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游记中泾河龙王泄露天机惨遭砍头,而袁守诚为何安然无恙

西游记中泾河龙王泄露天机惨遭砍头,而袁守诚为何安然无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6 更新时间:2023/12/23 6:45:19

在西游记中,泾河龙与算卦的袁守诚之间那个赌约算是非常出名了,一个相师能够把玉帝的旨意算的清清楚楚,最后一位司雨大龙神被砍了头,这结果可谓是惨上加惨,为什么泄露天机的袁守诚一点事都没有,反而是泾河龙王被砍头?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里面的秘密。

常言道,天机不可泄漏。但西游中有个特例,算命先生袁守诚不仅连玉帝的消息都敢传,还把处罚信息透露给当事人,严重违反了天庭保密原则,可最后他却平安无事,河龙王虽然违反了天条,但以前鲜有人因为行雨获罪,东海龙王数次降私雨为孙猴子办事尚且没有受到任何纪律处分,何况泾河龙王这次只是在执行上打了折扣。

袁守诚怎么知道泾河龙王就被判处死刑?透过西游记,我们可以了解到,天庭的内部纪律检查系统相当落后,不少公职人员在人间犯案很久了,天庭也并不知晓(比如奎木狼擅离职守十三年)。泾河龙王刚刚违规降完雨就来找袁守诚晦气,这会子上峰肯定还不知道他搞了小动作,就算有人举报,等调查取证走完程序作出判决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可是袁守诚此刻不但知道他被判处死刑,而且连行刑的武警是哪个都晓得了。这个好比一个城管执法过程中打伤一个小摊贩,小贩当场就对他说:你因为故意伤害罪与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多少年,将被关在某某监狱x号房,看管狱警是某某某。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故事,都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背后是否有人主使呢?

表面上看是袁守诚精通卜卦,能算出玉帝旨意,而泾河龙王愚蠢至极,自寻死路。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凡人怎么可能揣度到玉皇大帝的想法?这不但威胁到天庭在三界的统治,也不符合神魔小说一贯的世界观。实际上,是泾河龙王做了某些事情(由于原著没有交代,不好推测具体是什么事),得罪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动了杀心,但一直苦于没有正当的借口,直到龙王与袁守诚定下赌约。

对于降雨时辰和点数,泾河龙王是有独立的决定权的。只要不是出于特殊原因,他的顶头上司玉皇大帝不会干涉。要是每次降雨都是玉帝下旨的话,他是不可能那么信心满满地去跟袁守诚打赌的。其实袁守诚也只是个普通的相士,他可能懂得一点天气变化的规律。面对一个来砸场子的人,自然不能输了气势,所以也打肿脸充胖子,自信满满地接受了挑战,掐算出时辰和点数。

本来袁守诚是一定会输的,但他也不在乎,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个算命的是能在一个地方扎根工作一辈子的,摊子被砸了他依然可以换个地方混饭吃。然而这件事却给了玉皇大帝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他特意下旨,时辰和点数完全依照袁守诚的说法,目的就是要激龙王犯错。这场雨对于长安地区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不是玉帝别有用心,何必为这么点鸡蒜皮的事下圣旨呢?

玉帝就算准了泾河龙王争强好胜,必然会更改时辰和点数。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了,既然违背了玉帝旨意是会犯下死罪的,那么龙王怎么敢这么做呢?按常理说,没有人会为了赢一个赌约赔上自己的老命。这就说明其实天庭的监察是很松散的,小小地改动一下,是不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即使发现了也不怎么会追究。比如说崔判官擅自给李世民加了二十年阳寿就屁事没有。

就算他是算命功夫了得,为何又敢随便泄露天机?因此,算命先生的话不仅我们不相信,泾河龙王也是不相信的。但是,当他回到龙宫时,天空突然有玉旨到,内容居然和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但这时泾河龙王还不知道是个圈套,仍一意孤行,私自改了下雨时辰和雨量,最终导致触犯天条,被斩首示众。

相信泾河龙王至到死,都想不通这算命先生为何这么神,不仅算到下雨,而且他刚去掀人家摊子,人家就知道他肯定要在剐龙台上挨一刀。他为何这样神?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是泾河龙王的上司想要他死,才配合着袁守诚演了这出戏,要不然以袁守诚的本事,能够算得出玉帝的想法?

