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崔浩

崔浩——北魏军事谋略家

崔浩

崔浩的资料

  姓 名:崔浩

  别 名:崔伯渊、崔桃简

  国 籍:北魏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

  逝世日期:450年

  职 业:政治家、谋略家

  官 职:司徒

    封 爵:东郡公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辅佐三代帝王,协助北魏统一北方

  代表作品:《国书》

崔浩的介绍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一说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曹魏司空崔林之后,北魏司空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

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崔浩作为军事谋略家,深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统一战争的谋主,崔浩参与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的军事决策,多谋善断,算无遗策,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崔浩才艺通博,除了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外,在天文、历法、法律、饮食、宗教等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崔浩的才干与权力,引起了执政的北方贵族及其他人的忌妒,相与谮毁,以修史宣杨"国恶"的罪名,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夷九族。

有关“崔浩”的历史故事

  • 南北朝崔浩简介-南北朝崔浩(政治家、谋略家)

    崔浩简介:政治家、谋略家小编今天讲一位南北朝历史人物:南北朝崔浩,历史上评为政治家、谋略家崔浩,南北朝历史崔浩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崔浩,别名:崔伯渊、崔桃简,国籍:北魏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一说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曹魏司空崔林之后,

  • 崔浩是什么出身?他对北魏做出了哪些贡献?-趣历史网

    崔浩对北魏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家世显赫崔浩出身清河崔氏,父崔宏是北魏高官,深受道武、明元二帝信任,母出身名门,是范阳卢氏女。崔浩少时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二,出仕为官崔浩二十岁担任直郎,后担任著作郎。道武帝因为崔浩善长书法,留他在身边侍

  • 北魏张良,名臣崔浩

    崔浩是北魏前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他长于计谋,精于决策,被称为“南北朝第一谋略家”、“北魏张良”。他相继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为官,位至司徒,为北魏迈入封建社会及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他也因功高自大,盛气凌人,最后得罪了

  • 第十一章 被传说的『潜伏』崔浩

    在北魏早期走向“汉化”的历程里,最着名的人物,就是历仕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北魏太武帝三朝的汉族士大夫崔浩,在北魏汉化关键过程里,他和拓跋鲜卑早期的帝王们一样,最终成为了一个悲壮的殉道者。关于他的身份,至今还有一种争论:潜伏!相当多的史家信誓旦旦地认为,这位学问渊博、身份高

  • 崔浩:北魏著名政治家,立下汗马功劳却惨死

    崔浩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崔浩出身于北魏清河大族,父祖累世官宦,为北方士族之冠。崔浩历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焘三朝,为国家之元老,拜司徒,参与军国重事,每政事筹划、军事征讨都参与谋议,料事多准确,为北魏能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自比于张子房。崔浩不

  • 崔浩:北魏杰出政治家,太武帝知道他的才能,为何还是将他罢黜?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

  • 历史上诡异的报应,堪为后世之炯诫,古良臣名将之死(李斯、张良、陈平、段熲、周鲂、贾诩、吕蒙、崔浩、长孙无忌、常遇春)

    自古良臣名将之死,每使人掩卷叹息。其实览其平生所作所为,其中别有隐情,或因果报应,或阴祸贻害,或余殃后裔。所谓报应之势,名所类至。语曰:“大舆多尘,君子有以慎其终矣。”1,李斯李斯是河南上蔡人,谏逐客,行郡县,辅佐秦始皇以成统一之业。位列三公,及赵高弄权,天下大势已去,乃欲谏

  • 浅谈崔浩之死与北魏胡汉民族矛盾

    [摘要]:浅谈崔浩之死与北魏胡汉民族矛盾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北魏太武帝“灭佛”与北周武帝“灭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次灭佛事件,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一、北魏与北周:南北朝时期,汉人占据长江以南,是为南朝,鲜卑人占据长江以北,是为北朝。北魏(386——534),道武帝拓跋珪于386年所建,是北朝的

  • 崔浩修《国书》事件

    [摘要]:崔浩修《国书》事件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崔浩修《国记》没有避讳一些北魏立国的忌讳,把不愿人知的事情都写上了,具体是哪些能看到吗?你怎么看?观点:①北魏立国不愿人晓的事情是鲜卑族及拓跋氏的早期历史(包括一些搬不上台面的勾当)。②崔浩被杀灭族,间接原因是“三武之祸”,直接原因是《国史》事件,

  • 北魏第一谋崔浩为什么能“料事如神”?

