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昏懦之君唐高宗李治 是因为高宗迷恋武则天?

昏懦之君唐高宗李治 是因为高宗迷恋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55 更新时间:2024/2/27 3:10:06

唐高宗李治历来都被一些人看作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其实在这段历史时期,唐高宗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事实上,高宗之所以会如此迷恋武则天,是由于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

现代心理学证明,儿子有一种强烈地渴望母亲的照料、保护、无处不在的爱和赞许的欲念。这种心理被称之为恋母心理。具体到唐高宗李治,就是指他对其母长孙皇后的依恋和爱恋。那么,长孙皇后在高宗的心里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夫人,并为其养育了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李治最小,自然最得母亲的宠爱。史称长孙皇后喜好读书,做事必按礼法。对她的公公唐高祖十分孝顺,又贤德宽厚,与后宫众嫔妃皆能融洽相处,待宫中诸王子、公主犹如自己亲生儿一般,因此宫中无不爱戴。在李治幼小的心灵中,母亲是温柔而又慈爱的。

在唐朝创业之初,长孙氏随李世民征战南北,与她的哥哥一样,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了大功。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兄逼父,这和时人的道德行为是不相符合的。关键时刻,是长孙皇后挺身而出,亲慰将士,使军心大振,一举歼灭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势力,使李世民顺利地登上了皇位。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治逐渐感悟到,他的母亲是英明果断、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网络配图

太宗即位后,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她不仅将后宫管理的有条不紊,还积极辅佐太宗,对太宗有极大的影响力。每逢大臣直谏,触怒了太宗,她总会从中调节,力陈谏臣忠君爱国。一次唐太宗退朝后怒气冲天地说要杀“田舍翁”,长孙皇后问是怎么回事。太宗说魏徵总是在上朝的时候侮辱我。长孙皇后听后,马上换上朝服向太宗祝贺,并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徵直,是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一番话让太宗顿感欣慰。魏徵能在唐太宗身边多年直谏而不遭贬杀,与长孙皇后对太宗的规劝不无干系。甚至是在长孙皇后病重之时,还不忘国事,劝太宗把被贬的房玄龄召回朝中加以重用:“玄龄事陛下,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洩,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她死后不久,太宗就把房玄龄召回,官复原职。长孙皇后就是这样时时刻刻地帮助着丈夫,即使到了垂危之际还告诫他要“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看着她生前所写的《女则》一书,痛苦道:“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辅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可见,长孙皇后是深谋远虑,参政甚深,对太宗极有影响力的一位富有智慧的女人。李治当时虽然年幼,但也逐渐明白,母亲是一个深谋远虑,有极强的议政、参政能力之人。

可惜,如此温柔慈祥、英明果断的母亲竟然在李治8岁时永远地离他而去了!8岁的孩子,正是享受母爱的年龄,失去母亲使他痛不欲生。“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母亲的早逝给高宗的心灵带来了深重的创伤。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在男人身上,当他们还小的时候,母亲以及其他照顾他们的女性对他们的情爱,日后出现在记忆里,也是一份重大的力量,指导他们去趋向女人。”对母亲的爱使男孩“总在寻找一个能代替母亲形象的女人,因为这个形象从他最稚嫩的年代开始,早已统辖着他的心灵”。这段话用在李冶身上是极其适合的,因为他的心灵中的确是被他母亲占据了。

勾利军教授认为,之后十多年,李治对母亲的思念更深了,他在潜意识中一直在不断地寻找与母亲相似的女人,直到他遇到了武则天。

李治与武则天初遇时,还只是个年轻的太子。武则天则刚刚入宫,是太宗的才人。当时李治身边并不缺少女人,但武氏的成熟稳健以及她颇似长孙皇后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高宗。很快,武则天就由太宗的后妃变成了高宗的情人。而到永徽年间,高宗在感业寺又见武媚娘时更是感慨万分,相对落泪。此时的武氏历经坎坷,更透露出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一种颇似母亲的气息,这强烈地吸引着高宗。

网络配图

此时的高宗,初登帝位,心请十分压抑。一方面,他懦弱的性格使他无法驾御群臣;另一方面,辅政大臣以长辈自居,时时拿太宗来压他,动辄训导,使得高宗除了点头答应外毫无发言权。太宗虽死,但消失的只是他的肉体,他的余威仍旧压在高宗身上,甚至笼罩着整个朝廷。此时的高宗多么希望能得到母亲的支持和安慰啊!就在这时,武氏再次出现。虽然武氏与长孙皇后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在高宗眼里,她们是多么相似啊!

