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议潮的功绩怎么样?晚唐第一战神,为中国收复四千里国土

张议潮的功绩怎么样?晚唐第一战神,为中国收复四千里国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01 更新时间:2023/12/27 0:50:56

唐朝战神张议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此后一直没有再恢复到巅峰时刻。因安禄山的叛乱,大唐只能被迫将边防一带的重兵调运到中原地区,结果导致边境的军防空虚,以至于吐蕃趁机侵占河西走廊等地区。到了公元790年时,唐朝彻底的失去安西北庭,之后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不过到了公元850年,张议潮率领的归义军却凯旋归来,他在战场上四处征战,将不少地方成功收复,长安的百姓们也纷纷欢迎。

在公元199年张议潮出生在沙州,这里已经沦陷,被吐蕃人控制,张议潮家族本是豪门世家,但吐蕃人的到来却让家族迎来了盛大危机,他们实行的是奴隶制度,不管的豪门还是底层人都会受到吐蕃的胁迫,被视为贱民。那些汉人见到吐蕃人就得弯腰,不然的话会被残忍的杀害。

唐人的打扮也受到了约束,必须效仿吐蕃人才行,大家都希望大唐皇帝能够救助子民,但却没有王师到来。幼小的张议潮就受到了创伤,他发誓要将野蛮的吐蕃人赶走,从小他就学习兵法,对武艺进行操练,就连家财也被拿来充当军费,秘密操练归义军,还联络其他的汉族豪门,希望早日推翻吐蕃人的统治。

在公元848年,吐蕃闹出了内乱,而大唐刚好处于中兴时刻,国力也随之恢复,张议潮在这一时刻朝着吐蕃军队发起了进攻,因唐人十分的勇猛果敢,将这些吐蕃人赶出城里。之后吐蕃大军赶来,但张议潮多次指挥打败敌人,让其彻底放弃沙州。之后他派出了使者和大唐联系,希望能够联合出兵攻打吐蕃。

不过派出的使者多半都被杀死,只有悟真侥幸存活,2年后才到达唐朝,这其中的直线距离达到了2200公里,其中多数都是沙漠,很难想象悟真历经了多少苦难。当然张议潮也在积极的扩充兵力,并积极的发展农耕经济,希望能够将河西收复。

在公元851年,张议潮率领大军对吐蕃的河西地区发起了攻击,城里的汉人听闻后立马响应,纷纷反抗吐蕃的统治,就这样被吐蕃侵占百年的河西十一州被收复,之后唐朝正式接管了这片地方,唐宣宗也大为高兴,宣布举国同庆。而当时的张议潮也成为河西的最高长官,不过当时的唐朝内部争权严重,派系林立,并不能给河西太多的经费支持。

当时的河西一片废墟,昔日的繁华景象被吐蕃人掠夺式的洗劫。此时还需要预防回鹘人的侵略,即便如此张议潮还是进行了重点改革,对经济和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发展,学习并继承唐朝的制度。他还取消了部落制度,让内乱就此告别,当然他也坚持民族平等的政策,让每个民族都能发展各自的习俗和文化。

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河西也迎来了快速的恢复,实力也在空前强大。面对吐谷浑的大军侵犯,归义军丝毫不在意,进行了千里追杀,将这些人全部俘虏,使得大唐的荣耀再次闪烁到西域。

公元866年,张议潮率领几万军马西征,对那些吐蕃人进行了歼灭,将轮台、西州等地区全部收回,之后还进攻了吐蕃人的腹地,将主帅活捉,而残余的势力也被唐军杀死,再加上内部的分裂,吐蕃势力被瓦解。此时张议潮已经收复了四千里的国土,创造了晚唐最后的荣耀时刻,其功绩可以和岳飞媲美,但却很少有人知晓,不得不说让人嘘唏,大家怎么看?