    [摘要]:北魏第一谋崔浩为什么能“料事如神”?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清河崔氏为什么被灭族?形势图公元(426年),经过两年的励志备战,北魏的势力大增。现在不是抵抗外敌的时候了,魏太武帝开始考虑统一北方的行动了。他向群臣征求意见:“赫连、柔...两军打。中国历史上的谋士,谁能称得上神机妙算,决胜千里

  • 有谁知道北魏的崔浩的生平?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其母卢氏为西晋末文学家卢谌的孙女,因此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崔浩本人及其弟崔恬之妻,皆为太原高门郭逸之女,故其族连姻皆为高门士族。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

  • 太武帝崔浩,魏武为什么让崔季珪代替自己

    如果要说北魏第一谋士,那一定是崔浩。他面容清秀,皮肤细腻白皙,手指细长细嫩,外表看起来像个“伪娘”。其实他胸口有几百万兵,手指头都没了。而这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惩罚九大家族。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看一看。字袁波,小名陶建,清河县(今山东武城县)东武城人。白的长子宣伯。在北魏道武、明远、太武帝时期为官,

  • 崔浩:号称南北朝第一谋士,最后结局如何?

    南北朝时期著名谋士是谁?第一谋士乃是北魏崔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崔浩(公元381年-公元450年),字伯猿,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历任著作郎、博士祭酒、太常卿、司徒等职。出身高门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清河崔氏,父亲为北魏司空崔宏,母亲为后赵文学家卢谌的孙女,与范阳卢氏结为

  • 被誉为北魏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为什么会在晚年受尽凌辱?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崔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北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其存在丰富了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泱泱文明。魏晋时期,北魏在拓跋焘的带领下统一北方,建立政权,推行汉文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

  • 北魏重臣崔浩对北魏有何贡献,他的结局如何

    北魏重臣崔浩对北魏有何贡献?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崔浩,北魏早期走向汉化过程中,最著名的一个人物,历经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南北朝第一军事谋略家,对北魏的发展壮大,甚至是说一统北方,都可以算是居功至伟。就是这般在朝堂上屡建奇功的重臣,最后同样死的屈

  • 自比张良的北魏谋士,崔浩有多厉害?

    崔浩是南北朝时期顶尖的智囊,也是北魏朝廷毫无争议的超级师爷。如果非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聪明脑袋排个榜,以崔浩的聪明,进入前十名绰绰有余。崔浩也非常自负,常自比张良。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事实也是如此,北魏拓跋氏一朝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内一统北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崔浩的

  • 北魏重臣崔浩是什么人?他是什么结局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北魏重臣崔浩的文章。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在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都受到重用的崔浩,被修史“暴扬国恶”的罪名处死。崔浩所在的家族——清河崔氏,满门抄斩,与之家族有姻亲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也都惨遭灭族。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

  • 崔浩是什么出身?他对北魏做出了哪些贡献?

    崔浩对北魏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家世显赫崔浩出身清河崔氏,父崔宏是北魏高官,深受道武、明元二帝信任,母出身名门,是范阳卢氏女。崔浩少时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二,出仕为官崔浩二十岁担任直郎,后担任著作郎。道武帝因为崔浩善长书法,留他在身

  • 北魏太武帝族诛崔浩逝世

    假如要论北魏的第一谋士,那一定是崔浩。他里容浑秀,皮肤精致黑皙,脚指纤少优柔,中貌瞧下来像个“真娘”,真际胸中躲有百万兵,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而那样一团体最初的了局倒是诛九族,那事实是怎样一回事?一同往瞧瞧吧。字伯渊,大名桃简,浑河郡东武乡(古山东武乡县)人。黑马公玄伯之少子。仕北魏讲武、明元、太武

  •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崔浩:不动产太多带不走

    一、中原不宁,故园不存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原作为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而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发达的政治、先进的农业、璀璨的文化……世家大族在此发家,盘踞,形成盘根错节的政治、经济局面——因而如若不是出现什么影响重大的意外,这些世家大族势必不会主动离开经营多年的北方。但世家大族虽往往拥有足以左右某些政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