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盖吴起义的背景是什么?盖吴起义有什么影响?

盖吴起义的背景是什么?盖吴起义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13 更新时间:2023/12/18 19:30:51

吴起义的背景是什么?盖吴起义有什么影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盖吴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代于北魏发生的一场民变事件,由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持续至翌年(446年)八月,领袖是卢水胡人盖吴。事件以北魏成功镇压告终。

背景

卢水胡本是一支聚居于河西张掖卢水一带的杂胡,昔日隶属于匈奴,后来除张掖外也发展出北地、杏城等聚居地,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卢水胡领袖沮渠蒙逊更建立起北凉政权。不过,随着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扩张,有部分卢水胡向北魏归降,而北凉亦终在太建五年(439年)遭北魏攻灭,北魏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南朝宋对峙。不过,诸胡于西北反抗北魏统治的起事亦时有发生,不过都很快被北魏平灭。

经过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当时北魏民间有“代魏者吴”的谣言流传,盖吴遂于杏城(今陕西省黄陵县侯庄乡故城村)聚众反魏,当地诸胡皆响应之下很快就聚集了十多万人,盖吴又遣使向南朝宋表达归附之意。十月,北魏长安镇副将拓跋纥领兵攻盖吴,但兵败身死,这更加为盖吴增加声势,很多民众都南渡渭河,逃到南山避乱。魏太武帝拓跋焘又征发高平敕勒部的骑兵开赴长安(今西安),并命令将军叔孙拔统领并、秦、雍三州兵马屯于渭水之北,共同抵御盖吴的叛军。十一月,盖吴派遣部落帅白广平进攻新平郡(治今陕西彬县),聚居在安定郡诸胡群起响应,更将汧城守将杀害。盖吴乘势进攻李闰堡,又分兵攻打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以东,但是为北魏将领章直的部队击败,三万多人在黄河中溺死。盖吴又西向长安发展,在渭北被驻渭北的叔孙拔部队击败,又有三万多人战死。当时居于河东郡的蜀人薛永宗早已因秦州刺史周观治理失当而聚众对抗北魏,知盖吴起兵后主动与盖吴通好,接受其官位和称号永宗更袭击闻喜(今山西闻喜),闻喜令因当地无武备而大感恐惧,但裴骏率领当地地主武装抵抗,永宗被逼撤走。周观此时亦出讨永宗,但为永宗所败。。

太武帝面对诸军屡败,遂再作部署,命薛拔纠合宗族百姓,列营于黄河沿岸,阻断盖吴和薛永宗两部通讯往来之路;又使殿中尚书拓跋处真与尚书慕容嵩率二万骑兵攻薛永宗,殿中尚书乙拔率领三万骑兵攻打盖吴,西平公寇提率领一万骑兵攻打白广平,自己更自平城西巡。声势浩大的盖吴则自称天台王,下设文武百官。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正月,太武帝兵临东雍州,两日后即进围薛永宗营垒。面对薛永宗出战,太武帝听从崔浩所言,出军将永宗击败,诸军于是乘机进击,永宗部众溃败,宗族们都在汾水溺死。太武帝后经汾阴核(今山西万荣县西南)西渡黄河,不过当时太武帝认为渭北没有粮草补给,所以打算经渭水南岸,缘著渭水西进长安。崔浩建议以轻骑兵速攻盖吴,预计一日内就可走六十里外盖吴的渭北阵地,击破后回长安补给亦只需一日,士马只需捱饿一日,却能一举击败盖吴。不过太武帝没有听从。太武帝到戏水(今陕西临潼县东)时,盖吴知太武帝亲征,于是退入北地山中,大军无法攻击,太武帝亦感后悔,不过太武帝仍在二月到达长安,接着到盩屋(今陕西周至县),诛杀檗耿青、孙温二垒中与盖吴联系者,接着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市)诛杀杀害当地守将的散关氐人。另一方面,讨伐盖吴的乙拔在杏城击败盖吴,盖吴被逼抛弃马匹逃走。太武帝亦于四月返回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五月,盖吴再在杏城起兵,自称秦地王,假署山民,声势又起。太武帝派了永昌王拓跋仁及高凉王拓跋那督北道诸军讨伐。八月,盖吴于杏城被拓跋仁等军击败,盖吴两个叔叔被俘,将被押送到平城,但长安镇大将陆俟拒绝,反以赦免二人妻儿利诱他们抓住盖吴,最终二人果真杀了盖吴。盖吴死后,白广平及路那罗等余众都被消灭,盖吴起义至此结束。

影响

太武帝在长安时,有报告长安寺中有弓箭和矛盾等兵器,在此以前信奉道教的崔浩已多次向太武帝非毁佛教,此时太武帝认大怒,认为是僧人和盖吴通谋。抄没一寺后更发现寺庙私藏酿酒器具以及上万件当地官员和富人寄放的物品,甚至有窟室供人行淫。在崔浩加以建言之下,太武帝即下令诛杀长安僧人,毁坏佛像,并以此为例领令全国实行,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中其中一次,对很多佛教建筑造成破坏,亦短暂影响佛教发展。

