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周一代名将于仲文为何最终忧愤而卒?

北周一代名将于仲文为何最终忧愤而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00 更新时间:2023/12/22 23:22:36

于仲文,字次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545年,卒于613年,在这68年,于仲文的生平事迹都有哪些呢?

他出身公卿之家,父亲于寔曾担任北周大左辅、燕国公;祖父于谨是北魏、西魏、北周的著名将领。于仲文小时候就聪明好学,诲人不倦。他父亲感到很惊奇,说:“这孩子肯定会振兴我们于家。”在他九岁的时候,曾跟随父亲拜访宇文泰。宇文泰问他:“听说你爱读书,书上有些什么?”于仲文回答说:“帮助父亲,侍奉君王,只有忠孝而已。”宇文泰听后非常赞赏他。

杨坚担任北周丞相开始专政,尉迟迥害怕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于是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尉迟迥还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尉迟迥十分痛恨于仲文没有听从自己的命令,于是派宇文威攻打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斩首五百多级。后来,尉迟迥又派其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两路俱进,又进攻于仲文。这场战役,只有于仲文一人逃脱,他的三子一女都被尉迟迥杀害。

北周尉迟迥的部将檀让,曾随主叛乱,攻取黄河以南。后来,在洛阳梁郡与于仲文对持,全军出动中计败退城武。后来,檀让依附于席毗罗,席毗罗兵败后被杀。于仲文活捉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

于仲文功勋卓著,为隋朝鞠躬尽瘁。大业八年,在追杀乙支文德时,隋军兵败,诸将都把罪过推给于仲文。杨广大怒,把于仲文关入大牢。于仲文忧愤发病,病很重了才出狱。大业九年,一代名将忧愤而卒,时年六十八岁。

于仲文,字次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出身公卿之家,父亲于寔曾担任北周大左辅、燕国公;祖父于谨是北魏、西魏、北周的著名将领。他官至右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那么,人们对于仲文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于仲文在幼年时就聪明好学,小时候上学时,就沉迷于书中而不知疲倦。在九岁那年,于仲文拜见宇文泰,由于他的思想敏锐,学识丰富,被宇文泰赞赏。他长大后更是气度超凡,胸怀大志,他先当赵王的部下不久迁任安固太守。一次,任、杜两家都丢了牛,后来找到一头牛,两家都说是自己的,州郡无法决断。益州长史韩伯俊说:“安固于太守年少时就很聪明,可让他决断这事。”于仲文说:“这事很容易解决。”于是让两家各赶牛群来,放出那头牛,那头牛就奔向任家的牛群中。他又偷偷让人轻轻地伤了那头牛,任家人叹惜不已,而杜家人却没事一般。于仲文于是诃责姓杜的,姓杜的认罪而去。后来,于仲文不畏强权有惩治了始州刺史屈突尚。蜀中人因此传语说:“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暴有次武。”

他骁勇善战,斩杀席毗罗,活捉檀让。大业八年,东征高句丽,于仲文大破高句丽军,活捉乙支文德,但是在刘士龙劝阻下,放了乙支文德。事后,于仲文非常后悔,以精兵追杀乙支文德。到了萨水,宇文述以士兵饥饿为由而退回,所以隋军失败。诸将都把罪过推给于仲文。贤臣名将于仲文最终忧愤而卒。后来,乙支文德评价于仲文——“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

更多文章

  • 隋朝贤臣名将于仲文为何最终会忧愤而卒?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贤臣名将于仲文

    于仲文简介上提到于仲文是隋朝著名将领,生于公元545年,是鲜卑人,祖籍在河南洛阳。于仲文字次武,是北周台式于谨的孙子,其父亲是上柱国于寔。于仲文从小就非常聪明,非常喜爱读书。于仲文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去见宇文泰,宇文泰对于仲文也是赞赏有加。后来于仲文便跟随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长大后的

  • 于仲文简介 隋朝时期名将东郡太守于仲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于仲文,隋朝,隋朝名将

