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才女姚月华:为爱痴守,永不蒙尘

唐朝才女姚月华:为爱痴守,永不蒙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3/12/29 7:22:55

烟波浩渺,天地苍茫。寂静的水面上,几只客船顺流缓缓前行。船橹倾斜在船头,船帆低垂轻摆,迷雾不曾散去,客船水中自游。

一曲箫音传来,婉转悠扬,仿佛浪花轻跃水面,琤琤流淌。如梦如幻的箫音,惊起船头绘画的女子,不禁左右张望,寻找箫音的来处,怎奈雾蒙蒙,哪里望得到。女子轻轻叹息,继续潜心作画。

一袭绿萝裙,坐在船头绘画的女子名叫姚月华,出身于商旅之家,自小便随父母往来于扬子江上,其父靠贩卖丝绸维持生计。自小走南闯北,浪迹于江面上,姚月华比同龄女子多了一份成熟。彼时,姚月华已是二八佳人,待嫁的年华,只因长年江上飘泊,以至于误终身。其父母也有些急躁,只想着靠岸之后,有个落脚之处,为女儿寻个婆家。

姚月华资质聪明,虽然没有入私塾,读《四书》《五经》,也没有如寻人家女儿学做女红,但她却样样精通。每天往来江面,接触各色人等,姚月华冰雪聪明,看到什么记在心里,学起来更是得心应手。而绘画的才艺,则是从船上请来画雕梁的老画匠里学来的。聪慧的姚月华,成为扬子江上少有的才女。

江上迷雾渐渐散去,而姚月华的《烟波云影弄轻舟》也已完成。她缓缓放下画笔,蹙眉轻叹望远方,船工开始摇橹,翻起浪花朵朵。一只客船轻盈驶过,船头站立一位紫衣少年,身形挺拔,姿态儒雅。腰间斜插一支竹箫。姚月华恍然,此前雾里吹箫竟是此人,不禁又多瞧了几眼,两船擦过瞬间,那少年也不禁朝船上观望。

两人相望不觉惊呆,那少年姿容儒雅,仪态风流,眉眼含笑,气质绝佳。姚月华脸红心跳,却也不肯收回目光。少年也是惊讶,船头女子容颜俏丽,体态娇柔,蛾眉轻蹙,别有风情。

流水无情,客船无意,两船匆匆别过,甚至来不及打声招呼。姚月华暗暗叹息,却也不好强出头惹人嘲笑。那边厢,少年几乎顿足,转到船尾继续观望。

扬子江岸边,客船停靠码头补充给养。姚月华怏怏不乐走向岸边,抬头望见少年,含笑站在岸边。

少年上前施礼,姚月华落落大方,交谈中方得知,少年名叫达,此番雇船前行,是为进京赶考。杨达气质儒雅,对姚月华的画作赞不绝口,姚月华也赞其箫曲悠扬。冥冥之中,两人皆有相见恨晚之意。姚家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也许女儿终身有靠,所以对姚月华与杨达畅谈,并不加以制止。

短暂的岸边停留,让两人有机会互吐心曲。为赶考期,杨达本应继续前行,可是江上匆匆相见,仿佛缘定三生,再也不肯前行,于是上岸等待。姚月华得知原委,不觉羞红脸。

一个是闺中待嫁,一个是情意绵绵,金风玉露且相逢,便是人间好时节。江阔水澹澹,波上烟渺渺,情意两相知,唯愿无尽头。此后数日,两位船家也想撮合他们,日则左右同行,夜则同宿一处,而姚月华与杨达,一路诗词唱和,借景抒情,互吐爱意。

两岸青山相送迎,彩云飞处海鸥鸣。天气晴朗时,姚月华端坐船头,悄悄地杨达赶做衣衫等行头。江水清澈,微风轻拂,客船惊起的海鸟双双飞向远处。

“江中愿作比翼鸟,岸上愿为连理枝。”杨达站在船头,痴痴望着飞针走线的姚月华,化用白居易诗句,表达自己心声。姚月华温柔望过来,眉眼含情,手中针线却不停。

虽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没有明媒正娶,姚月华也不肯让杨达轻视自己,所以,彼此同心却不曾同船,每日里出船相问好,行船途中吟诗联赋,杨达感念姚月华是冰清玉洁女子,也不曾强求,只待科考之后,便来江边迎娶。

江水无尽头,人生旅途却终须靠岸。杨达弃船上岸,准备入京赶考,姚月华强忍伤悲含笑相送。“金刀剪紫绒,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凫,飞来入闺里。”姚月华送上亲手缝制的衣物给杨达,杨达轻轻接过,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数日里相处,感念姚月华一片痴情,杨达对天明誓,江水为竭,此情不渝。

姚月华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君知我心,我知君意,在此守候,决不更弦。杨达承诺无论是否高中,都会前来迎娶。两人惺惺惜别。

