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弥留之际下遗诏:为褚遂良等人“平反”!

武则天弥留之际下遗诏:为褚遂良等人“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90 更新时间:2024/1/26 21:49:15

武则天毕竟不是一个小女人,当过皇帝之后,阅遍群臣,她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最终,她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才有了为褚遂良平反的遗诏。

武则天遗诏为褚遂良等人“平反”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这相当于给当初因反对自己而遭受迫害的褚遂良等人平反,要知道,当初褚遂良是武则天最为愤恨的人,为什么此时还惦念着他,甚至要为他平反呢?

褚遂良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学识渊博,性格耿介,尤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病重的唐太宗把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他们说:“当年汉武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我以后的事,全都托付给你们了。”又转头对太子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

褚遂良成为托孤之臣,是因为他是李治最强有力的维护者。当年,太子李承乾因罪被废黜,朝臣多认为九子晋王李治仁厚,应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太宗更喜欢四子李泰。有一天,他对近臣说:“昨天青雀(李泰的小名)投入我的怀抱说,‘我到今天才得以成为陛下最亲近的儿子,此为我再生之日。我只有一个儿子,百年之后,一定为陛下杀了他,把王位传给晋王’。父子的伦理,原应当是天性,我见他这样,非常垂怜他。”大家听了,面面相觑,都没说什么,唯独褚遂良走上前说:“哪有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执掌政权为天下的君王,而能杀死自己的儿子,传王位给晋王的道理呢?”太宗幡然醒悟,当天立李治为皇太子。

李治即位后,对褚遂良非常感激,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第二年又升为河南郡公。永徽四年(653年),褚遂良被拜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然而高宗李治做梦也想不到,因为立皇后的问题,褚遂良成了他最大的绊脚石。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受到昭仪武则天的蛊惑,想要废黜王皇后,册立武氏。有一天,他传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和于志宁入内殿开御前会议。这些人事前得到消息,商议如何劝谏,但谁也不想放这头一炮,褚遂良主动请缨说:“我奉先帝遗诏辅佐陛下,如果不尽愚忠,无脸去见先帝。”

高宗陈述黜后的理由说:“罪莫大于绝嗣,皇后久未生育,而武昭仪生有皇子,朕准备立武昭仪为皇后,众位卿家意下如何?”没等别人开口,褚遂良第一个站出来说:“皇后系出名门,也是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崩殂之际,曾拉着微臣的手说:朕现在将佳儿和佳妇托付给卿。当时陛下也在场,想必听得很清楚。臣没听说皇后犯了什么过错,岂可轻言废立之事!臣绝不会为了曲意奉承陛下而违背先帝的遗命。”

任凭高宗如何解释,褚遂良就是不同意,当天的会议不欢而散。第二天,高宗再次召集开会,褚遂良直言不讳说:“陛下一定要改立皇后也可以,但请选择贵族姓氏。武昭仪曾经伺奉过先帝,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又怎么能瞒得过呢?倘若立她为皇后,天下人将会做何感想呢?”

这句话说到了高宗的痛处,他羞愧得没有说话。褚遂良却越说越激动:“愚臣触犯了圣上的尊严,罪该万死,只愿不辜负先朝的厚恩,哪里还顾性命。”说完把帽子摘了下来,还把上朝时执的手板放到台阶上,说:“还陛下这个手板,我要告老还乡!”高宗大怒,命令侍卫把他架出去,一直躲在幕后偷听的武则天气得不得了,大喊道:“何不扑杀此獠(怎么不杀了这个老南蛮)!”

最终,高宗不顾褚遂良等人的反对,强行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因为违背圣意,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显庆二年(657年),又贬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都督。武则天还不解气,不久又将他贬为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四年(659年),禇遂良在流放中孤独地死去,时年62岁。

武则天毕竟不是一个小女人,当过皇帝之后,阅遍群臣,她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最终,她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才有了为褚遂良平反的遗诏。

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讨所有人的喜欢,但只要你不背道义,坚守原则,即便是敌人,也会一边对你咬牙切齿,一边却为你起立鼓掌。时至今日,褚遂良被我们所记忆,不仅因为他精妙的书法,更因为他做人的筋骨。武则天则以她的和解,让我们见证了一份博大。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隋末名将薛世雄生平事迹简介 薛世雄年少有志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薛世雄

    薛世雄(555年―617年),字世英,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泾州刺史、舞阴郡公薛回之子,隋朝将领。人物生平薛世雄,字世英,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朝将领。薛世雄自幼性情凶狠好斗,成年后他随北周武帝讨伐北齐,以军功授任帅都督。隋文帝时期,薛世雄多次建立战功,官至仪同三司、右亲卫军骑将。