薛永宗被消灭后,与其同宗的薛安都知道盖吴无法抵抗魏军的进攻,于是自弘农转归南朝宋。宋文帝接到盖吴归附的意愿后虽下诏褒扬,并授予使持节、都督关陇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的职位以及北地郡公的封爵,又送了秦雍二州各郡及诸将官印共121枚让盖吴自行授官,却只下令梁雍二州军队到边界声援,没有其他实质支援。安都入宋后文帝虽应其所愿北还招集义兵,但其时魏军守戍的兵力太多,盖吴起义亦已被平定,无法有成果。

标签: 南北朝盖吴起义

更多文章

  • 盖吴起义为什么受到百姓拥护,最后却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盖吴起义

    445年在长安北边的一个地方。有十多万人组成的各个民族代表开始奋起反抗北魏的统治。直到拓跋道来,亲自征讨。才被非常血腥的给镇压了下去。这个起义的领导人叫做盖吴,当时他只有29岁。卢水胡是当时青海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东汉以及当时的三国时期。这个民族的分布,那都是非常的广泛的。在东晋末年,还有北魏的初年

  • 南北朝北魏的盖吴起义是怎么回事 盖吴起义的经过及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北魏,盖吴,盖吴起义

    盖吴(417——446年),北魏时期关陇人民大起义首领。他是卢水胡人(匈奴左沮渠部后代),生于北地郡(治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古义亭城)。魏太延五年(439)北凉灭亡。北魏王朝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混战局面。但是,拓跋氏统治者主宰中原之后,对北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掠夺和压迫。农民四处逃

  • 盖吴简介 北魏关中人民起义首领天台王盖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盖吴,南北朝,北魏起义军首领

    盖吴(418-446)北魏关中农民起义军首领。北地卢水胡人。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盖吴在杏城(今陕西省黄陵县)起义,建百官,自称天台王,响应之人达十余万。盖吴联络刘宋,宋文帝刘义隆封他为雍州刺史、北地郡公。白广平率军西攻汧城(今陕西省陇县),盖吴进攻李闰堡(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北)。军至临晋(今陕西

  • 关于张僧繇的故事传说有哪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僧繇,传说

    张僧繇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他的画作栩栩如生,超越前人,到达以假乱真的地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僧繇,南北朝时前梁吴地人。天监年间,官为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梁武帝修饰佛寺时,多次让张僧繇给这些佛寺绘画。当时,梁武帝的几位王子都封地

  • 张僧繇与画龙点睛的故事 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张僧繇

    《宣和画谱》卷《张僧繇调》:“僧繇画,释氏为多,盖武帝时崇尚释氏,故僧繇之画,往往从一时之好。”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这人估计没人认识,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其实人人都听过......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了很多寺庙,都让一位名叫张僧繇的画家去作画。有一年,梁武帝要他为金陵安乐寺的墙

  • “六朝三杰”与“画家四祖”共称 南北朝张僧繇生平及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六朝三杰,画家四祖,张僧繇

    张僧繇(yáo),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

  • 溧阳公主因为什么事情痛恨自己的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溧阳公主,南北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南北朝的溧阳公主,为何痛恨自己的驸马,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一国公主,都认为是尊贵无比的皇家少女,是让人无数人羡慕的高贵之人。但是历史上也有十分凄惨地的公主,和亲还不算最为凄惨的,有一些公主甚至为了国家被迫嫁给仇人,甚至是杀害自己父亲的仇人。而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

  • “宇宙大将军”侯景 死后惨遭群众分食 妻子溧阳公主都忍不住吃了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侯景,溧阳公主

    《琅琊榜》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而梁武帝的薄情寡义、胡乱猜疑,更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梁武帝去世由靖王继承了王位。但是,历史上真正的梁武帝结局却并非如此的完美,而是被活活的饿死,非常的凄惨。南

  • 历史中有记载的唯一一个吃过人肉的公主 烹食丈夫的溧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溧阳公主

    溧阳公主,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女,母范淑妃,丈夫为侯景(公元551年他篡位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史称"侯景之乱")。人肉是不能随便开吃的,吃开了嘴,就会觉得吃人肉跟吃别的肉没什么不同。以后即使见到大活人经过,也觉得馋馋的,脑子里就不再是人的想法,而是兽类的种种念头。谁能想到,像溧阳公

  • 宇文娥英受尽宠爱,是因为什么预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宇文娥英,南北朝

    杨丽华在宇文赟还是太子的时候,由宇文邕做主,嫁给了宇文赟。这场婚姻对双方是双赢,宇文邕为太子找到一个强力助手,而杨坚也因此成为皇亲国戚,地位更进一步。杨坚文治武功,不仅有能力,同时有野心有抱负。而宇文赟在宇文邕死后继位,却成为一位沉湎酒色的昏君。如此好的机会杨坚自然不会放过,所以最后窃取宇文家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