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德裕所作的《登崖州城作》,在舒缓宁静的语气中蕴含无限的忧郁

李德裕所作的《登崖州城作》,在舒缓宁静的语气中蕴含无限的忧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1/20 4:52:25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德裕所作的《登崖州城作》吧。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唐代〕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帝京,这是鸟儿也要飞上半年的路程。

连绵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百转千回层层围住这崖州郡城。

注释

⑴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区大林乡一带。

⑵独:独自。帝京:都城长安。

⑶犹:尚且,还。程:路程。

⑷似欲:好像想。住:止住,停住。

⑸百匝(zā)千遭:形容山重叠绵密。匝:环绕一周叫一匝。遭:四周。郡城,指崖州治所。

赏析

这首诗,同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篇幅短小的七言绝句,作者都是迁谪失意的人,写的同样是以山作为描写的背景。然而,它们所反映的诗人的心情却不同,表现手法及其意境、风格也是迥然各别的。

作为身系安危的重臣元老李德裕,即使处于炎海穷边之地,他那眷怀故国之情,仍然锲而不舍。他登临北睇,主要不是为了怀念乡土,而是出于政治的向往与感伤。“独上高楼望帝京”,诗一开头,这种心情便昭然若揭;因而全诗所抒之情,和柳诗之“望故乡”是有所区别的。“鸟飞犹是半年程”,极言去京遥远。这种艺术上的夸张,其中含有浓厚的抒情因素。这里,深深透露了依恋君国之情,和屈原在《哀郢》里说的“哀故都之日远”,同一用意。

再说,虽然同在迁谪之中,李德裕的处境和柳宗元也是不相同的。柳宗元之在柳州,毕竟还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只不过因为他曾经是王叔文的党羽,弃置边陲,不加重用而已。他思归不得,但北归的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否则他就不会乞援于“京华亲故”了。而李德裕之在崖州,则是白敏中、令狐绹等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采取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在残酷无情的派系斗争中,他是失败一方的首领。那时,他已落入政敌所布置的弥天罗网之中。历史的经验,现实的遭遇,使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然会贬死在这南荒之地,断无生还之理。沉重的阴影压在他的心头,于是在登临看山时,着眼点便在于山的重叠阻深。“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百匝千遭”的绕郡群山,正成为四面环伺、重重包围的敌对势力的象征。人到极端困难、极端危险的时刻,由于一切希望已经断绝,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不幸,思想上都有了准备,心情往往反而会平静下来。不诅咒这可恶的穷山僻岭,不说人被山所阻隔,却说“山欲留人”,正是“事到艰难意转平”的变态心理的反映。

诗中只说“望帝京”,只说这“望帝京”的“高楼”远在群山环绕的天涯海角,通篇到底,并没有抒写政治的愤慨,迁谪的哀愁,语气是优游不迫,舒缓而宁静的。然而正是在这优游不迫、舒缓宁静的语气之中,包孕着无限的忧郁与感伤。它的情调是深沉而悲凉的。

创作背景

李德裕是杰出的政治家,可惜宣宗李忱继位之后,白敏中、令狐绹当国,一反会昌时李德裕所推行的政令。李德裕成为与他们陷害的主要对象。他晚年连遭三次贬谪。大中三年(849年)正月,诗人抵达崖州。此诗他已年过六旬,但仍心系国事。此诗便是写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标签: 李德裕唐代

更多文章

  • 唐代张旭的代表作品 解析张旭书法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旭

    自晋代以后,唐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代建国以来,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空前强大,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更加广泛,使得书法艺术也更加受人欢迎,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张旭也正是从唐代开始出现,并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艺术名家。张旭像张旭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此时正是唐代空前繁荣的盛唐时期

  • 唐代草圣张旭的简介 张旭书法字帖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旭

    要谈到书法和草书艺术,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唐代的“草圣”张旭,此人在草书上的成就最高,其书作风格豪放,气势恢宏,独树一帜。张旭像张旭,字伯高,也有说字季明。张旭生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乃是江苏苏州汉族人,年轻时做过县尉,后来还升官做到了长史。张旭个性鲜明,为人豁达,爱好喝酒。每次喝醉酒之后便开始

  • 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 大唐“三绝”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张旭,书法,

    但凡是中国人,一提及大唐,少有不为唐时的繁荣、强大及其璀璨之文化而骄傲的。不同于宋时经济、文化发达却武力孱弱,唐朝却是文治、武功皆备。文宗皇帝之时,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将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御封为大唐“三绝”。此“三绝”者,虽各不相同,然究其本质,亦有相通之处,皆具有大唐文化

  • 唐朝藩镇将领李希烈简介:囚禁并杀害了名臣颜真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希烈,唐朝

    李希烈(约750年—786年),燕州辽西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族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李忠臣以为光禄卿。李忠臣残暴专横,部将驱逐,逃往长安。唐代宗以忻王李造为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唐德宗即位后

  • 颜真卿前往淮西劝降李希烈,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颜真卿,唐朝

    对于即将卷入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中央政府分为两种意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种意见认为,李希烈已不可救药,应该武力围剿他。另一种意见认为,淮西毕竟不同于河朔、淄青,应该可以用政治攻势解决它。基于中央的角度,如果有机会用政治攻势解决相关问题,肯定不会直接用军事手段的。现在

  • 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王维

    古诗《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年代:唐作者王维少年客淮泗。落魂居下邳。遨游向燕赵。结客过临淄。山东诸侯国。迎送纷交驰。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深明戴家礼。颇学毛公诗。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诗。圣主诏天下。贤人不得遗。公吏奉[纟熏]组。安车去茅茨。君王苍龙阙。九门十二逵。群公朝谒罢。冠剑下丹墀。野鹤终踉跄。

  • 兴唐传第56回:罗士信棍退新文理,王君可刀砍来护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兴唐传》,唐朝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五十六回 罗士信棍退新文理 王君可刀砍来护儿上回书说到瓦岗寨英雄们定计,要罗士信出阵与八马将新文埋较量。到

  • 张打油自认才能不够,另辟蹊径创建一新诗流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在很多个朝代都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追捧的对象,也成就了一批才子,如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他们都是因为诗歌写得好而闻名天下。然而,在中国历史也曾出现过一个比较奇怪的文学类型,它便是打油诗。打油诗的创造者名为张打油,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人。此人自知才能不够,天赋不佳,没有办法写出能够和大文

  • 奇葩皇帝:唐德宗开导宰相受贿却讨了没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德宗

    煌煌五千年历史,真可谓无奇不有。在唐代,竟然有一位皇帝循循善诱地告诫他的宰相:受点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没想到这位正直的宰相不仅不领情,而且义正词严地给他的顶头上司讲了一番反腐倡廉的大道理,换言之,给其上了一节廉政教育的课。结果,皇帝讨了个老大的没趣。网络配图这位皇帝,便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唐德宗李适。

  • 古代弄臣中的奇葩,如何评价裴延龄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延龄,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裴延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弄臣”这个称谓,起源于汉代,指供皇上逗闷子、取笑的人。我们知道,汉代的东方朔就是一个弄臣。而唐德宗时的裴延龄,则是中国古代弄臣中的一个孤品,价值连城。别的弄臣寓庄于谐,裴延龄则反其道而行之—寓谐于庄。也就是说,他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