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奇闻!揭才女宋若莘姐妹五人同嫁唐德宗内幕

千古奇闻!揭才女宋若莘姐妹五人同嫁唐德宗内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4/1/16 19:37:08

宋氏五姐妹一生备受唐德宗恩遇隆宠,在大唐后宫中算得上风光无限。她们的际遇在古代女子中可谓难得一见,奇闻一桩。

在中国历史上,如汉朝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南唐的大、小周后姐妹,同时嫁给同一皇帝的现象都是极为罕见的,更何况是五个亲姐妹同时嫁给一个皇帝,真可谓千古奇闻了。可这事就偏偏发生在大唐王朝,而且女主角偏偏又是《女论语》的作者,她是唐德宗贞元时期的一位才女,她和她的四个妹妹成了唐德宗后宫中最为靓丽醒目的五朵姐妹花。这位才女名叫宋若莘,她模仿孔子的《论语》,撰写了《女论语》十篇,内容都是妇女应崇尚的道德。并由妹妹宋若昭加以注解,条理十分清晰。《女论语》当时流行很广,很长时间都作为女学童的蒙教材。《女论语》同汉朝班昭的《女诫》一样,共为古代妇女书中的名作。宋若莘的四个妹妹分别是: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

唐中期,在卫河之滨的贝州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有一个深受儒学浸润的书香世家,一连诞生了五朵娇嫩可人的姐妹花。在饱读诗书的父亲宋廷棻的教育和熏陶下,宋氏五朵金花个个出落得美艳照人,且天资聪颖,能文善诗,才华横溢,一时名动天下。

因为宋若莘是大姐,又博学多识,才华出众,文学造诣尤深,后来就代替父亲教导几个妹妹。在妹妹面前,姐姐俨如严师。五姐妹皆能洁身自爱,举止大方,衣着朴素。在这五姐妹中,尤其是大姐宋若莘、二姐宋若昭不仅文章特别淡丽,而且性情贞素闲雅,不尚纷华之饰。五姐妹对父母表示,她们不想随便嫁人,而愿意以艺术学问为家庭扬名争光。父母亦不想将她们许配给寒乡凡裔。因此,五姐妹都不屑于修容饰巧、薰泽靓妆,而是要专心致志做学问。

宋氏五姐妹,因为文才出众,一时被传为佳话。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得知这一传闻,甚感惊奇。于是,他上表向唐德宗推荐宋氏五姐妹的才学,唐德宗立即召见宋氏五姐妹入宫,试以诗赋,兼问经史中大义。面对皇帝的召见和考察,五姐妹从容镇定,对答如流,唐德宗对此大为赞叹,更由于宋氏五姐妹个个美貌如花,唐德宗遂将宋氏五姐妹全部留在了宫中。

唐德宗能作诗,每与侍臣写诗唱和的时候,都带着宋若莘姐妹相从左右,随侍应对。之间的对答应和,无不称善,凡进御,无不得到赏赐。五朵金花,玉树临风,雪明花艳,光彩照人,在当时的唐朝宫廷之内真可谓是一大盛事。唐德宗虽留下了宋氏五姐妹在后宫服侍自己,但他敬重五姐妹的才学与人品,便不以嫔妃侍妾的名分对待她们,而称她们为“学士”或“先生”。并诏命大姐宋若莘掌管六宫文学,加封为“外尚书”。

女儿的成名让远在家乡的父亲也身受朝廷隆恩,唐德宗授予宋廷棻饶州司马,习艺馆内教,敕赐第一区,享受国家的俸禄。果然,宋氏五姐妹实现了当初向父母许下的诺言,不嫁凡夫嫁君王,凭籍自己的文采与美貌,光耀了家庭的门楣。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在位二十六年。唐德宗在位期间,对宋氏五姐妹的宠爱始终不减。唐宪宗即位后,一如其祖,对宋氏五姐妹仍然信任有加。唐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左右),大姐宋若莘去世,赠河内郡君。宋若莘自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以后,一直掌管宫中秘禁图籍,记注簿册。

宋若莘去世后,因为二姐宋若昭特别通达干练,即位后的唐穆宗便命其接管宋若莘的所有事务,并拜宋若昭为尚宫(内廷女官,二人,正五品)继领宋若莘之职。宋若昭历经宪、穆、敬三朝,三朝皇帝均称呼其为“先生”。六宫嫔媛、皇子诸王、公主驸马皆以师礼相见。并敕封其为“梁国夫人”。二姐宋若昭经历了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共五朝,于唐敬宗宝历初年(公元825年)去世,唐敬宗以隆重的礼节下葬。在此其间,三姐宋若伦、小妹宋若荀皆已早卒。

宋若昭死后,唐敬宗又令宋若宪代司其职。唐文宗即位后,因为其崇尚文学,而宋若宪善文辞,精论议,因此特别受到唐文宗的尊重。唐文宗大和中期(约831年),宋若宪因卷入党争,触怒了唐文宗,被幽禁于外第(女官在宫外的住宅)中,后又被赐死。事后,唐文宗醒悟,宋若宪是被奸人构陷的,这才追悔莫及。

