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魏收是哪个时代的人?魏收为何弃武从文?

揭秘:魏收是哪个时代的人?魏收为何弃武从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12 更新时间:2023/12/17 6:31:33

魏收是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曾经经历了北魏、东魏以及北齐三个朝代,但是只做过相关的魏朝历史的编写,也是《魏书》的编撰者之一,这本书在制成之后曾经被人们指认是秽史,魏收之后亲自修改了三次才装订成书,后来他还做过尚书右仆射以及太子少傅等职位,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魏收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魏收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在魏收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507年的时候,是钜鹿下曲阳地区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在北魏时期担任过骠骑大将军,魏收还是著名的北地三才子之一。魏收从小就一直表现得机警聪慧,是个不拘小节的人物,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对文章的写作方式非常的了解,曾经跟着父亲到边疆历练,对骑马射箭也十分的喜爱,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武艺来成为父亲那样的官员。

但是魏收又很快意识到没有文学是不行的,于是很快就开始苦学文学,最开始的时候他担任过太学的博士,之后又成为了司徒记室参军,在节闵帝继承皇位之后发现了他的才学,于是便让他担任了散骑侍郎,没用多长时间魏收就开始参与编撰国家的历史了。在561年的时候魏收成为开府,两年之后又担任右仆射,这时候朝中的皇帝比较平庸,朝政都把持在高元海的手中,而魏收有才名但是却不能够拯救朝政,人们当时一直嘲讽他,直到572年的时候魏收离开了人世。

魏收在南北朝时期十分的有名气,父亲虽然是个骠骑大将军,但是他却并没有依靠父亲,而是选择了辛苦地钻研文学,终于凭借着自己的文采而成为朝廷的官员,也因为文采出众而被人们称为是北地三才子之一,曾经在朝中担任过尚书右仆射以及司空等职位。那么魏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关于魏收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非常的崇高,认为他从小就非常的好学而有才华,行事起来不拘小节,一直努力奋发的读书,他的学识可以说是博古通今,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在他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贾思同就非常的看好他,认为他的才华即便是七步成诗也无法比拟。而魏收还是一个擅长用文辞讽刺时政的人,当他看到朝臣和后妃总是喜欢穿着异服的时候便用讽喻的形式上书进谏给皇帝,而他的文章则让皇帝十分的赞赏,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不畏权势一心为国的精神。另外魏收的才华横溢让高欢父子都十分的赞赏,在高欢刚刚回到朝廷的时候,魏收一直担任文官的职位,而高欢曾经几次让魏收替他写奏章,高欢在看了之后便认为他之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物。后来高澄高洋让魏收写奏章的时候,他总是很快就能够完成,并且内容丰富辞藻华丽,可以看出他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而魏收就是这样有着出众才华又一心为国的人。

魏收在南北朝时期十分的有名气,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还曾经参与编撰国家的相关历史,可以说是个非常有才学的人,而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的非常聪慧机灵,为人也一直十分的好学,但是能够成长为一代文官却并不是他最初的梦想,他开始的时候是想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希望通过武力让自己成为一代人物,直到后来魏收改武学文,那么魏收改武学文是怎么回事呢?魏收改武学文还要从他十五岁开始说起,魏收的父亲是著名的骠骑大将军,而魏收从小就表现得非常机灵,不仅行动敏捷,而且不拘小节,在他十五岁时已经对文章的写作方式有了很透彻的了解。在父亲驻守边疆的时候,他也曾经跟随着父亲一同前去,到边疆锻炼。对于骑马射箭这些武功非常地喜欢,而且也比较擅长。于是就想要通过武艺来扬名立万,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在荥阳地区有个名为郑伯的人,他看到了魏收之后便跟他调侃起来,笑着问他:“魏郎,不知道你使用过多少兵器啊?”魏收听了这句话便十分惭愧,他只是比较喜欢武艺而已,不但没有真正到疆场上历练过,更没有见识过多少的武器,于是便放弃了武艺开始努力学习文学,他在读书上下了许多的苦功夫,经过刻苦地学习和努力,他终于凭借着文采成为一代文官,并且有了非常好的名声。

标签: 魏收《魏书》南北朝

更多文章

  • 魏收简介 南北朝北齐文学家太学博士魏收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收,南北朝,北齐文学家

    魏收(507年~572年)北齐文学家、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仕魏除太学博士,历官散骑侍郎等,编修国史。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

  • 范缜神灭论原文及翻译,范缜神灭论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神灭论

    或问予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问曰:“形者无知之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答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问曰:“神故非质,形故非用,

  • 南北朝范缜反佛,范缜为什么反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范缜反佛

    南朝齐梁时范缜著《神灭论》,宣扬无神论思想,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说。范缜系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他出身寒微,曾从学于名儒刘瓛。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曾同佛教信徒齐竟陵王萧子良辩论,驳斥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后作《神灭论》,提出"形神相即"的无神论思想。认为"形质神用",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说,引起朝野喧哗。梁武帝

  • 范缜简介 南北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缜,南北朝,思想家

    范缜(约450—515),字子真,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境内)人,六世祖汪,移居江南。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少孤贫而好学,十多岁时拜名儒沛国刘瓛为师,在其门下数年,布衣草鞋,徒行于路,在车马贵游的同学面前,毫无愧色。范缜学成后,博通经术,尤精“三礼”(《周礼》、《仪礼》、

  • 钟嵘简介 中国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家钟嵘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钟嵘,南北朝,文学家

    钟嵘(约468~约518)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

  • 解析南北朝文人裴松之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松之

    裴松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文化名人,他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在史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历史上,裴松之的评价很高。作为著名的史学家,很多人对裴松之是那个朝代的好奇不已?裴松之像裴松之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各种大小的朝代不断的更替,很多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都是经历了好几个朝代

  • 裴松之简介 南北朝史学家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裴松之,三国志

    裴松之简介:闻喜裴氏是中国古代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这个家族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业绩。自汉、魏、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两千多年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人才辈出。 在各个学术领域卓有成就者更是指不胜屈。其中裴松之声名尤著。裴松之(372—451),字世期,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

  • 裴松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松之,南北朝,宋国史学家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裴松之为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

  • 隋朝王雄诞的简介 王雄诞与汪华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朝王雄诞

    王雄诞,曹州济阳人氏,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将领杜伏威的养子兼部将。王雄诞小的时候就果断勇敢,智谋过人。在大业九年,杜伏威起兵,采用了王雄诞的计策,出战得胜,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王雄诞像在最开始,杜伏威挑选军中的将士作为养子共有30多人,其中王雄诞在其中是最杰出的。大业十一年,李子通畏惧杜伏威的才能,便

  • 陈叔慎:陈宣帝陈顼第十六子,被秦王杨俊在汉口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叔慎,陈朝

    陈叔慎(572年-589年),字子敬,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十六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建十四年(582年),封岳阳郡王(今湖南汨罗),陈后主时期历任丹阳尹、湘州刺史。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陈,陈叔慎拒绝出降,为秦王杨俊斩杀。人物生平陈叔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