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揭秘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06 更新时间:2024/2/13 10:09:46

核心提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网络配图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已逐渐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反隋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农民革命队伍有三支:一支是河南李密翟让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浴血奋战,到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候,隋朝政权的崩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各路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创伤。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时机成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试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据《旧唐书》记载,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如果不与突厥搞好关系,自己刚刚形成的势力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为了消除突厥的威胁,李渊、李世民父子与心腹刘文静商议,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一份厚礼,派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

刘文静到达突厥时,始毕可汗问:“唐公起事,今欲何为?”刘文静回答:“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可汗听了大喜,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前往太原,又献上马千匹表示友好。

网络配图

刘文静这次出使突厥,秉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意图,抓住了突厥始毕可汗贪财图利的弱点,许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帛金宝归其所有,正中始毕可汗下怀。这件史实,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他的《通典》中也有所记载:“(突厥)又更强盛……。大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打通了突厥这一关,向突厥称臣纳贡,引以为援,消除自己争夺天下时来自突厥的巨大威胁,消除后顾之忧,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李氏集团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赏赐”这词用得很妙,下级给上级应为进贡,上级给下级才为赏赐。李渊是臣子,突厥始毕可汗是君王。虽然唐书颠倒主次混淆黑白但掩盖不住李渊称臣纳贡的事实。“优容”,实际上是由于实力不如突厥,而不得不满足对方的贪欲,对突厥的各种无理要求不敢有违抗。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这是中国古代只有国君死时才能举行的隆重礼节,而李渊、李世民父子认识到由于唐朝在实力上与突厥相比仍处于下风,与其他集团争夺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所以只能稳住突厥,强忍怒气,与突厥新任可汗处罗搞好关系。处罗可汗死后,李渊、李世民父子仍以“臣礼”致吊,仍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唐朝统一全国后,突厥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

网络配图

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掳掠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626年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李世民即位后,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注重经济发展,增强军事实力,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以后,唐朝对突厥的臣服终于有了改变。此时,唐朝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兵源极广,士兵人数也大幅度攀升;相反,突厥的实力却逐渐下降,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突厥上层统治者中间又出现分裂,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唐朝的变化。从617年到629年的这12年里,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时机,时机,他在等待时机。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在综合分析当前形势,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认为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突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12年的阴影,彻底改写大唐帝国向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命李靖率领唐军主动出击突厥,大败突厥军,活捉颉利可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至此,李世民对突厥的臣服历史宣告结束。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揭秘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麴文泰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网络配图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得力助手们的后人命运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侯君集,长孙无忌

    贞观名臣与唐太宗李世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政绩,当唐太宗的子孙沿着贞观的路走下去,走向开元盛世的时候,那些名臣的子孙在干什么?网络配图贞观名臣里下场最惨的,当然要数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侯君集被列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的主要罪犯,贞观十七年(643)处斩。临刑前侯君集以个人战功名义乞求保留一个儿子以传香火。太宗

  • 玄武门之变的诱因:李世民是怎么把老爸拉下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武门之变

    唐王朝是李氏父子兄弟们一起打拼,成功置下的巨大产业。家族企业,先天的弊端谁家都绕不过去,基业越大,利益和话语权的争夺越发厉害。玄武门之变,排行老二的李世民痛下杀手,一举要了他亲哥哥、亲弟弟的性命。这是这场皇权之争大戏的最高潮部分。尔后,连老爷子李渊也被二儿子的阵势吓蔫了,乖乖地交出国政、让出龙椅。历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不宠爱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究竟美丽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今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文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

  • 隋唐这位英雄为投降李世民 不惜老妈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杨弘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杨坚堂弟。杨宏爷爷早死,父亲打小没了爹,跟着杨宏奶奶郭氏住在杨宏父亲的舅舅家,于是就跟着舅舅家姓了郭。郭弘打小跟杨坚关系处得很好,杨坚看他可怜,就给他买了房子和田地,还给他娶了媳妇。郭弘这个朋友没白交。郭弘打小世事洞明,擅长察言观色,待人接物悟性很高。这可能就是他从小贫贱寄人篱下

  • 唐高宗绝非“窝囊废” 文治武功不逊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网络配图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

  • 探索唐朝: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公元626年李世民反动“玄武门兵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元吉,迫使父亲唐高祖李渊交出政权。那为什么李世民要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此毒手呢?如此没有人性的他为何能开创贞观之治?实际上并非如此,李世民也是被逼发动政变的。网络配图其实唐王朝建立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就集中反映在了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李建成的优

  • 李世民晚年为何要吃仙丹 并非还想再活五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贞观二年,长安城大旱,蝗虫大起。李世民去皇家园林视察受灾情况,看到好多蝗虫,他于是抓了几只咒骂道,人们都靠吃粮食活着,而你却把粮食吃了。你就是老百姓的害虫。老百姓无论有多少过错,最终都错在我一人身上。如果你们这些害虫有灵的话,就把我的心吃了,不要祸害老百姓。网络配图于是准备一口气吃了。左右近侍进谏说

  •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首先我们得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君弑父得到的。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一举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网络配图这场政变的起因是:唐高祖李渊即位以

  • 李世民为何爱上嫁过5次的48岁“半老徐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