宋氏五姐妹一生备受唐德宗恩遇隆宠,在大唐后宫中算得上风光无限。她们的际遇在古代女子中可谓难得一见,奇闻一桩。虽然皇帝没有把她们当作宫嫔侍妾对待,而是封为后宫的女官,但在皇帝拥有三千佳丽的后宫中,那些如花似玉经过皇帝精心挑选出来的后宫女官,说穿了,也就是皇帝随时可以召幸的有官衔宫职的妃嫔而已。“六宫宫职总新除,宫女安排入画图。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频见错相呼。”

这首五代时期后蜀花蕊夫人所作的诗,就是宫中女官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宋氏五姐妹在皇帝的后宫中,深受皇帝的尊重和宠爱,但在那个男权至上的古代社会里,这五朵雪明花艳、光彩照人的幸福姐妹花,演绎的仍然不过是皇帝后宫玩物的悲剧角色。

标签: 宋若莘唐德宗

更多文章

  • 歌妓王幼玉为何虽遇良人却未能相守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歌妓王幼玉

    王幼玉,又名王真姬,字仙才,京都汴梁人,后因战乱随家人避难来到湖南衡阳。她容貌艳丽、气韵高雅、熟读诗书、长诗善歌,父母双亡后,幼玉的生计失去着落,不得已做了一名歌妓。那么,关于这位命运多舛的名妓王幼玉简介是怎样的呢?王幼玉是唐德宗光启年间一位有名的歌妓,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三人的的姿色与歌舞,远

  • 揭秘命运多舛的歌妓王幼玉凄美爱情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歌妓王幼玉

    王幼玉,又名王真姬,字仙才,京都汴梁人,后因战乱随家人避难来到湖南衡阳。她容貌艳丽、气韵高雅、熟读诗书、长诗善歌,父母双亡后,幼玉的生计失去着落,不得已做了一名歌妓。那么,关于这位命运多舛的名妓王幼玉简介是怎样的呢?王幼玉是唐德宗光启年间一位有名的歌妓,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三人的的姿色与歌舞,远

  • 气韵高雅的歌妓王幼玉:自古红颜多薄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歌妓王幼玉

    王幼玉,又名王真姬,字仙才,京都汴梁人,后因战乱随家人避难来到湖南衡阳。她容貌艳丽、气韵高雅、熟读诗书、长诗善歌,父母双亡后,幼玉的生计失去着落,不得已做了一名歌妓。那么,关于这位命运多舛的名妓王幼玉简介是怎样的呢?王幼玉是唐德宗光启年间一位有名的歌妓,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三人的的姿色与歌舞,远

  • 唐朝才女姚月华:为爱痴守,永不蒙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才女

    烟波浩渺,天地苍茫。寂静的水面上,几只客船顺流缓缓前行。船橹倾斜在船头,船帆低垂轻摆,迷雾不曾散去,客船水中自游。一曲箫音传来,婉转悠扬,仿佛浪花轻跃水面,琤琤流淌。如梦如幻的箫音,惊起船头绘画的女子,不禁左右张望,寻找箫音的来处,怎奈

  • 皮日休与陆龟蒙这对好友经历过什么风波?为什么陆龟蒙为何坚持科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皮日休,陆龟蒙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皮日休和陆龟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皮日休,竞陵人,生于今天的湖北天门,是我国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嗜酒好诗,自称“醉吟先生”。而同时期的陆龟蒙,也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农学家。前者是恃才傲物的怪才,后者是屡考碰壁的隐士,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二人却

  • 唐朝一代文学大师,揭秘陆龟蒙的生平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龟蒙,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陆龟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唐代著名道学家、文学家、农学家,苏州人。曾做过湖州、苏州刺史的幕僚,后来隐居在松江甫里(今属江苏苏州甪[lù]直镇)。陆龟蒙喜欢藏书,诗作多为以景物为主,和文学大师皮日休是好友,时人称为“皮陆”。古

  • 陆龟蒙唐朝文学家生平简介,历史地位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龟蒙,唐朝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

  • 聂夷中最经典的一首诗【伤田家】,影响力极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聂夷中

    我们都曾在语文课本中读过《捕蛇者说》,作者柳宗元通过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洋洋洒洒470字,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黑暗社会,笔锋犀利,是散文中的杰作。晚唐诗人聂夷中也曾写下一首反映百姓疾苦的诗作,名为《伤田家》,仅仅8句,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评论其“言简意足,可匹柳文(指柳宗元《捕蛇者说》)”。伤田家

  • 杜荀鹤是什么人?唐朝诗人杜荀鹤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杜荀鹤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

  • 唐代杜荀鹤诗歌作品【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小松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③凌云④始道⑤高。作品注释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