    于仲文(545—613年),字次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名将。鲜卑人。他出身公卿之家,祖父于谨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父亲于寔为北周大左辅、燕国公。于仲文“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隋书·于仲文列传》),其父于寔见后,惊异地说:“此儿必兴吾宗矣”。长大后,于仲文“倜傥有

  • 褚遂良如何反对唐太宗的高利贷业务“捉钱令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太宗,褚遂良,

    唐太宗如何做高利贷业务?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害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吓得他的老爸唐高祖李渊退居二线让出了皇位,躲进大安宫当了太上皇。为了得到实缺官职,“捉钱令史”们借贷情趣盎然,争先恐后。唐太宗的高利贷业务,也就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当代人们对于褚遂良的熟识

  • 武则天弥留之际下遗诏:为褚遂良等人“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毕竟不是一个小女人,当过皇帝之后,阅遍群臣,她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最终,她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才有了为褚遂良平反的遗诏。武则天遗诏为褚遂良等人“平反”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

  • 隋末名将薛世雄生平事迹简介 薛世雄年少有志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薛世雄

    薛世雄(555年―617年),字世英,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泾州刺史、舞阴郡公薛回之子,隋朝将领。人物生平薛世雄,字世英,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朝将领。薛世雄自幼性情凶狠好斗,成年后他随北周武帝讨伐北齐,以军功授任帅都督。隋文帝时期,薛世雄多次建立战功,官至仪同三司、右亲卫军骑将。

  • 隋末名将薛世雄:被称为天才也没能挽救隋朝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薛世雄

    前面写过一篇《且说张须陀》,现在又来写《再说薛世雄》,这两篇可以看作姐妹篇。和张须陀一样,薛世雄虽然在演义小说、民间传说中的知名度不高,但在隋唐之际的实际历史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的生死,直接关系到大隋王朝的存亡。所以,研究薛世雄其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天才名将还是先要介绍一下薛世雄是甚等

  • 窦建德大败薛世雄:彻底打垮了隋军最后一支主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末,窦建德,薛世雄,

    自大业十三年(即义宁元年)二月称魏公以后,李密便开始对东都方面大举用兵。要说这李密也真够坏的,四月十三日,他亲率两万精兵,一举端掉了洛阳的大粮仓——回洛仓。回洛仓的丢失,意味着洛阳城中的几十万军民很快就要喝上新鲜的西北风了。面对这样的威胁,根本就无需越王杨侗动员,东都军民同仇敌忾,使出吃奶的劲儿与瓦

  • 隋朝李静训介绍 李静训墓中为何刻有开者即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静训

    隋朝李静训李静训,字小孩,是隋朝开国功臣李崇的孙女,她是隋朝周皇太后的外孙女,自幼养在周皇太后的身边,在宫庭之中长大,很深太后的溺爱。于大业四年殁于宫中,时年九岁。李静训陪葬品她的家世十分的显赫,世代在朝中为官,屡建军功,是当朝的中流砥柱。他的曾祖父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李贤;祖父李崇也是一代名将,李贤

  • 隋初 “四贵”之一的虞庆则是怎么死的 虞庆则是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虞庆则(?—597年),北周、隋朝名臣,京兆栎阳人。其家族先祖本姓鱼,仕奉匈奴铁弗部赫连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虞庆则起家北周任中外府行参军,在北周历任仪同、开府大将军,并州总管府长史,石州总管,政令严整。入隋后,开皇二年(582年)抗击突厥沙钵略可汗入侵。开皇四年(584年)出使突厥,分裂东西突厥

  • 一代功臣虞庆则为什么会遭人陷害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代功臣虞庆则

    虞庆则是北周、隋朝的大官。其家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虞庆则本姓鱼,在南北朝年间,因为他的父亲,虞庆则举家迁入内地。那么,关于虞庆则简介是怎样的呢?在东汉末年时,在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之下,汉室朝廷开始衰败,全国局面一片混乱,而边缘之地的少数民族开始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就是在这一独特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