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唐这位英雄为投降李世民 不惜老妈被杀

隋唐这位英雄为投降李世民 不惜老妈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53 更新时间:2023/12/10 17:53:30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杨坚堂弟。杨宏爷爷早死,父亲打小没了爹,跟着杨宏奶奶郭氏住在杨宏父亲的舅舅家,于是就跟着舅舅家姓了郭。郭弘打小跟杨坚关系处得很好,杨坚看他可怜,就给他买了房子和田地,还给他娶了媳妇。

郭弘这个朋友没白交。

郭弘打小世事洞明,擅长察言观色,待人接物悟性很高。这可能就是他从小贫贱寄人篱下朝不保夕养出来的生存之道吧。文武双全。多次跟着杨坚南征北战,杨坚都把他带在身边,委以心腹。

相当于卢俊义身边的浪子燕青。

网络配图

杨坚有一次去吃鸿门宴,看看要被对方干掉了,郭弘当时正在门外站岗,听到家里有动静,于是不顾风险冲了进去,用自己的身体帮杨坚挡了枪,杨坚才逃过一劫。

刘邦身边的樊哙

杨坚当了皇帝之后,立郭弘为河间王,出拜宁州总管,进位上柱国。给他改姓杨。杨弘在宁州治尚清静,甚有恩惠。时河东多盗贼,民不得安。弘奏为盗者百余人,投之边裔,州境帖然,号为良吏。在官十余年,风教大洽。

文韬武略两手抓啊。

杨广即位,杨弘病死。杨弘有一儿子,名叫杨庆。

杨庆的性格完全继承老爸,曲折逢迎,善候时变。当时杨广猜忌骨肉,滕王纶等皆被废放,唯庆获全。

大业末年,李密当兵攻打荣阳,杨庆正好守卫荣阳,李密久攻不下,一年之后,城中粮尽,郭庆兵势日蹙。李密于是给杨庆写信:

隋炀帝骄奢淫逸,酒池肉林,比纣王都罪恶深重。我现在掌握千军万马,四方豪杰纷纷投奔,其他地方都打下来了,唯独你负隅顽抗。

网络配图

当年纣王的哥哥微子,为了家族大业,把纣王卖了,弃暗投明。项羽的叔叔项伯,为了项氏一族,把项羽卖了,背楚归汉。难道他们不知道骨肉情深吗。只是能够认识大局而已。

况且您本姓郭,不姓杨。就如吕布董卓,虽然是父子关系,可是干的。何况隋炀帝这人不地道,心若豺狼,仇忿同胞,亲兄弟都能下了手,何况您这个堂兄弟。所以我给您指条明路,举城从义,开门送款,安若太山,高枕而卧,长守富贵,足为美谈,乃至子孙,必有余庆。

现在王世充也被我干的差不多了,自己连自己都顾不上,根本不会来支援你。灭了他是分分钟的事。至于别人,更是不值一提。隋炀帝正在江都喝酒泡妞呢,乐不思蜀,流宕忘归,内外崩离,人神怨愤。

再说了你的粮道已经被我掐了,士卒饥馁,半菽不充,就剩一个月的粮食了,我看吃完之后,也就差吃人了。

举烽火于骊山,诸侯莫至;浮胶船于汉水,还日未期。求枯鱼于市肆,即事非虚;因归雁以运粮,竟知何日。

看看这文采。李密拥有这么好的资源没有得天下,也只能用天命有归来解释了。

然城中豪杰,王之腹心,思杀长吏,将为内启。正恐祸生匕首,衅发萧墙,空以七尺之躯,悬赏千金之购,可为寒心,可为酸鼻者也。幸能三思,自求多福。

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在城里的间谍可要动手了。到时候你可就哭都来不及。我给你时间考虑,不过要快。

网络配图

恰在此时,隋炀帝也被宇文化及杀了,于是杨庆下了投降的决心,因为再坚守下去毫无意义了。大隋都亡了,还给谁守呢。

杨庆投降李密之后,改名郭庆。李密被王世充打败,郭庆被王世充俘虏,又改名杨庆。隋炀帝的儿子越王杨侗也没把他咋地。乱世求生存,没办法的事。

王世充将要篡位,杨庆首为劝进。王世充建立郑国,杨庆又改名郭庆,还娶了王世充哥哥的女儿,当了荥州刺史。

王世充被李世民围困在洛阳,李世民就派李勣前去劝降郭庆。郭庆就想带了老婆孩子一起去长安。老婆说,我叔叔之所以把我嫁给你,就是想让你好好给郑国江山效力,现在我叔叔穷途末路,你却要叛他而去,这倒是无可厚非,我也不怪你。

