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孝珩:北齐文襄帝高次子,涉猎经史,爱好文学

高孝珩:北齐文襄帝高次子,涉猎经史,爱好文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69 更新时间:2023/12/27 0:33:18

高孝珩,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为王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涉猎经史,爱好文学。北齐建立后,封为广宁王,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迁司徒、录尚书事,拜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务。幼主高恒即位后,拜太宰,出任沧州刺史。率军抵抗北周军队,兵败为宇文宪所俘。承光元年去世,葬于邺城。

人物生平

高孝珩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天保元年(550年),高孝珩的二叔高洋受禅登基,建立北齐政权,是为文宣帝。文宣帝登基后,封高孝珩为广宁王。此后高孝珩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事、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务。

后主高纬在晋州被北周军打败,逃到邺城,下诏命王公大臣在含光殿商议对策。高孝珩认为大敌既已深入,事情随时都会变化,应该派任城王率领幽州道的兵马进入土门,声言进攻并州;命独孤永业率领洛州道的兵马西入潼关,扬言要攻取长安。自己请求带领京畿一带的兵马进向滏口,擂着战鼓与敌人作战。敌兵听到南北都有我们的兵马,自然就会溃散。他又请求朝廷拿出宫女和各种宝物,奖赏将士。后主不采纳他的意见。

幼主高恒即皇帝位后,命孝珩为太宰。他与呼延族、莫多娄敬显、尉相愿共同谋划,定于正月五日由他在千秋门斩杀高阿那肱;尉相愿在宫内带领禁兵响应;呼延族与莫多敬显从游豫园带兵出来。不久,阿那肱从别的地方走便道进入皇宫,使得他们的计划无法实现。他便要求率兵抗击周军,对阿那肱、韩长鸾、陈德信等人说:“朝廷不派遣我领兵抗击敌人,难道是怕我反叛吗?我打败宇文邕的军队,到长安时,造反与国家有什么关系?今天的情况这样危急,还如此猜忌?”高阿那肱、韩长鸾害怕他有变故,将他调出京城任沧州刺史。

他派五千人在信都与任城王会合,共同作匡扶国家的打算。北周齐王宇文宪前来进攻,北齐军队力量太弱,不能抵抗敌兵。他发怒说:“因为高阿那肱这个小人,我的愿望无法实现呀!”北齐的叛臣乞扶令和用长矛将他刺下马来,他的仆人白泽用身体护住了他,他仍伤了好多处,后被周军俘虏。

北周齐王宇文宪问他北齐灭亡的原因,他陈说国家的危难,声泪俱下,悲痛得前俯后仰。宇文宪听了面色也为之改变,亲自为他擦洗伤口,搽上药物,对他礼遇很是优厚。他独自叹息说:“李穆叔曾预言北齐的命运只有二十八年,今天果然应验了!除神武帝以外,我所有的父辈和兄弟一辈,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四十岁的,这真是天命啊。继位的幼主年纪小,没有独立的见解,宰相也不是柱石一样坚强有力的人物。我恨不能掌握兵权,指授胸中的谋略,以施展自己的智慧。”到长安,按照成例被授予开府、县侯。

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云阳宴请北齐的君臣,自己弹奏胡琵琶,命高孝珩吹笛,拒绝说:“亡国之音,不值得听啊!”武帝坚持让他吹笛,他举起笛子才到口边,就泪流满面,呜咽哭泣,武帝便不再让他吹奏。这年十月,他得了重病,请求朝廷将他归葬山东,朝廷同意了。不久后去世,葬于邺城。

标签: 高孝珩北齐

更多文章

  • 刘义庆所做的《陈太丘与友期行》,叙述了一场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义庆,南朝宋

    刘义庆,字季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著有《幽明录》《宣验记》等,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义庆所做的《陈太丘与友期行》吧。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 〔南北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38岁时开始编撰《世说新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义庆,南朝

    刘义庆,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

  • 刘义庆简介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宰相刘义庆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义庆,南北朝,宋国

    刘义庆,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 宇文贵:齐炀王宇文宪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贵,北周

    宇文贵(560年~576年),字乾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宗室大臣,文皇帝宇文泰之孙,齐炀王宇文宪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年少聪敏,精于骑射,爱读《孝经》。天和四年,册封安定郡公,时年十岁。建德二年,拜齐国世子,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豳州刺史

  • 宇文贵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贵

    宇文贵(?-567年),字永贵,昌黎大棘(今辽宁北票市)人,后移居夏州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宇文贵少时有大志。初仕北魏,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郢州刺史等职。曾先后跟随源子雍击败叛军,跟随尔朱荣活捉葛荣,跟随元天穆平定邢杲叛乱。西魏建立后,受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器重,历任右卫将军、车骑大将军

  • 【周书·宇文贵】原文翻译,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书·宇文贵》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

  • 冯宝是太监吗?冯宝和张居正有着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冯宝,张居正,明朝,太监

    冯宝是明代著名太监,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手中权势在万历朝达到顶峰。张居正是万历朝首辅,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万历朝所做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明朝的国力有所复苏,百姓生活安乐。一位是内苑太监,一个是当朝首辅,明明不应该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却在万立朝开始了联系。要说冯宝和张居正的关系,那么最合

  •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的反扑:把冯宝先赶去南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保,张居正,万历,

    比起自己的叔爷爷正德皇帝,少年万历帝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他是在“三合一”式的严格管教下成长的。贤母慈圣太后、严师张居正、忠仆冯保将他包围,按照尧舜之君的标准培养小皇帝。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对儿女过于严格,往往事与愿违,教育皇帝也是这个道理,而且比培养普通的未成年人更加困难,因为人家是万民所系的天子。如

  • 徐悱简介:南朝梁诗人,《玉台新咏》记载其赠答诗数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悱,南朝梁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诗人徐悱的详细介绍,

  • 徐悱南朝梁诗人,有哪些知名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悱南朝梁诗人

    徐悱(?—524)南朝梁诗人。字敬业,东海郯(今江苏镇江丹徒人)人,徐勉第二子。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六年。幼聪敏,能属文。起家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之任。累迁洗马中舍人,犹掌书记。出入宫坊者历年。以足疾,出为溪东王友,迁晋安内史。早卒。父勉悲甚,为之作《答客喻》。妻刘令娴作文祭之,辞甚凄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