  • 隋末名将薛世雄:被称为天才也没能挽救隋朝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薛世雄

    前面写过一篇《且说张须陀》,现在又来写《再说薛世雄》,这两篇可以看作姐妹篇。和张须陀一样,薛世雄虽然在演义小说、民间传说中的知名度不高,但在隋唐之际的实际历史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的生死,直接关系到大隋王朝的存亡。所以,研究薛世雄其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天才名将还是先要介绍一下薛世雄是甚等

  • 窦建德大败薛世雄:彻底打垮了隋军最后一支主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末,窦建德,薛世雄,

    自大业十三年(即义宁元年)二月称魏公以后,李密便开始对东都方面大举用兵。要说这李密也真够坏的,四月十三日,他亲率两万精兵,一举端掉了洛阳的大粮仓——回洛仓。回洛仓的丢失,意味着洛阳城中的几十万军民很快就要喝上新鲜的西北风了。面对这样的威胁,根本就无需越王杨侗动员,东都军民同仇敌忾,使出吃奶的劲儿与瓦

  • 隋朝李静训介绍 李静训墓中为何刻有开者即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静训

    隋朝李静训李静训,字小孩,是隋朝开国功臣李崇的孙女,她是隋朝周皇太后的外孙女,自幼养在周皇太后的身边,在宫庭之中长大,很深太后的溺爱。于大业四年殁于宫中,时年九岁。李静训陪葬品她的家世十分的显赫,世代在朝中为官,屡建军功,是当朝的中流砥柱。他的曾祖父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李贤;祖父李崇也是一代名将,李贤

  • 隋初 “四贵”之一的虞庆则是怎么死的 虞庆则是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虞庆则(?—597年),北周、隋朝名臣,京兆栎阳人。其家族先祖本姓鱼,仕奉匈奴铁弗部赫连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虞庆则起家北周任中外府行参军,在北周历任仪同、开府大将军,并州总管府长史,石州总管,政令严整。入隋后,开皇二年(582年)抗击突厥沙钵略可汗入侵。开皇四年(584年)出使突厥,分裂东西突厥

  • 一代功臣虞庆则为什么会遭人陷害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代功臣虞庆则

    虞庆则是北周、隋朝的大官。其家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虞庆则本姓鱼,在南北朝年间,因为他的父亲,虞庆则举家迁入内地。那么,关于虞庆则简介是怎样的呢?在东汉末年时,在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之下,汉室朝廷开始衰败,全国局面一片混乱,而边缘之地的少数民族开始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就是在这一独特的历史

  • 并州总管杨谅造反事件:隋朝第一起宗室谋反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谅,隋末,谋反,

    杨广当了皇帝,踩着他父亲的尸体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年杨坚是诛杀北周皇室成员,篡夺帝位成功的。如今他的儿子杨广刺杀了他,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命乎?运乎?天道乎?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唯一不同的是当年杨坚当了皇帝后“躬节俭,平徭役,仓廪实”,为广大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而我们的杨广先生

  • 因子得贵的房彦谦,唐朝良相房玄龄之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房玄龄,房彦谦

    房彦谦出生于公元547年,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四个王朝的更替换代。房氏原籍清河。到房彦谦七世祖房湛时期,因为做过燕国的太尉椽,随着南燕国迁都青州,也把家人带到了齐地。今济南市历城区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属于齐郡。从此以后,房彦谦一直就把历城当作了自己的故乡。从十六国到房彦谦时,200多年间,

  • 隋朝第一清官房彦谦简介:贞观名相房玄龄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房玄龄,房彦谦,贞观,

    房彦谦出生于公元547年,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四个王朝的更替换代。房氏原籍清河。到房彦谦七世祖房湛时期,因为做过燕国的太尉椽,随着南燕国迁都青州,也把家人带到了齐地。今济南市历城区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属于齐郡。从此以后,房彦谦一直就把历城当作了自己的故乡。从十六国到房彦谦时,200多年间,

  • 房玄龄的父亲是谁?唐代徐州都督房彦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房玄龄,房彦谦,唐朝人物

    导读:房彦谦出生于公元547年,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四个王朝的更替换代。房氏原籍清河。到房彦谦七世祖房湛时期,因为做过燕国的太尉椽,随着南燕国迁都青州,也把家人带到了齐地。今济南市历城区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属于齐郡。从此以后,房彦谦一直就把历城当作了自己的故乡。从十六国到房彦谦时,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