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玄霸是怎么死的?李玄霸的死和李世民有关吗

李玄霸是怎么死的?李玄霸的死和李世民有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4/1/17 18:20:36

历史中帝王家出生双胞胎的,据史料记载也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李玄霸,当然我们所知道的李玄霸都是从《隋唐演义》中听来的,那个手拿千斤巨锤的李元霸就是李玄霸了。那个隋唐第一好汉天下无敌的李元霸,在举世无敌之后举锤骂天,最后被雷击身亡,相信看《隋唐演义》看到这的时候,绝对是让人热血沸腾。可惜这是小说,历史中真实的李元霸没有那变态的蛮力,而是一个打娘胎出来就体弱多病的人,反而是同为双胞胎之一的李世民身强体壮,练得一身好武艺,最后更是成了“万王之王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

现在很多小说都拿李玄霸说事,比如《择天记》中男主陈长生手中那把剑不是说是李玄霸的,更是说陈长生是陈玄霸的儿子,也就是说陈长生是李玄霸的儿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李玄霸的早死和不为人知,给了小说家无限的想象力呀。当然不仅仅是小说家有想象力,很多研究历史的也有想象力,汉武帝在独尊儒术之后,董仲舒又整出一个“天人感应”来限制皇权,简单介绍下就是如果天下有灾难了,肯定是皇帝干了什么事,有“蝗灾”就是皇帝“荒淫”,有地震就不得了了,要考虑换皇帝,更别说后来的降星于野,主大将死。如果有流星雨那将军重臣不是都要玩完。

当然现在可能都会说是迷信,可这也是董仲舒为了限制皇权的好心,一直传到汉唐,皇家还是很相信“天人感应”星象气运之说的。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野史中就记载说李世民之所以没有被立为太子,是因为李玄霸的早死。

野史中说:李世民和李玄霸这对双生子还没有出生,就在母胎中抢夺气运,结果是李世民出生的时候六斤六两而李玄霸只有一半的体重,在成长过程中李玄霸一直体弱多病,而李世民五岁的时候在假山上掉了下来,头磕了一个包依旧睡的香甜,而李玄霸却因此高烧不退。18岁的时候李世民在看到隋炀帝杨广坐龙舟下江南时,发下志愿说自己可以取而代之。没成想李玄霸竟然一病不起死了。

而本来就有鲜卑族血脉的李渊在当上皇帝后,认为李世民天生就劫掠成性,虽然勇猛善战才智过人,但这是两个人的气运相加而成,不算是本事,因此不愿立李世民为太子。

真的是这样吗?大家相不相信?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这些都是野史传说,怎么能当真,我觉得“双生子借运而生”在现代的科学中来解释就是扯淡,双胞胎出生后,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且运气一说虚无缥缈,我认为李渊之所以不立李世民,是因为李渊特别了解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枭雄,一旦当上皇帝后绝对容不下自己其他的儿子,还不如立李世民一母同胞的大哥李建成,仁和的李建成更没有将军的杀伐气,还是李世民的亲大哥希望能压制李世民,让自己一家和睦,最后“玄武门”之变,也证明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狠人,大家说这种性格的李世民,李渊敢立吗,能立吗?虽然李渊没有阻止惨剧的发生,但是他已经尽力的想维持一个和睦的帝王家,当然和睦的帝王家就是一个白日梦。

标签: 李玄霸李元霸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元霸还是李玄霸?李世民确实有个弟弟李玄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元霸,李玄霸,李世民,爱新觉罗.玄烨

    笔者前几天写了一个帖子,里面提到了李世民的弟弟李玄霸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讳,改名李元霸的事情。有网友问我说:“唐朝的李玄霸怎么要避康熙皇帝的讳,谁早谁晚啊?”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笔者今天得空,就网友这个问题作一番解答。古代的中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要避开尊长之人的名字。

  • 揭秘:一代千古药王孙思邈的传奇神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药王,孙思邈,神话故事

    古人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尤其是在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唐朝,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尖人物。在医药界,唐朝的孙思邈被后世誉为之“千古药王”,旷世千古,上下五千年,无人与之媲美。孙思邈是隋唐时期古雍州华原人,(581年-682年)享年102岁。他七岁开始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

  • 解梦故事之老夫妇梦医圣孙思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解梦,故事,老夫妇梦医圣孙思邈

    导读:五代之时,在眉州下方埙地区有一户三口之家,一对均已过中年的夫妻和一个独子。因是独子,所以一直是被夫妻两人视为掌上明珠,更是百般呵护。然而,在儿子20岁那年却迎来了一场怪病,此病毫无征兆地发生后,儿子的身体也一天天地消瘦了下去。夫妻二人寻寻名医,竟无所望,绝望之余,便买来了医圣孙思邈的《千金方》

  • 孙思邈简介 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思邈,唐代,医学家

    孙思邈(58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

  • 韦方质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编成《垂拱式》二十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韦方质,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方质,韦云

  • 韦方质人物生平简介,人物事件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韦方质

    韦方质,韦云起孙,扶阳郡公师实子,雍州万年人。则天初鸾台侍郎、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改修《垂拱格式》,方质多所损益,甚为时人所称。俄而武承嗣、武三思当朝用事,诸宰相咸倾附之。方质疾假,承嗣等诣宅问疾,方质据床不为之礼。左右云:“踞见权贵,恐招危祸。”方质曰:“吉凶命也。大丈夫岂能折节曲事近戚

  • 张彖,韦方质不趋炎附势之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彖,韦方质

    为官者,不仅要有才,同时要有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心为民两袖清风是德,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更是德。唐人韦方质和张彖便是为官者中不趋炎附势的典范,他们为污浊的官场吹进了一股清风。武则天当政时,武姓一族大受重用,武承嗣、武三思更是权倾朝野。朝中不少大臣忌于他们的官威,都纷纷巴结讨好武氏兄弟。对于这些

  • 袁恕己和袁绍是什么关系 如何评价袁恕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恕己

    袁恕己简介袁恕己是唐朝大臣,发动神龙政变的主要功臣之一,唐代历史上一个不可被遗忘的重要人物。那么袁恕己简介是怎样的呢?袁恕己是唐代永静军人,东汉末年大军阀袁绍的后代,因为诛伐奸人及统兵有功,在武则天时期就倍受重用。袁恕己画像唐长安四年,武则天皇帝病重,袁恕己联合当时宰相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发动了历史

  • 袁恕己与袁绍的关系?武三思为何陷害袁恕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袁恕己,袁绍,神龙政变,唐朝

    袁恕己是唐朝大臣,发动神龙政变的主要功臣之一,唐代历史上一个不可被遗忘的重要人物。那么袁恕己简介是怎样的呢?袁恕己是唐代永静军人,东汉末年大军阀袁绍的后代,因为诛伐奸人及统兵有功,在武则天时期就倍受重用。唐长安四年,武则天皇帝病重,袁恕己联合当时宰相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神龙政变,逼

  • 魏知古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及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知古

    魏知古为人正直,二十岁便考中进士,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参与编修国史,又兼任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元年(705年),魏知古担任吏部侍郎,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因母丧离职,后被起复为晋州刺史。疏谏时政景云元年(710年),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魏知古因曾任相王府属官,被拜为黄门侍郎,兼修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