标签: 西游记袁守诚

更多文章

  • 《莺莺传》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莺莺传,张生,崔莺莺,红娘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荫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这首诗称作《春词》,出自唐朝大诗人元稹的《莺莺传》,是张生给崔莺莺写的。《莺莺传》其实是元稹年轻时的亲身经历,是元稹的自传,作品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本人。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崔莺莺聪明,但再聪明的女人在感情上还是一笔烂账

  • 西厢记中老夫人为何不肯把崔莺莺嫁给张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崔莺莺,张生,西厢记

    悔婚是因为信守前诺?老夫人在张生退敌之后,安排了一场筵席,大家都以为她要践诺,把崔莺莺嫁给张生。但就在这场筵席上,老夫人在张生和崔莺莺刚刚见面后,就发令了:“小姐近前,拜了哥哥!”大家吃了一惊。老夫人还让崔莺莺给“哥哥”张生把盏,崔莺莺满心的不情愿。而张生更是气极,以“小生量窄”为由拒绝了。而夫人不

  •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崔莺莺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生,崔莺莺,西厢记

    《西厢记》的故事是大家都熟知的,人们不仅记住了张生和莺莺这一对才子佳人,而且还记住了小丫头红娘,并从此把在别人恋爱婚姻中牵线搭桥的人叫做“红娘”。据说,近年开发旅游景点,普救寺内还专门立一标牌,上书“张生跳墙处”,完全把西厢故事当作真人真事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文人元稹的《莺莺传》,在《

  • 历史上唯一为权力毒杀亲父的公主:安乐公主李裹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公主,古代公主

    史上最不孝的公主——安乐公主李裹儿。看过历史长篇电视剧《大明宫词》,大多对武则天、太平公主这两个在权力斗争中的主角女人不能忘怀,然而,唐中宗李显被毒杀的细节往往被忽视,杀害他的凶手却是自己那骄奢淫逸的女儿安乐公主,更是鲜为人知。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也许是世上的最不幸。唐中宗李显,在他成长的时候,不

  • 安乐公主李裹儿简介 历史上的安乐公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公主,安乐公主

    导读:公元685年,中宗李显与妻子韦氏一起,被母亲派人押到房州流放。这年的3月,在去往房州的途中,韦氏在押送的车里痛苦地生下了一个女孩。穷途末路前任皇帝皇后,此时心酸地发现,他们连一张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李显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将身上穿的衣服脱了下来,将冻得有些发青的女儿裹在里面。这个小女婴,因此被他

  • 她被封为千金公主两嫁可汗 最后被杀竟因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千金公主

    公元580年,北周宗室一女和亲突厥,封千金公主。千金公主为武帝宇文邕的侄女,是赵王宇文招与汉人所生。身为皇族贵女,千金公主的少年生活可谓是十分惬意。公主出生于北周建国后的第八年,当时北周的汉化程度就已经十分高了,再加上有一个汉人母亲,所以千金公主自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在宗室之女

  • 千金公主宇文芳为了复国大业征战沙场血洒边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宇文芳,宇文招,周武帝

    这位为了复国的千金公主就是宇文芳。她是北周皇帝的侄女,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也是一个和亲的公主。可她与其它和亲公主不同,别的公主都是忠于国家。而她却是为了复国,推翻国家的领导者。宇文芳和亲后,先后成了突厥国王沙钵可沙及蓝都可汗的王后。宇文芳不仅貌美,也是一代才女,对诗词歌赋甚至政治、工艺、建筑都有相当深

  • 解密:为何和亲的千金公主因为一个屏风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王阖闾,专诸,王僚

    昭君和亲后六百年,另一位女子也奉命和亲,她的身份是公主,文学素养也高,在突厥十几年,先后侍奉沙钵略可汗与他的儿子都蓝可汗。其间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剧痛,她伤感,也曾挣扎,最后为了民族团结献出了头颅,只有头颅回到她思念又不敢回去的故土。在她的身后,没有青冢,也没有笳声的哀怨。这位传奇而不幸的女性,是北周

  • 为什么弘化公主没有文成公主那么有名呢 她明明是唐朝第一个和亲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文成公主

    今天要讲的就是弘化公主的生平简介,还有为什么弘化公主没有文成公主那么有名?说起文成公主,我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上面都说唐朝文成公主为唐朝和藏的和平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可以说因为文成公主一个人让两国的人民都牢记于心,千古流芳,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功绩,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唐朝只

  • 唐朝和亲公主弘化公主到底经历什么 为什么会葬于异地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弘化公主

    在甘肃武威城南的新华乡青嘴喇嘛湾,从清朝同治年间以来,这里的山岗上坐落着唐代吐谷浑慕容氏的墓葬群,大唐和亲公主弘化公主也葬在这里。8岁远嫁吐谷浑,76岁逝于宁夏,究竟经历了什么让这个大唐公主葬于异地?弘化公主的一生可以用四件大事来概括,这第一件就是奉旨和亲。吐谷浑,是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在今青海、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