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和李世民有什么区别?朱棣为何不效仿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朱棣和李世民有什么区别?朱棣为何不效仿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46 更新时间:2023/12/24 6:48:0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棣为何不效仿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中,二代皇帝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历经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并且隐藏有各种社会矛盾,还有反对势力的随时反扑。

所以二代皇帝的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而且这时期的国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二代皇帝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当然这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发挥好了就是流芳百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发挥不好呢,就是遗臭万年的隋炀帝杨广咯。

正因为二代皇帝的重要性,所以大一统王朝中除了有些特殊的元朝。要么是二世而亡,诸如秦朝和隋朝。要么是渡过二世而亡这个难关,享国将三百年,诸如明朝和清朝。

而说起二代皇帝之中的佼佼者,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可谓是不得不提的两位雄才大略之主。那么今天宋安之以这两位皇帝做个对比,来说说为什么李世民可以逼父亲李渊退位,朱棣为什么没有效仿李世民,不敢逼父亲朱元璋退位呢?

首先肯定有人说朱棣不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吗,怎么就成二代皇帝了呢?

其实说明成祖朱棣是明朝二代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又历经四年靖难之役,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以后,自己登基为帝,在位22年。是进一步完善了明朝的制度,并且迁都北京,还进行了五征蒙古南平安南等等开疆拓土行为,将明朝的疆域扩至巅峰,还创下了永乐盛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二代皇帝。

下面再来说说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可以逼父亲李渊退位,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没有效仿呢?

说起来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还是有着共同之处,两个人可以说都是通过不正当方式登基的。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逼父亲退位,自己成为皇帝的。而朱棣则是通过四年靖难之役,将侄子赶下皇位自己来坐,都是不甘平庸野心勃勃之人。

因此要说起来朱棣这样野心勃勃之人为什么没有效仿前辈李世民这个问题呢,还是很有趣的。

首先最大的原因在于双方父亲不同,唐高祖李渊在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其实算是平庸之主。他能仅仅一年便建立唐朝,更多在于他的家族势力,而非他的个人能力。

像李渊为什么庙号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因为他将太祖庙号追封给了祖父李虎。李虎可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正因为有了他,才有了李氏一族辉煌的开始。

正因为李渊在开国皇帝中能力相对来说属于是平庸的,所以李世民才可以逆袭。先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又进一步逼父亲李渊退位。

明太祖朱元璋就不一样了,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可以说是最为底层的一个,最落魄的时候甚至乞讨过,可以说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参加反元大军以后,历时15年便打下大明江山,可谓是雄才大略之主,在历代开国皇帝中也是猛人一般的存在。

所以朱棣面对自己的强势父亲朱元璋,根本不可能有勇气反抗的,更不用说逼其退位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出生时间问题。

李世民出生于598年,等到他父亲李渊617年起兵反隋之时,他已经成年,自然是独当一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开国以后也是南征北战的平定各地叛乱,所以无形中李世民不只是李渊的嫡次子的身份,还拥有了另一个身份,就是唐朝最大的开国功臣身份。

因为李世民功劳太大,实在封无可封以后,李渊还特意为其创造出“天策上将”一职,可以说李世民当时已经真的是达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正因为李世民拥有着赫赫功劳,有着很多旧部和势力支持,所以才可以逼父亲李渊退位,并没有遇到什么人反对,顺利登基。

而朱棣生于1360年,明朝开国于1368年,很明显在开国战争中年幼的朱棣根本没有参与,自然不用说积累战功,建立自己的势力了。

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才就藩北平。虽然燕王时代,朱棣经常率领军队讨伐蒙古军队,并且屡立战功,使明太祖朱元璋很是满意,甚至是“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

但很明显朱棣当时参与的也就是局部战争,他积累的声望和势力比之李世民,自然是远远不如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而且李世民的对手只是能力平庸的李渊,朱棣要面对的强势的朱元璋,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更不用说逼父亲退位了。

所以最后总结来说,不是明成祖朱棣不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只能说每个人的际遇是不同的,面对的环境和人也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成功是根本没办法复制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的一步一个脚印,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才可以成功的。

标签: 明朝朱棣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国李世民篡位,为什么都没有清理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李世民

    唐朝为什么没有清洗开国功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很多王朝历经开国创业的艰苦阶段之后,或是为了集权,或是因为开国功臣“功高震主”,所以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因此很多开国功臣自然是不得善终。诸如汉朝和明朝,就在开国以后大规模清洗开国功臣。而历数大一统王朝,唐朝

  • 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征,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魏征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史上有很多生前权倾朝野的重臣在死后遭遇了清算,比如汉朝时期的霍光,汉宣帝等霍光去世后,用雷霆手段收拾了霍家,再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明朝时期的张居正。张居正生前那是真正的只手遮天,身为宰辅,他雷厉风行的实行改革,他铁面无私,即便是皇帝

  • 李世民为大唐打下一半江山,还有一半是谁打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李世民,平阳昭公主

    很多人都不知道唐朝的另一半江山是谁打的?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诛杀,成为了皇位的新任继承人。对于李世民弑兄逼父的行为,后人十分包容,其主要原因,一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对李世民有加害之

  • 白壁关之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李世民运筹帷幄宋金刚进退两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白壁关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白壁关之战的具体经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评书、影视中,白壁关之战都是一场重头戏。在这场大戏中,李唐阵营的秦叔宝与刘五舟(即刘武周)阵营的尉迟敬德上演了一场龙争虎斗。结果,秦、尉迟双方“三鞭换两锏”,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双方更是英雄

  •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改年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正式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逼李渊立自己为新任太子。仅仅过了两个月,李渊便主动禅位称太上皇,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从效率来看已经算是很快了。不过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直到第二年才

  • 李渊退位时对李世民说了什么?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忠告!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退位时对李世民说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父母长辈的行为对后代影响颇深,寻常百姓人家尚且如此,何况是古代帝王之家。先皇的所有举动,都将直接影响后代行为。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唐朝后代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这些毛病,甚至最后灭国也与此息息相关,

  • 为夺皇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雍正九子夺嫡,为什么司马师和司马昭却很团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司马师,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师和司马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代的人为了争夺储位,兄弟相杀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李建成曾多次谋害李世民,差点把李世民毒死。而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再比如,曹操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储位,更

  • 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徐茂公为什么要求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大败夏王窦建德。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洛阳军阀王世充被迫率众向大唐投降。在举行了受降仪式后,李世民饶了王世充一命,然而却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杀死单雄信。为了留住单雄信一命,李世绩,也就是我们

  • 父子三人的家族内斗,李世民是怎么被逼得弑兄囚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世民,李建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末动荡,群雄并起,最后归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作为有着内斗基因的关陇贵族带头人,李渊和其前任也不遑多让。北周隋唐的三朝流转,历史主旋律就是亲戚杀亲戚,这大唐建立后,依然改变不了历史主旋律,只是主角从家族和家族斗争,变成了家族内斗

  • 李世民欲将16岁公主嫁给55岁尉迟恭?后来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尉迟恭,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尉迟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宴会,热情款待了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们。但在酒酣耳热之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众所周知,中国人喝酒讲究座次。古代宴饮礼仪中,宾客的座次“以左为上”。然而在大将尉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