可是我不能跟你一起走。我跟你到了长安,还能当夫人吗,不过是一个小妾而已,甚至是婢女。所以你要是有心,希望你把我送回洛阳,我死也要跟家族的人死在一起。希望你成全我,我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但是郭庆不敢冒这个险。因为这是态度问题。如果他把老婆送回去了,说明他跟王世充还是有关系的。那么到了长安也没好过果子吃。李渊可不是个容人之人。

及世充将败,庆欲将其妻同归长安,其妻谓之曰:"国家以妾奉箕帚于公者,欲以申厚意,结公心耳。今叔父穷迫,家国阽危,而公不顾婚姻,孤负付属,为全身之计,非妾所能责公也。妾若至长安,则公家一婢耳,何用妾为!愿得送还东都,君之惠也。"庆不许。

网络配图

郭庆妻子于是沐浴靓妆,仰药而死。郭庆老妈正在洛阳城里,年岁已老,两目失明,被王世充杀死。

郭庆归大唐,复姓杨氏。

三国演义中第一好汉吕布,人称三姓家奴,因为他认了三个义父,跟着三个义父姓,然后把三个义父都杀了。后来还想投降曹操,认曹操做义父。曹操一看吕布武勇,也动了心思。就问刘备,你看咋整。结果大耳贼不说话,曹操又问,皇叔说,刚才想事了走神了。曹操问你想谁了。大耳贼说,我就想吕布这三个义父咋死的。

杨庆开始姓杨,跟了李密姓郭,跟了杨侗姓杨,跟了王世充又姓郭,跟了李世民又姓杨。别人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最多更了名不改姓。他却是只改姓不更名。

标签: 李世民杨弘

更多文章

  • 唐高宗绝非“窝囊废” 文治武功不逊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网络配图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

  • 探索唐朝: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公元626年李世民反动“玄武门兵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元吉,迫使父亲唐高祖李渊交出政权。那为什么李世民要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此毒手呢?如此没有人性的他为何能开创贞观之治?实际上并非如此,李世民也是被逼发动政变的。网络配图其实唐王朝建立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就集中反映在了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李建成的优

  • 李世民晚年为何要吃仙丹 并非还想再活五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贞观二年,长安城大旱,蝗虫大起。李世民去皇家园林视察受灾情况,看到好多蝗虫,他于是抓了几只咒骂道,人们都靠吃粮食活着,而你却把粮食吃了。你就是老百姓的害虫。老百姓无论有多少过错,最终都错在我一人身上。如果你们这些害虫有灵的话,就把我的心吃了,不要祸害老百姓。网络配图于是准备一口气吃了。左右近侍进谏说

  •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首先我们得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君弑父得到的。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一举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网络配图这场政变的起因是:唐高祖李渊即位以

  • 李世民为何爱上嫁过5次的48岁“半老徐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玄武门真相:李世民穷途末路孤掷一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玄武门

    导读:玄武门政变是大唐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击杀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两人,逼迫父亲退位。尽管李世民后来篡改历史,但是,从诸多的历史史料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李世民不怀好意。网络配图历史上真实的李渊并非通行历史读本中所说是什么“昏庸无能”,“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人物,当武德

  • 贞观之治背后真相:隋朝遗产养肥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贞观之治背后真相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雍正为何难忘纯元 李世民真爱文德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文德皇后,李世民

    相信看过《甄嬛传》的人们都知道,雍正一直念念不忘纯元皇后,宠爱甄嬛也仅仅是她的长相酷似纯元。但是从历史上来看,似乎并没有记载雍正有多么爱戴纯元皇后。而唐太宗李世民难忘文德皇后才是真,今天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吧。网络配图文德皇后在13岁时,便与时年16岁的李世民完婚。文德皇后从小喜欢看书,据说达到书不离

  • 李世民为何要重用魏徵:爱惜才人 竖起招贤大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徵,李世民

    李世民与魏徵的君臣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被很多后来的帝王效仿,但终究是“东施效颦”,无一学到精髓。现在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乾隆、和珅、纪晓岚的故事,在实际历史上并不存在,仅是戏说而已,是民间老百姓的美好想法。作为君王,李世民对魏徵赏识但不宠爱、威慑但有点儿害怕,说多了烦,没有了又想,是一种恨、敬、爱、怕、

  • 揭秘铁腕君王李世民如何用眼泪避免了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为铁腕君王,一生杀伐决断,杀兄逼父,这样的皇帝是如何用眼泪避免一场大祸的呢?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代帝王李世民的眼泪更不会轻易流下来,且不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李世民爱兵如子也被广为颂扬。可如果战况危急,涉及到亲情、将士,以及未来的命运,李世民会如何抉择呢,他的眼泪又会为谁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