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骁将萧摩诃的传奇人生:隋文帝赞其"壮士"

一代骁将萧摩诃的传奇人生:隋文帝赞其"壮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60 更新时间:2023/12/27 2:54:14

南朝陈兰陵人萧摩诃果敢坚毅,勇气可嘉。他爷爷萧靓,父亲萧谅都在梁朝做官,他从小随父亲在始兴郡官府生活,父亲病故后,由他姐夫蔡路养收养,随着年龄的增大,勇敢善战的风格逐渐显现。

梁末侯景之乱,陈霸先率兵去增援京都健康,蔡路养发兵去阻止,萧摩诃当时只有13岁,但武艺超群,单枪匹马出战,军中没有人敢阻挡。蔡路养战败后,萧摩诃归附了陈将侯安都,且经常随之征战,侯安都待他很好。北齐任约、徐嗣徽率大军进攻陈时,陈武帝派侯安都率军在钟山和北郊坛抗击齐军。在作战中侯安都坠马被齐军围困,萧摩诃单人独骑,大声呼号着直冲齐军,齐军敌不过他的勇猛,慌忙退却,终于将侯安都救出重围。由于战功卓著他被任命为巴山太守。573年陈军北伐中原,萧摩诃跟随都督吴明彻渡过长江向秦郡进攻。此时,北齐派大将尉破胡等将领率10万大军增援,前队有“苍头”、“犀角”、“大力”等名号,身高八尺开外,锋芒锐利;又有西域少数民族将领善于使用弓箭,能达到弦无虚发的程度,陈军很害怕。准备交战的时候,吴明彻对他说:“如果能将胡人致于死地,他们的军队就失去了锐气;您有关公、张飞的勇名,可以像关公斩颜良那样大显身手。”萧摩诃说:“愿意先认识一下他。”吴明彻就派人打听那西域将领的特征,得认后萧摩诃直冲齐军阵地,当那个西域将领正要挽弓发箭时,他从很远地方投掷标枪之类的兵器,正好击中前额那人倒地而死。北齐军“大力”队中10余人出战,都被萧摩诃斩杀,齐军失败而逃走。因为这次军功,摩诃被封为廉平县侯,又转任太仆卿等职。以后他又跟随吴明彻进攻宿预,打败齐将王康德,以军功升任晋熙太守。

公元577年,吴明彻进军吕梁地区和齐军大战,摩诃带领7骑首先冲入齐军阵地,夺取齐军大旗,北齐军溃散,此次战役后他被任命为谯州刺史。周武帝灭齐后,派将领宇文忻争夺吕梁地区,宇文忻拥有精骑兵数千,而萧摩诃只带领12名骑兵冲进周军阵营,纵横奋击杀死多人,周大将王轨来增援时,集结军队长围连锁在吕梁河下游来断陈军后退之路。萧摩诃对吴明彻说:“听说王轨开始封锁吕梁河下游,并在两头修筑城堡,现在城堡还没有修好,您若同意出兵,周军一定不敢和我们交战;如果等城堡修好后,我们就要当俘虏了。”吴明彻没有同意他的意见,他大惊失色非常意外地退了出去。大约经过十天左右的时间,陈军水路被周军切断,周军排兵布阵基本就绪。萧摩诃又请示吴明彻赶快突围,他带领80名精骑兵,夜间率先冲出重围,天亮时陈大军都退到淮南,宣帝任命他为右卫将军。

当隋总将贺若弼镇守扬州时,陈后主叔宝派萧摩诃前去抵御,并授给徐州刺史一职;公元589年后主诏萧摩诃还朝,贺若弼乘虚渡过长江,攻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萧摩诃请求率兵征战,后主不同意,等到贺若弼进攻到钟山时,他又要求出兵后主还是不同意,直到隋军兵临城下,陈后主才命令萧摩诃决一死战,结果失去战机陈军大败,死伤5000余人,陈后主被捉,萧摩诃身负重伤被隋军捕获,贺若弼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泰然自若,后被以隆重礼节释放。隋文帝杨坚听说了萧摩诃的为人后说:“真是壮士啊!”

入隋朝后,他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不久跟随汉王杨谅守并州。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汉王杨谅起兵反杨广,因事情败露,受牵连和杨谅一起被杀,时年73岁。

标签: 南北朝萧摩诃陈叔宝

更多文章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大眼,北魏名将,名将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

  •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大眼,北魏名将,名将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

  • 杨大眼简介 北朝北魏名将征南大将军杨大眼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大眼,南北朝,北魏名将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生卒不详。其祖父杨难当,为氐豪,先称蕃于南朝宋,封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因与宋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不和,遂投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南秦王。杨大眼出生在一个豪强家族。但是,因为庶出,杨大眼在这样的家庭里却并没有尊贵地位。北魏太和中

  • 解密:《三十六计》的作者或许是檀道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是我国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很多人把《三十六计》的作者想当然的认为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甚至这只是个美丽的幻想,其实《三十六计》另有其人。《孙子兵法》中提出了一条特别重要的智谋原则,即“兵者,诡道也”。其《计篇

  • 南国长城檀道济:将军何苦搀和帝王家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檀道济,刘义隆,徐羡之

    南朝刘宋王朝第一个皇帝武帝刘裕死了以后,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废掉少帝刘义符,迎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即皇帝位,史称刘宋文帝。在这件事情上,徐羡之等人“黜昏立明”本没有错,但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当中,这帮人不仅杀掉了少帝刘义符,而且还杀掉了没有一点过错的庐陵王刘义真,仅仅因为刘义真是老二,这个天然的排

  • 檀道济简介 南朝时期宋将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檀道济,南北朝,宋朝将领

    檀道济,南朝宋将领。汉族,高平金乡人。祖籍高平金乡,出生于京口。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军

  • 南朝第一将韦睿:从鄂西北走出去的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朝,名将,韦睿

    韦睿是南北朝时期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原籍京兆杜陵 (现陕西西安东南一带),曾祖时迁至现在的十堰、襄樊一带居住。韦睿生于乱世,50多岁时慧眼识英雄,以上庸(今竹山、竹溪一带)太守的身份追随梁武帝萧衍南征北战,平定江左,成为梁朝的开国功臣。他虽体质文弱,却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他虽屡建奇功,却从不居功自傲;

  • 韦睿简介 南朝梁武帝时名将辅国将军韦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睿,南北朝,南朝将军

    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名将。汉族,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今属湖北)。其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在宋、齐时并没有突出表现。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韦睿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指挥果断,谋略过人。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

  • 曹景宗的故事 南北朝名将曹景宗的轶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景宗,名将,南北朝名将,南北朝

    曹景宗(457—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骑射,好猎,少以胆勇闻。后废帝元徽中,任冠军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齐初,任雍州刺史萧铿中兵参军,领冯翊太守。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随太尉陈显达攻魏,以奇兵二千破魏师四万。

  • 曹景宗的性格是怎样的 曹景宗是怎样的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景宗,名将,南北朝名将,南北朝

    曹景宗(457—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骑射,好猎,少以胆勇闻。后废帝元徽中,任冠军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齐初,任雍州刺史萧铿中兵参军,领冯翊太守。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随太尉陈显达攻魏,以奇兵二千破魏师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