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鱼朝恩专权 鱼朝恩郭子仪李辅国的关系

唐朝鱼朝恩专权 鱼朝恩郭子仪李辅国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8 更新时间:2024/1/22 5:35:21

鱼朝恩是唐朝一位擅权宦官,安史之乱的时候他随唐玄宗一起逃跑,因护驾有功深得玄宗信任。他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一名太监,后来逐渐由三宫检责使到掌管军政大权。他的出现为唐朝的宦官专权打下了基础,加强了宦官的实力。同时也反映了出唐朝中,晚期朝中出现的不同问题。

鱼朝恩像(网络图)

在文言文《鱼朝恩专权》里面可以看出鱼朝恩专权十分严重,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敢与他抗衡。朝中决定政事都要与他商议之后才敢做出决定,一旦没有经过他商议便大发雷霆。后来皇帝大臣都不喜欢他,但又不敢得罪他。鱼朝恩小儿子鱼令徽十五岁就在朝廷任职了,皇帝亲自赐于他绿衣。没过多久,鱼令徽则向父亲告状自己的等级较低被别人看不起。

鱼朝恩听了之后非常生气,随即上奏皇上,说小儿鱼令徽官职太低受人欺负,要求皇上赐于他金腰带和紫服。当时紫服是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才能穿戴,而鱼令徽职位远远不够。当时皇上还没有来得急准奏,鱼朝恩便命令相关人员拿来了紫衣,鱼令徽接过紫衣立即向皇上谢恩。皇上心里虽然很不痛快,但是表面上也不敢与他对抗,只能强言欢笑,称赞其小儿子非常合适。

鱼朝恩虽然身为朝廷官员,对于朝廷之事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蛮横专权,事无忌惮。他所决定的事情都是强加于人,其小儿子也是蛮横无理,最终被流放于岭南。鱼朝恩晚年由于人人见其不快,最终在皇帝与大臣的联合下被杀。

郭子仪鱼朝恩

郭子仪是唐朝一位名将,有勇有谋,英勇善战,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鱼朝恩则是唐朝的一位擅权宦官,曾已太监入宫深受唐肃宗的信任,后来任内务总管。当时郭子仪与鱼朝恩都是朝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两人中间也发生过很多事情。

郭子仪像(网络图)

郭子仪是一名武将,善于领兵打仗,所以他手中掌握了朝中兵力大权。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皇帝担心他有谋逆之心,鱼朝恩则毛遂自荐前往当监军。郭子仪对朝廷忠心耿耿,此消息传到军队之后,将士们都十分气愤。鱼朝恩压根就不懂得兵法,他仗着皇帝的宠爱在军队当中胡乱指挥。当时已经收复的失地又重新沦陷,士兵们要求郭子仪将鱼朝恩诛杀,郭子仪却没有那样做。后来皇帝也意识到国家不保,才把鱼朝恩调回京城,军队交回了郭子仪。

鱼朝恩回京之后,不但没有回改之意,他还认为是郭子仪在后面使坏。于是又向唐肃宗进谗言,将郭子仪的祖坟挖了。当时军队士兵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个个截然大怒,要求起兵回京。而郭子仪认为,如果现在回京,叛军肯定会卷土重来,还是要先安定国家叛乱为重。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郭子仪率领军队回朝,朝中大臣个个为之不平。

唐肃宗见郭子仪十分惭愧,祖坟之事已无法挽回,让郭子仪提条件尽量满足他。郭子仪则说,此次叛乱能够成功是皇帝的福气,是士兵英勇善战的功劳。至于祖坟之事,不能责怪任何人,自己在外面打仗不知挖了多少百姓的祖坟,是上天对自己的报应。当时文武百官听了之后都十分敬佩他,没想到郭子仪尽有如此的心胸。

鱼朝恩李辅国什么关系

鱼朝恩与李辅国,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例子,用武术门派为例,如咏春拳的发展历程,它的起源是悠远流长的,一味追溯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当年的少林寺,由少林寺的严咏春创始了该套拳法,时移世易,年代的不断变迁,将咏春拳发扬光大,将咏春拳带入鼎盛时期的却是叶问。

李辅国像(网络图)

李辅国就好比少林寺的严咏春,鱼朝恩就好比近代的大武术家叶问。

李辅国他从高力士的身上看到了宦官的权势,他想自己为何不能成为高力士第二,于是他一方面借助了高力士的提拨往上爬,一方面又联合了太子李亨抓住时机将唐明皇和高力士赶出政治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李辅国的辉煌时代自肃宗李亨的即位全面到来,直至唐代宗李豫才全面落幕。在这段长长的历史舞台中,李辅国全方位的拓展了官宦的权势,拉开了宦官管理朝政的黑暗历史,这段历史,忠臣屡屡被残害,大臣们人人自危,自求自保。

