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誓死不降还是因仇被杀?单雄信之死的历史真相

誓死不降还是因仇被杀?单雄信之死的历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30 更新时间:2023/12/22 10:21:43

这些天已经接连介绍了瓦岗军中的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裴元庆、徐茂公的历史原型,他们确实参加过瓦岗军起义人生经历,他们的在隋末唐初这段风云激荡的岁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介绍瓦岗军中另一位十分重要的英雄——单雄信,讲述一下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最后的死亡真相。

在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作品中,单雄信名通,字雄信,绰号“赤发灵官”,是山西潞州二贤庄的庄主,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九省五路绿林总瓢把子。他为人仗义豪爽,义薄云天,被人们称为“义薄云天小关羽”。在秦琼当锏卖马之际,单雄信多次出手相助。之后与群雄聚义瓦岗,竖起反隋大旗。之后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众将离心离德,最终单雄信离开瓦岗,投奔到洛阳的王世充麾下。

然而史料中单雄信的记载却十分简略,据推测单雄信大约出生于581年左右,是曹州济阴人。611年翟让在瓦岗地区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同郡好友徐世勣(即徐茂公的原型)前去投奔。翟让任命徐世勣、单雄信二人为领兵将校,就这样二人成为瓦岗军早期的将领,并且二人成为翟让的心腹,与他关系十分友善。由于单雄信本人骁勇善战,“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因此军中称呼他为“飞将”。

此后单雄信等人率领瓦岗军多次击败隋军,声势大震。不久后翟让将李密奉为瓦岗军的首领,单雄信又参与了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之战,以及攻占黎阳、洛口等战役,并打败王世充,单雄信被封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官位在秦琼、程咬金之上)。

617年11月瓦岗军发生内讧,作为瓦岗军的主要将领单雄信倒向李密一方,最终李密将翟让杀死,乱兵同样砍伤了翟让部将、单雄信的好友徐世勣,辛亏“单雄信等顿首求哀”,李密才将徐世勣“释而慰谕之”。因此不难发现徐、单二人才是过命的交情。

此后李密又率领单雄信等人打了几场胜仗,瓦岗军的势力达到顶峰,“有众三十余万,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正所谓盛极必衰,618年瓦岗军先是在卫州童山与北上的宇文化及决战,实力大损,之后又在偃师与王世充所部决战,瓦岗军败北,李密所部土崩瓦解,单雄信与程咬金、秦叔宝等人投向王世充。王世充封单雄信为大将军。

由于鄙视王世充的为人,秦叔宝、程咬金、徐世勣等原瓦岗军将领先后投奔李世民,只有单雄信不为所动,小说中描述是因为李渊早年间曾误杀单雄信之兄,基本上为虚构情节。不论真相如何,单雄信不投唐是确实事实,唐、郑(王世充的国号)交战,单雄信曾几次差点要了李世民的性命。

620年7月,李世民率领大军攻取洛阳,王世充率3万精兵在慈涧布阵。期间李世民率领“轻骑挑之,时众寡不敌,陷于重围”,单雄信率领“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竞进”。单雄信挺枪而至,李世民明在旦夕之际,徐世勣大声呵止“此秦王也”。史书记载,“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我想杀人无数的单雄信岂会被秦王的名号吓住?更多的因素应该是顾念与徐世勣的兄弟之情,这次才没有痛下杀手。

621年李世民大败窦建德后,再次包围洛阳,期间李世民带领几十个随从在洛阳附近的榆窠打猎。突然遭遇王世充的军队,“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或许是不该李世民命绝于此,大将尉迟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掩护李世民杀出重围。单雄信并没有被尉迟敬德杀死,李世民也在一次逃出生天。

小说中单雄信被捕后拒绝劝降,宁死不降唐,最终被斩杀,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另一番模样。621年4月眼见胜利无望的王世充选择开城投降。作为王世充的党羽单雄信等人也被逮捕,并被定为死罪。和单雄信有着过命之交的徐世勣没有袖手旁观,他上疏苦苦哀求,称单雄信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并且请用自己的官爵来换单雄信一命,但遭到了拒绝。

单雄信临刑之际,徐世勣悲痛欲绝,“对之号恸”,并从腿上割下一块肉让单雄信吃,并言道:“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言外之意,虽然不能与你同生共死,但就让我的一块肉与你一同长眠与地下吧!就这样一代豪杰单雄信被杀于洛水河畔。

据《旧唐书》记载,执意主张杀死单雄信的是唐高宗李渊,《新唐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个人觉得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很有可能是唐军主帅李世民。因为单雄信是在洛阳被处斩的,没有被押送到长安。而当时李世民完全有权利选择不杀,或者押到长安后再做决定。李世民不是圣人,也会记仇,面对这个几次差点杀了自己的人,他并未留情。

