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颎为何得罪独孤皇后失宠被黜 高颎是怎么死的

高颎为何得罪独孤皇后失宠被黜 高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2 更新时间:2024/1/16 21:58:24

高颎为何得罪独孤皇后失宠被黜 高颎是怎么死的

高颎(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诸子遭到流放。

当时皇太子杨勇失爱于杨坚,杨坚私下里有废太子之意。杨坚对高颎说:“晋王妃有神灵附身,说晋王必有天下。你说怎么办?”高颎长跪不起,说:“长幼有序,怎能废太子呢?”杨坚默然而止。独孤皇后知道高颎志不可夺,想偷偷地除掉他。

当初,高颎夫人去世,独孤皇后对杨坚说:“高仆射老了,而丧夫人,陛下怎能不为他娶妻?”杨坚将独孤皇后的话告诉高颎,高颎流泪说:“我现在已经老了,退朝之后,惟有吃斋念佛而已。虽然陛下垂爱很深,甚至想帮我纳妻,但这不是我的意愿。”杨坚于是作罢。到这时,高颎的爱妾生了个男孩,杨坚听说后十分高兴,独孤皇后却不高兴。杨坚问缘故,独孤皇后说:“陛下还应该信任高颎吗?开始,陛下想为高颎娶妻,高颎心存爱妾,当面欺骗陛下。现在他的欺诈已显现,陛下怎能再信任他?”杨坚因此疏远了高颎。

适逢朝中商议讨伐辽东,高颎固谏不可。杨坚不从,任高颎为元帅长史,随汉王征讨辽东,遇上久雨疾病,不利而还。独孤皇后对杨坚说:“高颎当初并不想去,陛下强迫他去,我就知道他会无功而还的。”杨坚因汉王年少,把军权全部交给高颎。高颎因杨坚寄托很大,心中每每挂念国事,无自疑避嫌之意。汉王杨谅的话,他大多不采用,因此汉王很恨他。还京后,杨谅哭诉于皇后说:“儿有幸没被高颎所杀。”杨坚听了,心中更加不平。

不久,上柱国王世积因罪被杀,在推问他的时候,说到宫禁中的事,说是从高颎那里听到的。杨坚想定高颎的罪,听后大惊。当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弼、刑部尚书薛胃、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人,都证明高颎无罪。杨坚更气愤,将这些为高颎辩白的人都交给执法官员处理。从此以后,朝中大臣没谁敢开口。高颎竟然连坐被免官,仅以公爵身份回到自己的府第。

杨广即位后,拜授高颎赹为太常。当时下诏收集北周、北齐的乐工和天下的散乐。高颎上奏说:“此乐久废,今若征之,恐怕无识之徒舍本逐末,转相教习。”杨广不高兴。杨广那时十分奢侈靡费,声色更加讲究,又发起修筑长城的劳役。高颎十分担忧,对太常丞李懿说:“周朝因好乐而灭亡,殷鉴不远,怎能又这样呢?”当时杨广对民可汗恩宠和礼遇太过分,高颎对太府卿何稠说:“这个胡人颇知中原虚实、山川险易,恐怕他成为后世的祸患。”他又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一点纲纪都没有。”

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七月,有人告状,杨广下诏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贺若弼,宇文弼等杀死,诸子都迁徙到边疆。

标签: 高颎隋朝名将

更多文章

  • 隋唐英雄第12集剧情 杨素上奏除掉高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12集剧情

    隋唐英雄第12集剧情晋王秘密回京,他召见了两位京中大臣。大臣告诉晋王,说近些日子,除了高颎钦差并州,朝廷上并无其它大事。而太子那边,好像对高大人没有查出李渊有任何差池而深表遗憾。不过大臣觉得,高颎一定是收了李渊的贿赂。晋文一听便要在这汗血宝马上做做文章。晋王命令越王杨素上奏弹劾高颎,因为皇上最痛苦行

  • 隋唐英雄第11集剧情 李渊赠马贿赂高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11集剧情

    隋唐英雄第11集剧情醒来的李世民见到无忧,无忧告诉李世民他可以理解李世民,因为她爱李世民跟李世民爱如意一样,李世民听后夸无忧真是善解人意是以为贤妻。无忧听后权李世民服下煎好药。太子为高囧去并州送行,高大人别过太子带队前往并州。太子看着远走的队伍且语,这次一定要让李渊死无葬生之地。李渊跟夫人在谈世民的

  • 隋末第一平叛大将张须陀:出师未捷身死在大海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须陀,瓦岗,平叛,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 ,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

  • 隋朝败局已定的前兆:张须陀身殒的荥阳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末,张须陀,李密,

    这时候,瓦岗军出现已经五年了。五年里,瓦岗军象滚雪球一样,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接近两万人。这么多人的吃饭是个大问题,即使按每个士兵每天一斤粮食,一个月下来也需要两三百吨。瓦岗军没有根据地,粮食供应全部靠抢。抢虽说是很容易,但问题是时间久了,抢源逐渐枯竭,抢无可抢了。那个时候军队没有信仰目标,没有纲领

  • 张须陀简介 隋朝时期大将齐郡通守张须陀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须陀,隋朝,大将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弘农阌乡(今河南省灵宝市)人,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太原市西南)起兵反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被认为是隋朝柱石。公元616年

  • 隋朝名将刘方的功绩有哪些 如何评价刘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方, 隋朝名将,名将

    隋朝名将刘方的功绩有哪些 如何评价刘方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刘方随上柱国韦孝宽平定了尉

  • 隋朝名将刘方是谁 刘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方,隋朝名将,名将

    隋朝名将刘方是谁 刘方是怎么死的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刘方随上柱国韦孝宽平定了尉迟迥之

  • 刘方简介 隋朝时期名将河阴县侯刘方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方,隋朝,隋朝名将

    刘方(?—60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隋朝名将。家世不详,为人秉性刚烈果决,胆气颇壮。周世,已为承御上士,官位甚低,亦无名。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

  • 魏孝静帝元善见简介 魏孝静帝元善见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元善见,皇帝,南北朝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即东魏孝静帝,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至550年在位。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经高欢和百官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史称东魏,元善见时年仅十一岁。由于年

  • 魏孝静帝元善见简介 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皇帝,

    元善见,鲜卑族,孝文帝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也。元善见文武双全,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权倾朝野,令孝静帝如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