大难题。把各地的粮食、物资集中到京师,再从京师统一运送至边疆地区是传统的做法,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此来回运输,加上沿途损耗,势必会造成惊人的浪费。《孙子兵法》中就提到过“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言下之意就是说,军队只需要吃“一钟”的粮食,但如果由中央从地方收取再输送到前线,需要付出“二十钟”的成本。

虽然唐朝各地的边防军都设有军屯,能部分实现自给自足,但军费的“大头”还是要靠朝廷拨款。可是唐朝国库本来就不宽裕,很难承受这样巨大的支出。为了实现高效率管理和运作,唐玄宗决定进一步下放权力,将藩镇所辖区域的财政大权交给节度使,让其实现自负盈亏。如此一来,节度使在掌握了军权、行政权之后,又进一步掌握了财权,藩镇俨然成为了节度使的独立国。

唐玄宗为了解决两大难题而设立了节度使,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几十年后,节度使却成了自他以后所有唐朝皇帝的最大难题。由此可见如何应对难题才是每个面临困境的人真正该思考的问题。

标签: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

更多文章

  • 姚崇三次当宰相,帮李隆基缔造开元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姚崇,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玄宗能够开启“开元盛世”除了跟自身的才能有关之外,还与几个关键人物密切相关。这其中最重要的就他的宰相姚崇了。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祖籍吴兴,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的一生当中有过低谷也有过巅

  • 上官婉儿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李隆基一定要杀她不可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上官婉儿,李隆基

    还不知道: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我们浏览历史云河之时,会发现:最浪漫、最风流的还要数唐朝人物。因为,这个时代的包容性是最强的,要知道,自古以来女子当官的例子是很少见的,但是,在唐朝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对于女子的包容,并且,将对

  • 李成器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李成器身为长子为何让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成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成器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对于皇子们来说,皇位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了,生活在皇家的人,为了夺得皇位,可以不择手段,即便是杀掉自己的亲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唐朝时期却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 被誉为神武皇帝的李隆基,为什么在晚年如此凄凉,落得个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的历史可堪称为官史,一直以来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关于她的情史,她的无字碑,她一生的政绩,她的儿女皆是被人们所研究的对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武则天一共有6个子女,而女儿们的性格颇为和她相似,尤其是太平公主,但是她的儿子们大多都随了他们的父亲李治,软弱无能。

  • 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惠妃,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武惠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深受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她的父亲是武攸止,因此武惠妃则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她父亲去世后,就被送到宫中照顾。武惠妃长大后,长得很美丽,因此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青睐。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就封武惠妃为

  • 李成器和李隆基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隆基的皇位真的是他让出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成器,李隆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成器与李隆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成器是唐睿宗长子,李隆基的哥哥,李成器死后李隆基下诏,追谥他为让皇帝。或许正是因为李成器的谥号,让不少人觉得李隆基的皇位是李成器让出来的,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李隆基在朝中的权势已经不是李成器能够撼动得了的,哪怕

  •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两点的原因李隆基必须要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隆基,上官婉儿

    还不知道: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武周时代李显复位以后,宣布恢复唐朝国号。武周王朝烟消云散,但是,在后武周时代里,唐朝依旧处于不太平的状态。原因在于天子无能。动乱的唐朝李显之所以丢失皇位,固然和武则天强势脱不开关系,但是,李显方面,其软弱无

  • 李亨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李亨为什么还要接李隆基回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亨,李隆基

    李亨为什么接李隆基回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马嵬坡事变后,唐玄宗父子俩分道扬镳,一个被吓破了胆远走成都避难,另一个北上灵武称帝,率领士兵收复失地。东西二京收复后,唐肃宗连续给父亲李隆基写了两封信,希望他回长安。李亨这样做的目的有三:01:名正言

  • 李隆基发动政变的时候为什么要杀三个女人 看完才知道她们死有余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隆基,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隆基政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想当年李渊和李世民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结果被武则天半路砍断,李氏王朝变成了武氏王朝。不过也幸亏李隆基运气好,重新夺回了天下,还阻止了第2个武则天出现。但是夺天下过程的李隆基,他却口口声声的要杀三个人,而且还是三个女人。为何要这

  • 李隆基和杨贵妃在一起11年之久 期间为什么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隆基,杨玉环

    李隆基和杨玉环没有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杨玉环在公元745年被册封为贵妃,到公元756年被赐死,11年间唐玄宗独宠杨玉环,为什么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唐玄宗“扒灰”儿媳妇杨玉环,这场特别之恋经过诗人的歌颂,成了一场旷世绝恋,还说唐玄宗是个专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