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僧孺的孝道故事,王僧孺抄书养母

王僧孺的孝道故事,王僧孺抄书养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57 更新时间:2023/12/26 21:43:35

僧孺是南朝时期人。他的祖上是王姓贵族,历经魏晋数百年,可是到了他父亲王延年的时候,因不善于经营,家道中落,生活贫苦。由于父亲没有钱供他读书,他就只好在家中自学。王僧孺3岁时,有一天,当地一个很有学问的老者见他勤奋好学,就问他:“你想不想学《孝经》啊?”王僧孺听后眼睛睁得大大的,说:“《孝经》是什么书呀?我怎么没有听过。”那老者答:“天下的书多得像河里的鱼一样,你怎么能每一本都听说过呢?《孝经》就是讲孝敬父母长辈的书。”王僧孺高兴地点点头,说:“我想学《孝经》,您现在就教我吧!”老者听后就答应了下来。第二天同一时间,老者给王僧孺送来了一本《孝经》。从此,王僧孺不分黑夜白天,开始苦读《孝经》。由于王僧孺天资聪颖,一目十行,因此不到半个月,就把《孝经》中的内容记得差不多了。有一天,王僧孺正在家门口背《孝经》,那位送书的老者刚好路过,就停下来问王僧孺:“你背得很熟练,可是你知道你背的是什么意思吗?”

王僧孺被问得一头雾水,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时老者又说:“你能记住还不是真正的学会,只有你能按照书上面讲的去做,才证明你真的会了。”老者说完就离开了。

之后,王僧孺不仅更加努力地背诵《孝经》,同时也开始思考书中的意思,并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想。这天,父亲的友人送来了一筐红彤彤的子,李子很新鲜,看上去非好吃。当时父母都没在家,只有王僧孺一人看守家门,父亲的友人就说:“这李子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非常甜,你先吃几个尝尝吧!”说着就抓了一把,递到了王僧孺的手里,而王僧孺却怎么也不肯要。这时,父亲的友人就说:“你是嫌少对吧?我再多给你抓一些。”

王僧孺听后赶忙制止,说:“谢谢,我不是嫌少。《孝经》里面说过,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先给父母品尝,然后自己才能吃。”

父亲的友人被王僧孺的纯朴言语和孝心打动了,说:“真是个好孩子,将来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王僧孺长到6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写章了。7岁的时候,一天能读上万字的书籍,写得一手好字。可就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补贴家用,王僧孺就常常替别人抄书,把抄书挣来的钱给母亲买好吃的,而且好吃的东西买回来后,一定要先让母亲吃,母亲吃好以后自己才会吃。王僧孺“抄书养母”的事迹很快传了出去,听说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标签: 王僧孺

更多文章

  • 高浚:北齐最惨皇子,被皇帝哥哥囚禁后活活烧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浚,北齐,高洋

    都说可怜生在帝王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这个人不仅生在皇室,还生在了可怕的北齐皇室,最后下场十分凄惨,此人就是高浚!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浚,他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第三子,也是高洋的弟弟,你没看错,就是那个以变态残暴著名的北齐皇帝,他杀人如麻、嗜酒成性,

  • 后世如何评价欧阳頠?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欧阳頠,南北朝

    欧阳頠[wěi](498年 - 563年),字靖世,长沙临湘(今湖南临湘)人。南北朝时将领,陈朝开国元勋,南梁湘州治中欧阳景达之孙,屯骑校尉欧阳僧宝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欧阳頠自少正直,颇有思理,以“言行笃信”闻名岭南。南梁时期,欧阳頠担任萧正德、

  • 在南梁与南陈,欧阳頠分别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欧阳頠,南北朝

    欧阳頠[wěi](498年 - 563年),字靖世,长沙临湘(今湖南临湘)人。南北朝时将领,陈朝开国元勋,南梁湘州治中欧阳景达之孙,屯骑校尉欧阳僧宝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欧阳頠自少正直,颇有思理,以“言行笃信”闻名岭南。南梁时期,欧阳頠担任萧正德、

  • 欧阳頠:南北朝时期将领,为陈朝的建立做出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欧阳頠,南北朝

    欧阳頠[wěi](498年 - 563年),字靖世,长沙临湘(今湖南临湘)人。南北朝时将领,陈朝开国元勋,南梁湘州治中欧阳景达之孙,屯骑校尉欧阳僧宝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欧阳頠是长沙临湘人,出身郡中豪门大族。祖父欧阳景达在南梁担任湘

  • 高孝珩有哪些兴趣爱好?他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孝珩,北齐

    高孝珩,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为王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涉猎经史,爱好文学。北齐建立后,封为广宁王,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迁司徒、录尚书事,拜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务。幼主高恒即位后,拜太宰,出任沧州刺史。率军抵抗北周军队,兵败为宇

  • 高孝珩:北齐文襄帝高次子,涉猎经史,爱好文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孝珩,北齐

    高孝珩,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为王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涉猎经史,爱好文学。北齐建立后,封为广宁王,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迁司徒、录尚书事,拜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务。幼主高恒即位后,拜太宰,出任沧州刺史。率军抵抗北周军队,兵败为宇

  • 刘义庆所做的《陈太丘与友期行》,叙述了一场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义庆,南朝宋

    刘义庆,字季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著有《幽明录》《宣验记》等,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义庆所做的《陈太丘与友期行》吧。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 〔南北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38岁时开始编撰《世说新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义庆,南朝

    刘义庆,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

  • 刘义庆简介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宰相刘义庆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义庆,南北朝,宋国

    刘义庆,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 宇文贵:齐炀王宇文宪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贵,北周

    宇文贵(560年~576年),字乾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宗室大臣,文皇帝宇文泰之孙,齐炀王宇文宪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年少聪敏,精于骑射,爱读《孝经》。天和四年,册封安定郡公,时年十岁。建德二年,拜齐国世子,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豳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