历史证明选择杀死单雄信这步棋并不明智,属于杀降的行为。此后窦建德的部将面对唐朝的招安时,鉴于唐军的这次杀降行为,毅然举起起兵反抗,与唐朝对抗长达两年之久。

单雄信死后,他的儿子单道真被徐世勣抚养长大,曾在唐朝担任梁州司马之职。单道真的儿子单思敬、单思礼、单思远也曾担任唐朝的地方官。最后介绍一下单雄信的兵器,据唐朝人记载,单雄信18岁时,用枣木打造了一支长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

标签: 单雄信历史真相唐朝

更多文章

  • 隋唐英雄单雄信简介 单雄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英雄,单雄信,秦琼

    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中,单雄信与程咬金是好友,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单雄信这个人吗?单雄信是谁?单雄信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确存在单雄信。单雄信是隋朝末年瓦岗起义军的首领。单雄信资料简介:中文名:单雄信朝代:隋唐时期出生地:曹州出生日期:公元579年逝世日期:公元621年职业:瓦岗军大将军隋朝末年的悲剧英雄

  • 唐朝大将秦叔宝和单雄信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叔宝,秦琼,单雄信

    隋唐末年,隋文帝次子杨广欲谋篡位,把朝内重臣视为眼中钉。李渊为了避难,准备携全家离京返乡。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因为正在和长孙姑娘热恋,不想离开京城,而长沙姑娘是位极有远见的姑娘,她劝李世民暂回家乡,用功读书,静观世变,李世民听从了她的劝告,离京返乡。途中,李世民遭到杨广“收买的,号称“洛阳第一杀手”廖无

  • 被误解的隋朝重臣杨素: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素,隋朝,重臣,

    在隋朝短暂的38年的历史中,却涌现出许多英武豪迈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寻味,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曾平定陈国、大破突厥,从莺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风凛冽的大漠,人们无不称赞他为一代名将;但他还因帮助隋炀帝杨广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世冠以奸臣的称号;此外他还能奖掖后进,提拔人才,同时还宽以待

  • 杨素简介 隋朝权臣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杨素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素,隋朝,隋朝权臣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

  • 李世民的老丈人长孙晟 曾瓦解突厥让突厥衰败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长孙晟

    李世民的老丈人长孙晟 曾瓦解突厥让突厥衰败的牛人长孙晟的曾祖父长孙稚,在宇文泰奉西魏元氏傀儡皇帝入关的时候把守武关,当时他投入宇文泰,打开关门放他们入关,又挡住了高欢的追兵,有救驾之功,所以被封为异姓王。传到长孙晟的父亲长孙兕时,则是当过州刺史,仪同,最后死时是个县候爵。 长孙晟本人是四儿子,父亲的

  • 成语典故一箭双雕:长孙晟勤学苦练百发百中赢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孙晟,

    成语典故一箭双雕:长孙晟勤学苦练成语词典【成语】一箭双雕【人物】长孙晟(shèng)【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一箭射中了两只雕,形容射箭技术高超。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1、砍柴打鸟看兵书

  • 南北朝第一神射手长孙晟:一箭双雕神威威震突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唐,长孙晟,长孙皇后,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魏太师、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贞观名相长孙无忌的父亲,隋朝名将。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

  • 高颎为何得罪独孤皇后失宠被黜 高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颎,隋朝名将

    高颎为何得罪独孤皇后失宠被黜 高颎是怎么死的高颎(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

  • 隋唐英雄第12集剧情 杨素上奏除掉高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12集剧情

    隋唐英雄第12集剧情晋王秘密回京,他召见了两位京中大臣。大臣告诉晋王,说近些日子,除了高颎钦差并州,朝廷上并无其它大事。而太子那边,好像对高大人没有查出李渊有任何差池而深表遗憾。不过大臣觉得,高颎一定是收了李渊的贿赂。晋文一听便要在这汗血宝马上做做文章。晋王命令越王杨素上奏弹劾高颎,因为皇上最痛苦行

  • 隋唐英雄第11集剧情 李渊赠马贿赂高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11集剧情

    隋唐英雄第11集剧情醒来的李世民见到无忧,无忧告诉李世民他可以理解李世民,因为她爱李世民跟李世民爱如意一样,李世民听后夸无忧真是善解人意是以为贤妻。无忧听后权李世民服下煎好药。太子为高囧去并州送行,高大人别过太子带队前往并州。太子看着远走的队伍且语,这次一定要让李渊死无葬生之地。李渊跟夫人在谈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