而鱼朝恩,他的时代却是在代宗李豫时才全面展开的,唐代宗李豫在处置李辅国后并未吸取经验教训,没有收回官宦的政治权利,这就给了鱼朝恩有力之机,官宦集团依旧凌驾于皇权至上,鱼朝恩时代的发展,最后甚至想要逼宫自己当皇帝,虽然最后依旧被代宗李豫下旨予以刺死,但作为百姓们,不得不感叹,晚唐的皇帝们真乃懦夫和傀儡的综合体。

标签: 鱼朝恩

更多文章

  • 揭秘:宰相宦官李辅国是怎么死的?与鱼朝恩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亨,李辅国,唐朝,唐玄宗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言归于正传,李辅国,出生于在唐玄宗时期,本是一名小宦官,阉党

  • 元载究竟是奸臣还是忠臣?元载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载,唐朝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宰相。天宝初,考中进士,后任新平尉。在历史上,元载专营私产,大兴土木,排除异己,最后被抄家而死。这么一个奸臣,他是怎么得到重用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他的身世了,元载的父亲名升,本来姓景,当然这个父亲还是继父,当时他的母亲带着元载改嫁给景升,景升后来帮唐

  • 为何说元载是唐朝第一贪官?元载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贪官,元载

    我们来看看元载嬗变的灰色人生轨迹,以及触目惊心的腐败“成就”。元载十四年执政期间,官场上流行着一条潜规则,想当官找元载。岭南军区司令徐浩想做京官,便用了无数的金银珍宝贿赂元载,元载来者不拒,很快这位徐司令走马上任。陈少游想保住自己官职,在官场上寻找靠山,每年进贡元载金银十万贯,于是这位在基层可着劲儿

  • 宜芳公主:和亲下嫁后6个月,就被夫君斩杀祭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宜芳公主,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宜芳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公主,古代女子几乎人人羡慕,因为她们出生在皇家,自幼便有享不尽的权势与富贵,而且也不必像皇子一样去争夺,公主长大后,她们也大都下嫁王公贵族,生活可以继续无忧无虑。但古代女子不知道的是,迫于无奈联姻的公主,不幸的也不在少数

  • 唐朝历史上比王昭君和亲更可怜的大唐宜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王昭君,和亲,公主

    一提到公主,往往都让人羡慕。高贵的身世,奢华的家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你知道吗,有些公主生活其实并不比平常人好,甚至连常人也不如。比如和亲的公主。或许你认为危言耸听,和亲的公主嫁给的是亲王,她们的日子仍然很富足,不过历史上有多少皇亲为了替爹娘还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甚至连命都丢了。都说和亲

  • 历史上对唐朝时期的陆象先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陆象先

    陆象先是唐朝时期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尚书左丞,而陆象先在早期的时候担任过扬州参军、中书侍郎等职位,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后来因为太平公主而成为宰相,在任期间他的表现一直非常好,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统治者的欣赏,去世之后还被追封为左丞相。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陆象先简介中有所记载,那么陆象先简介

  • 唐朝诗人王季友,揭秘其悲情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季友,唐朝

    唐朝诗人王季友,揭秘其悲情的一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是一个诗的王朝,而写诗的人,因时代、环境或性格使然,都有一番另类的人生。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在唐朝开元盛世末期的贫困诗人王季友的悲情人生。王季友本是官宦子弟,父亲曾任丹阳太守,所以门当户对,娶了河东郡名门望

  • 唐朝宰相陈叔达是什么身份?他的为官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叔达,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朝宰相陈叔达是什么身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六年十一月,李世民突然下旨,升遂州都督陈叔达为礼部尚书,陈叔达是陈朝宣帝的第十七子,后来投奔唐朝,被李渊任命为宰相(侍中)。李世民登基6年后,突然任命陈叔达为礼部尚书,礼部乃六部之首,陈叔达获

  • 陈叔达生平简介 陈叔达人物评价及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叔达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陈叔达是陈宣帝第十七子,容止出众,颇有才学,十余岁时便能即兴赋诗,援笔立成。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后主继位。陈叔达被封为义阳王,后历任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历仕隋唐开皇九年(589年),隋军灭陈。陈叔达随陈后主出降,被迁入长安,但却未得任用。大业年间,陈叔达被拜为内史舍人,后外

  • 张文瓘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名门清河张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文瓘,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文瓘(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