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孝静帝元善见简介 魏孝静帝元善见怎么死的

魏孝静帝元善见简介 魏孝静帝元善见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83 更新时间:2024/1/14 22:21:01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即东魏孝静帝,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至550年在位。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经高欢和百官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史称东魏,元善见时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权倾朝野,令元善见如坐针毡。

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北齐天保元年(549年),继任父兄之职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强迫元善见禅位于己,改国号为北齐,东魏灭亡。禅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仅二十八岁,谥号孝静皇帝。元善见仪表瑰丽,沉雅明静,一向从容有大志,世人叹有北魏孝文帝之风。元善见素有文武之才,善于骑射,射无不中。又喜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在朝中颇得好评。

元善见生平简介

清河世子

孝静帝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世子,母亲为清河王妃胡氏(灵太后的堂侄女)。永熙三年(534年),元善见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同年八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北魏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时年十一岁。同年十月十七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这样以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两部分。

傀儡皇帝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十一岁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的。再者,其父元亶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元善见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世故。

为了拉近与高欢一族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年),孝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起初固然推辞,孝静帝元善见坚持己见,直到兴和元年(539年)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此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恭谦,孝静帝也成长得有胆有谋,文武双全。

屈从高澄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其长子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东魏朝政。在高澄看来,东魏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为了控制孝静帝,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并随时汇报。此后,孝静帝处处受高澄掣肘。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趁“侯景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被迫封高澄为相国,封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此后高澄的篡逆之心更加膨胀,对孝静帝的欺辱也变得肆无忌惮。孝静帝曾经在邺东狩猎,乘快马追赶猎物,监卫都督从后面大喊:“皇上千万不要从马上掉下来,大将军在看着呢!”

高澄曾经一次在孝静帝身边饮酒,举起大觞对着孝静帝说:“臣高澄劝陛下喝酒。”孝静帝非常气愤,说:“自古以来没有不亡国的,朕此生也没有什么办法!”高澄生气地说:“朕,朕,狗脚朕!”派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然后拂袖而出。

但是,孝静帝绝不是懦夫。尽管他身为傀儡皇帝,但秉持着宁肯亡国,也不接受小人摆布的决心和勇气。此时此境,孝静帝咏颂谢灵运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侍讲大臣荀济听出了孝静帝的心声,于是与元瑾、刘思逸等人密谋讨伐高澄,以解皇帝之危。由于朝中尽是高澄的耳目,他们便选择了“地道战术”,即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计划与孝静帝逃出皇宫后,组织天下兵马,与高澄决一死战。可是,当地道挖到城门附近时,守门军官听到地下有响声,便上报了高澄,荀济等人被抓。之后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孝静帝。“我们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这一定是你身边的侍卫和嫔妃怂恿你这么干的!”高澄说罢,便示意左右捕杀胡夫人和李嫔。孝静帝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你,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是嫔妃!想弑君叛逆,看你的时间!”高澄被孝静帝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忙磕头,大哭有罪,并连夜摆酒谢罪。

孝静帝的话虽然很经典,却无法阻挡高澄的篡位步伐。三天后,高澄把孝静帝囚禁在含章堂,烹杀荀济等人于市。然而,在准备杀死孝静帝时,武定七年(549年)九月,高澄被厨师兰京刺死。得知高澄被杀,孝静帝高兴的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然而,高澄弟高洋立马出来继承了高澄的权势。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更难对付。

禅位高洋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被迫禅位于高洋。

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年号,文书可以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孝静帝没事可干,整日和妻子饮酒、赋诗,聊以解愁,日子倒也安定。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都是高洋为赢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一年后,北齐政权的根基已经相当牢固,孝静帝自然也就变成了毫无必要的累赘。

元善见怎么死的

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初十日(552年1月21日),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齐追谥曰孝静皇帝。

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

标签: 元善见皇帝南北朝

更多文章

  • 魏孝静帝元善见简介 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皇帝,

    元善见,鲜卑族,孝文帝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也。元善见文武双全,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权倾朝野,令孝静帝如坐针

  • 红拂女的简介 红拂女与李靖的故事 红拂夜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红拂女,李靖

    红拂女一生经历:悲苦被卖给杨素做歌妓红拂女姓张,原本是江南人氏,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歌妓,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杨素是北朝和隋朝政坛上的一个通天人物,更是一个兴风作浪的高手。早年曾协助北周武帝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

  • 虬髯客简介 虬髯客与红拂女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虬髯客,红拂女,李世民

    虬髯客,读作:qiú rán kè,关于虬髯客,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遇到了红拂女,然后见到了李世民,随着李世民戎马天下的故事。那么,虬髯客,究竟是怎样与红拂女相遇的呢?他他又为什么被叫做虬髯客呢?虬髯客个人基本资料简介姓名:张仲坚、张烈绰号:虬髯客性别:男身高:198公分民族:汉族朝代:隋末唐初国籍:

  • 大唐名将李靖与红拂女之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唐,李靖,红拂女,故事

    红拂女姓张,在南北朝的战乱中,流落长安,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为歌妓。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三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他通兵法谋略,心怀大志,隋朝建国后,他决定前往长安,以求报国之路。在长安,他先投到杨素门下,杨素开始非常怠慢,后与李靖谈论一番,觉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毕竟年老体弱,不再有

  • 山东王薄孟让起义:隋末一系列农民起义的发起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孟让,王薄,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山东、河北一带士族门阀势力比较强大,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占有大量隐户,流亡农民很多。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通运河,调发了大量的山东民工。而山东地区的封建官吏和士族地主,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河南等地发生大水灾,淹没30余郡;第二年,山东又发生大旱灾,加上流行

  • 为什么说马屁大王裴矩是最会见风使舵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裴矩,杨广,李世民

    话说杨广的豪华车队出塞北,一路之上都是看热闹的胡人。他们以为遇到了神仙下凡,远在十里以外,就闻风朝皇帝车队方向跪拜,军队附近更没有敢骑马的人,那些突厥贵族们前往迎接时,都跪在大帐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随行的大臣们差不多个个帮杨广出主意,如去哪儿玩,哪里有什么珍宝等等。其中,一个叫裴矩

  • 隋末之佞臣,唐初之贤臣:谜一般的裴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炀帝,唐太宗,裴矩

    有的时候,同为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君王的手中,往往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昏君手下,他是一个佞臣,而在明君手下,他则是一个良臣。隋末唐初,就有这么一个奇特的人物,他既有文才,又有干才;他曾用优美的文字撰写了《西域图记》,把当时西域四十四国的山川地貌、风俗民情,记载得十分详尽,十分

  • 史万岁简介 隋朝时期名将太平县公史万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万岁,隋朝,隋朝名将

    史万岁(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隋初,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为戍卒。隋

  • 兴唐传第42回:劫牢狱群雄反山东,烧官衙伏兵惊唐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兴唐传》,唐朝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四十二回 劫牢狱群雄反山东 烧官衙伏兵惊唐璧上回书正说到徐茂功要派筷子令了。他掌起一根筷子来,说:“齐彪、

  • 解密史万岁、贺若弼:隋朝盖世名将缘何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万岁,贺若弼,隋朝,

    782年唐德宗下诏追封历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然而立国仅仅38年的隋朝却有四人入选,除了之前介绍的那位“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的韩擒虎,以及集名将与奸臣于一身的杨素外,还有两人名列其中。由于隋朝立国时间短暂,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影响,这些人的名字、事迹已变得十分模糊。而且不同于之前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