标签: 张议潮唐朝

更多文章

  • 张议潮是谁?一个被人遗忘的晚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议潮,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一个被人遗忘的将军张议潮,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起张议潮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翻开历史的资料,在晚唐时期张议潮可是非常勇猛的一位将领,自己率领不多的人马一举收复了晚唐的河西地区(甘肃、新疆)等地区,关于张议潮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一直都有争论

  • 张议潮把归义军传给了谁?张议潮为什么不传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张议潮

    张议潮把归义军传给了谁?张议潮为什么不传给自己的儿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张议潮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哦,话说当时安史之乱之后,故事还在发生,这其中归义军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席位,话费了很大的力气打版图归还了大唐,但是之后就衰败了,但是张议潮最后把这个归义军传给了侄子张淮深,但

  • 唐朝民族英雄张议潮,抗击吐蕃开拓疆土4000余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议潮,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议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01甘肃省的地形很独特,狭长如同一个哑铃。从东到西延绵上千公里,沿着祁连山经过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嘉峪关、敦煌(沙州)直抵“西出无故人”的阳关和玉门关,这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往西可以控制西域,往东可以扼

  • 裴寂是谁?裴寂与李渊有何关系?裴寂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裴寂,李渊,唐朝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裴寂此人,大家应该有所印象,当时,李世民打算晋阳起义,也就是打算举兵反隋,却又不敢对自己的父亲李渊直说。但是李渊有一个较好的好友,就是裴寂,一起下下棋、喝喝茶,两人的感情很深厚。于是,李世民,便盯上了裴寂,稍使计策,便使裴寂对

  • 裴寂与月饼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裴寂为何会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裴寂,李渊,唐朝

    裴寂生于公元573年,是唐朝的宰相,深得唐高祖李渊的信任。裴寂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更是唐高祖李渊的左膀右臂。他尽力辅佐李渊,亲眼见证了唐朝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所以说,裴寂是有从龙之功的。裴寂的幼年可以说是过的十分的悲惨,在他刚出生不久后,他的父亲便去世了,由兄长抚养长大的。裴寂一直很聪慧,在他十四岁那

  • 裴寂简介 唐初大臣李渊太原起兵策划者裴寂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裴寂,唐朝,唐朝大臣

    裴寂,字玄真,唐初大臣。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运城县西北)人。隋末任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宫副监。与李渊交谊深厚,为李渊太原起兵策划者之一。并以晋阳宫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枚支援出兵。后李渊进兵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他又支持李渊称帝,唐建国后,他任尚书仆射,最为李渊所宠信。62

  • 开唐功臣刘文静之死: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

    刘文静和后来诬陷他的裴寂一样都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裴寂是杨广设在太原的晋阳宫的副监,而后来的唐高祖李渊就是他的直属上司。刘文静是晋阳县的县令,豪爽洒脱,与心机颇深的裴寂是好朋友,二人经常在一起饮酒谈人生和理想。后来,二人与李渊一起造反,进入长安,在唐朝建立后,两人以开国功勋的身份被李渊优待。不过,二人

  • 刘文静简介 李渊太原起兵元功谋臣刘文静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文静,唐朝,唐朝宰相

    刘文静(568-619)唐初大臣。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字肇仁。世居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隋末,任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令,与晋阳宫监裴寂结交。李渊时为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留守。他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出兵反隋,并奉渊命出使突厥。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亦随军南下,俘隋大将屈突通。唐立,任

  • 历史揭秘:一代猛将薛万彻却不懂行夫妻之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万彻,李建成,李世民

    在隋末唐初,猛将、名将人才辈出,薛万彻就是其中的一位。说起薛万彻,还真是了不起的一员猛将,在玄武门事变中,薛万彻誓死保卫太子李建成,一直到后来李建成兵败身亡。虽然薛万彻在这次事变中扮演者“谋权串位”的角色,但是李世民因为赏识其军事才能,赦免了他的罪,不仅册封他为将军,还把自己年轻漂亮的妹妹丹阳公主嫁

  • 容易被忽视的贞观重臣薛万彻:唐太宗眼中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万彻,重臣,唐太宗,

    评书演义中出现了许多的武将世家,如隋唐系列中的秦(琼)门世家、罗(成)门世家、程(咬金)门世家、薛(仁贵)门世家等;两宋系列中的杨(继业)门世家、呼延(赞)世家、高(怀德)门世家、曹(彬)门世家、岳(飞)门世家等。这些所谓的世家,除了个别人物,其他嫡系子孙都是评书演义臆猜生造出来的。普通老百姓较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