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罗士信与来护儿有什么恩怨?来护儿几征高句丽?

罗士信与来护儿有什么恩怨?来护儿几征高句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4/1/16 0:58:54

罗士信因为从小父母双亡,从小就过着苦日子,和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杨广不体察民情,反而穷奢极侈,又发动大军征讨高句丽,弄得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各地的民众不堪忍受这种氛围,于是都纷纷揭竿起义反对隋朝的统治。当时只有14岁的罗士信上阵杀敌的欲望极其强烈,于是就投在了张须陀的旗下,后来大败敌军于潍水,从此,罗士信成为天下闻名的一员少年猛将。后来张须陀被瓦岗寨首领李密打败,罗士信也随着投靠了瓦岗寨。

来护儿作为将门之后,虽然双亲也过世了,但是在伯母吴氏的教养下,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足智多谋、英气逼人,具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后来有幸投靠在了隋朝大将贺若弼旗下,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隋朝名将,皇帝信任的臣子。罗士信后来加入瓦岗寨,还被秦琼收为义弟,罗士信这个人天生勇猛,而且还天生神力,在《隋唐演义》之中,罗士信是唯一能和李元霸匹敌的人,其实在历史上,来护儿与罗士信只是在战场上有过交集,并没有什么恩怨,要说什么大仇,应该也就是敌对双方互不服气吧,至于《隋唐演义》中,来护儿死于罗士信之手也没有太大的可信度。

在来护儿的一生中,他都尽心尽力的为了隋朝的基业而奋斗,全心全意地帮助隋炀帝杨广平叛乱、拓疆土,说到拓疆土,那就要说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事情了。隋炀帝曾三次讨伐高句丽,每一次都有来护儿的参与,足以证明来护儿的忠心。

公元612年,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任命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来护儿率水军横渡黄海,从涢水进入高句丽。在距平壤60里的地方,与高丽国王高元相遇,高丽国王高元尽集境内全部兵力迎战,列阵长达几十里,隋军的将士都很恐惧,来护儿笑着对水军副总管周法尚及部将说:“我原来以为他们会坚壁清野等待王师,如今来送死,定当一日之内歼灭他们。”此时高元之弟高建率领数百敢死队前来打前阵,来护儿命令武贲郎将费青奴和他的第六个儿子左千牛来整驰往阵前,迎战高建,可惜骁勇善战的高建不敌隋朝大将,最终被砍下首级。高丽全军看见这番景象,感到后怕,于是调转头就走,来护儿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水军副总管周法尚劝告,挑选精锐甲士4万人,直趋平壤城下。阴险狡诈的高丽军在空寺中设伏兵,高句丽军出城交战,诈败而回,将来护儿引入城中。高句丽伏兵趁机杀出,大败隋军,来护儿仅率数千残兵逃出城外,后来,宇文述等军尽皆战败,来护儿只好退军而回。可以说第一次的进攻是失败的,由于来护儿急于求进,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经过一年的调整,公元613年,隋炀帝再次出征高丽,来护儿仍旧出兵沧海道,准备由海路进攻。当全军至东莱时,忽然有人来报说礼部尚书杨玄感诈称来护儿谋反,并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起兵反隋,并举兵进攻洛阳。来护儿听说后,立马召集手下将士商讨,并要求立即撤军,班师回朝保护洛阳。然而,周法尚等人认为没有朝廷敕令,不敢擅自回军,都不肯服从命令,来护儿厉声道:"洛阳被围是心腹之患,高句丽不过是疥癣之疾。专擅之罪,我来承担,与他人无关。有敢阻拦我的,军法从事!"当天即率军返回洛阳,。隋炀帝见到他后非常高兴,认为他为了国难,专程返回来救朕,你的忠心可谓是一片赤诚呀!于是隋炀帝更加的信任他。幸好来护儿回来的及时,得已迅速地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侯卫将军屈突通等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并于阌乡追上杨玄感,一日内三败杨玄感,平定了叛乱。来护儿也因为这次评叛有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赏良田百亩,黄金千两。

隋炀帝镇压杨玄感叛乱后,不顾内外危机四伏,于公元614年第三次进攻高丽。来护儿率水军再次渡海讨伐高丽,高丽发兵迎战,来护儿大败高丽,斩杀了数百反抗之人的首级,威慑了敌军。接着,来护儿打算率军向平壤前进,高丽王高元大为恐惧,当时高丽因连年倾国与隋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遂弃械投降。但来护儿想到此前两次都因为种种没有拿下高丽,这次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于是他向隋炀帝杨广进言,希望杨广能同意他的请求,让他率兵出征,但是隋炀帝还是没有同意他这个做法,于是来护儿无奈只好班师回朝。三征高句丽,我们都看到了来护儿的一表忠心,也见识到他的骁勇善战,不失为隋朝一代名将!