此后,姚月华依然与父母往来扬子江上,只是,从前客船快慢并不在意,彼时却是焦急渴盼,盼望船儿快快靠岸,抬头就能看到她的杨达,眉眼含笑等在那里。

晨昏日落间,江水奔流不息。江面落叶飘零,秋已去冬将至,而杨达依然毫无消息。姚月华本想弃船上岸,独自去寻找她的杨达,父母执意不肯,他们怎肯放心女儿独行?走又走不成,寻也无法寻,只能苦苦盼归。

姚月华独坐船头,抚琴不成曲,泼墨难成画,任海风吹乱发髻,亦也浑然不知。是否高中状元而乐不思蜀?是否行程受阻而正在途中?是否身体有恙而致迟归?还是移情别恋将已忘却?姚月华每日里胡思乱想,转眼间冬去春来,姚月华盼来盼去,依然不见影踪,不觉怨气满胸。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与君形影分吴越,玉枕经年对离别。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一首怨诗脱口而出,只是诗无从寄,怨无处泄,而岁月却倏忽而过。夜夜无眠,聆听波涌,忆及初次相遇,彼此心意相通,虽相处不长,然相知已久,情到浓时,岁月怎堪扰?

怨归怨,恨归恨,姚月华依然痴痴等待,虽然父母劝她放弃,另择人家出嫁,她却坚决不肯,执意为爱相守。

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四季更迭间,岁月无情,曾经粉嫩如花的娇颜,已经堆满细细的皱纹,青丝高绾的发髻间,已经生出几缕白发,一半是相思如酒入愁肠,一半是怨愤如针刺心头。姚月华每日坐在船头,眼里无泪,面无表情,只是对着奔流不息的江水,喃喃自语着,“幸逢兮君子,许结兮殷勤。指天兮结誓,愿为兮一身。”

相思难了,红尘依旧。纵然相思入骨寸肠断,又有谁知呢?姚月华毕竟不同于寻常儿女,有着坚强刚毅的禀性,她自船中取出落满尘埃的琵琶,轻轻弹唱自己写的《怨情诗》:“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寒暑兮心结,夙夜兮眉蹙......愿君兮见察,妾死兮瞋。”

琵琶声声诉衷肠,字字泣血怨离殇。眉锁相思终不悔,漫漫沧桑待君归。每到码头停靠,姚月华必抱琵琶吟唱,不以弃妇示人,却让世人皆知,她曾真正地爱过,彼时依然为爱坚守。从鼎盛到没落,唐朝历经二百多年,许多人事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为爱痴守的才女姚月华,却如一颗瑰丽的珍珠熠熠生辉,永不蒙尘。

标签: 唐朝才女

更多文章

  • 皮日休与陆龟蒙这对好友经历过什么风波?为什么陆龟蒙为何坚持科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皮日休,陆龟蒙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皮日休和陆龟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皮日休,竞陵人,生于今天的湖北天门,是我国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嗜酒好诗,自称“醉吟先生”。而同时期的陆龟蒙,也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农学家。前者是恃才傲物的怪才,后者是屡考碰壁的隐士,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二人却

  • 唐朝一代文学大师,揭秘陆龟蒙的生平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龟蒙,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陆龟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唐代著名道学家、文学家、农学家,苏州人。曾做过湖州、苏州刺史的幕僚,后来隐居在松江甫里(今属江苏苏州甪[lù]直镇)。陆龟蒙喜欢藏书,诗作多为以景物为主,和文学大师皮日休是好友,时人称为“皮陆”。古

  • 陆龟蒙唐朝文学家生平简介,历史地位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龟蒙,唐朝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

  • 聂夷中最经典的一首诗【伤田家】,影响力极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聂夷中

    我们都曾在语文课本中读过《捕蛇者说》,作者柳宗元通过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洋洋洒洒470字,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黑暗社会,笔锋犀利,是散文中的杰作。晚唐诗人聂夷中也曾写下一首反映百姓疾苦的诗作,名为《伤田家》,仅仅8句,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评论其“言简意足,可匹柳文(指柳宗元《捕蛇者说》)”。伤田家

  • 杜荀鹤是什么人?唐朝诗人杜荀鹤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杜荀鹤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

  • 唐代杜荀鹤诗歌作品【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小松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③凌云④始道⑤高。作品注释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

  • 晚唐三大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生处唐末五代之际,时遇朝政黑暗,又逢兵戈战乱,历经曲折坎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著有《唐风集》,留存诗篇三百多首。杜荀鹤在晚唐诗坛享有盛名,被赞为“诗家之雄杰”,与皮日休和聂夷中一起,被誉为晚唐三大现实主义诗

  • 姚合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生平简介,世称姚武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姚合

    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交游甚广,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马戴

  • 【闲居】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闲居】

    《闲居》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种清闲、清静的闲居生活,表现了闲居的禅趣,表明一位闲士对古禅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反映了诗人无心功名、达观平和的心境。全诗语言朴实清润,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姚合的诗风。闲居不自识疏鄙⑴,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⑵,满宅

  • 唐代:姚合【庄居野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庄居野行

    庄居野行唐代:姚合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译文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