武则天性格刚烈,又有豪气。这在她入宫之初就表现无疑。她在做太宗才人时,曾自告奋勇为太宗驯一匹名叫狮子骢的宝马。此马肥壮暴烈,无人能驯。武氏说只要给她三样东西,她就能驯服此马:“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这种勇武刚烈的性格正是高宗所缺乏的,但又是他最需要的。看来武氏最令高宗倾倒之处就在这里。有了这种气概,高宗就能增强信心,使他在群臣面前挺直腰杆说话。

同时,武氏又是温柔的。史称“武氏巧惠,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美于上”。武氏重回宫后,对当时高宗的皇后王氏“卑辞屈体”,服侍得体贴周到,王皇后对她赞不绝口。她侍奉高宗则更是加倍地温柔体贴,使高宗感受到了如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武则天当上皇后和参政之后,她在政治上的能力与才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武氏在太宗身边服侍了12年,却未被其重视。太宗英明睿智,慧眼识天下英才,却偏偏对身边这个相伴数十年的“中国历史上最奇特之人物”视而不见。反倒是他懦弱无能的儿子发现了这个奇女子,并对她依恋终生。是来自高宗心灵深处的对母亲的挚爱,使他发现了这个颇似母亲的女子。对高宗来说,武氏是情人,更是母亲;是妻子,更是得力的助手。有了她,高宗可以摆脱太宗的阴影,可以驾御群臣,可以开创另一个“贞观之治”。事实也证明,武氏的能力并没有让他失望。

网络配图

李治历来被一些人看成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在对唐高宗——武则天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中,高宗往往是被研究者忽视的一个人物。如在高宗册封武则天为后一事上,许多学者或立足于武后自身条件和她的主观努力;或着眼于社会环境,强调事件的客观背景,对高宗在这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却极少有论及。事实上,最先提出立武氏为后的,是高宗;最后拍板决定的,还是高宗。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比自己年长四岁的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也给予他力量去与反对者争执,甚至是去求他的舅舅辅政大臣长孙无忌。高宗的恋母心理,在对武则天的依恋中表现无疑。

勾利军教授以女性的眼光细腻地分析了唐高宗的心理活动,为我们展现了高宗和武则天关系的一个特殊之谜,相信会引起许多读者的共呜,促使大家进一步思索。

标签: 唐高宗

更多文章

  • 李治真没不出武则天连续两次嫁祸自己大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

    经历了几次宫斗,武则天虽然 晋升失败,可她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有了更强硬的决心,那就是彻底打倒最大的对手王皇后!只有整倒她,我才有可能当上皇后。只有整倒她,她才没机会报复我。这就跟打蛇一样,打蛇就要打七寸,只有打断了它的七寸,它才不会咬你。这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古代宫斗中,这是一种处事法则和生存手段。王

  • 李治武则天的情感纠葛:李治为何喜欢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后宫佳丽众多,然而他却偏偏对先帝的才人,年长自己四岁的武则天情有独钟,这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猜测是因为李治童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所身处的是慈父严母的生活环境。唐太宗是雄霸天下的千古明君,自然也会对自己的儿子高标准严要求,因而深感父爱缺失的李治势必要在母亲长孙皇后身上寻求更多的

  • 李世民为什么要让软弱的李治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

    皇帝们都会在皇位继承上千般寻思,万般考虑,反复斟酌,深怕因自己的传为不当,将列祖列宗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在自己的子孙里葬送,所以他们定会选择能力出众、性格强势、身体健壮的皇子继承皇帝。网络配图就像清朝康熙帝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深思熟虑后,才将清朝的皇位继承权传给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事实证明,康

  • 李治在位多少年 唐朝第三位皇帝李治年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在位多少年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继承大统,是为唐朝建国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岁成为一国之君,五十六岁寿终正寝,总共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间,他先后经历了改立皇后、处死公主、驱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励精图治,终与天后武则天一同开创了盛世大唐的后贞观时代。李治与武则天是夫妻

  • 李治究竟为何会爱上自己的后妈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

    李治是个文学青年,平时喜欢写写书法,陶冶性情。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本来这大唐江山怎么也轮不到他的肩上。因为生性懦弱,李世民并不看好他。可是天上掉馅饼,皇太子和魏王争权,李治不在其位,不参与其中,置身事外,反而引起大臣们的好感,于是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

  • 唐高宗李治地位尴尬为何却能当上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李治是李世

  • 李治为何能当太子?是因为他本身的才干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

    唐高宗李治作为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儿子和千古一帝武则天的丈夫,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但除此之外,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

  • 历史上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个无能软弱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

    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普通人对他的评价认为他就是一种软弱的人,太宗传位给他真是瞎了眼了,最后大唐天下都差点给丢了,那么事实真相是这样吗?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

  • 李治为何不杀武则天 唐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

    揭秘李治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李治毕竟不是李世民,对武则天,他做不到狠下杀手。其实早在唐太宗在世时,星象大师李淳风就曾向李世民透露过“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批命,因而那个时候,李世民就有诛杀武则天的念头。据说太宗临终前,将李治叫到身边,也曾有过类似的嘱咐,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性格懦弱敦厚的李治早与武则天暗

  • 捡便宜当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能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高宗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