标签: 来护儿

更多文章

  • 来护儿简介 隋朝大将隋唐英雄里四猛之来护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来护儿,隋朝,隋朝大将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隋朝大将。来护儿本为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为东汉中郎将来歙的十八世孙。曾祖来成为北魏新野县侯,后降于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祖父来嶷,历任步兵校尉、秦郡太守、长宁县侯。父亲来法敏,为陈朝海陵令。来护儿年幼而孤,被世母吴氏收养。吴氏对来护儿抚养教育,待其

  • 韩擒虎:有勇有谋堪为将屡建奇功的隋朝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名将,韩擒虎

    韩擒虎(公元538年至公元592年),字子通,河南新安人。其父韩雄,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在隋朝平灭陈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擒虎“少慷慨,以胆识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他好读书,对经史百家之学皆有涉猎。西魏丞相宇文泰对他很器重,让他进宫陪伴诸位皇子,希望皇子们能

  • 一代名将韩擒虎:有勇有谋堪为将屡建奇功为大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韩擒虎,名将

    韩擒虎(公元538年至公元592年),字子通,河南新安人。其父韩雄,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在隋朝平灭陈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擒虎“少慷慨,以胆识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他好读书,对经史百家之学皆有涉猎。西魏丞相宇文泰对他很器重,让他进宫陪伴诸位皇子,希望皇子们能

  • 韩擒虎简介 隋朝著名将领上柱国将军韩擒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擒虎,隋朝,名将

    韩擒虎简介:韩擒虎(公元538年—公元592年12月26日),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韩雄子。容仪魁伟,有胆略,好读书。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为新义郡公。陈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原是河南东垣人,

  • 誓死不降还是因仇被杀?单雄信之死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单雄信,历史,真相,唐朝

    这些天已经接连介绍了瓦岗军中的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裴元庆、徐茂公的历史原型,他们确实参加过瓦岗军起义人生经历,他们的在隋末唐初这段风云激荡的岁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介绍瓦岗军中另一位十分重要的英雄——单雄信,讲述一下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最后的死亡真相。在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作品中,单雄信名通,

  • 隋唐英雄单雄信简介 单雄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英雄,单雄信,秦琼

    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中,单雄信与程咬金是好友,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单雄信这个人吗?单雄信是谁?单雄信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确存在单雄信。单雄信是隋朝末年瓦岗起义军的首领。单雄信资料简介:中文名:单雄信朝代:隋唐时期出生地:曹州出生日期:公元579年逝世日期:公元621年职业:瓦岗军大将军隋朝末年的悲剧英雄

  • 唐朝大将秦叔宝和单雄信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叔宝,秦琼,单雄信

    隋唐末年,隋文帝次子杨广欲谋篡位,把朝内重臣视为眼中钉。李渊为了避难,准备携全家离京返乡。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因为正在和长孙姑娘热恋,不想离开京城,而长沙姑娘是位极有远见的姑娘,她劝李世民暂回家乡,用功读书,静观世变,李世民听从了她的劝告,离京返乡。途中,李世民遭到杨广“收买的,号称“洛阳第一杀手”廖无

  • 被误解的隋朝重臣杨素: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素,隋朝,重臣,

    在隋朝短暂的38年的历史中,却涌现出许多英武豪迈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寻味,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曾平定陈国、大破突厥,从莺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风凛冽的大漠,人们无不称赞他为一代名将;但他还因帮助隋炀帝杨广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世冠以奸臣的称号;此外他还能奖掖后进,提拔人才,同时还宽以待

  • 杨素简介 隋朝权臣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杨素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素,隋朝,隋朝权臣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

  • 李世民的老丈人长孙晟 曾瓦解突厥让突厥衰败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长孙晟

    李世民的老丈人长孙晟 曾瓦解突厥让突厥衰败的牛人长孙晟的曾祖父长孙稚,在宇文泰奉西魏元氏傀儡皇帝入关的时候把守武关,当时他投入宇文泰,打开关门放他们入关,又挡住了高欢的追兵,有救驾之功,所以被封为异姓王。传到长孙晟的父亲长孙兕时,则是当过州刺史,仪同,最后死时是个县候爵。 长孙晟本人是四儿子,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