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真正策划者尉迟恭:力劝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真正策划者尉迟恭:力劝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4/1/15 13:01:26

评书《隋唐演义》是单田芳先生的名作,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一部演义小说,《隋唐演义》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三十六友侠肝义胆,十三条好汉武艺高强,瓦岗寨众将替天行道,对武功的细致描写和单田芳先生的倾力表演,使隋唐英雄们深入人心。近来,此类电视剧越来越多,前有《隋唐英雄传》,中有《隋唐英雄》,后有《隋唐演义》(据说有单田芳先生投资),一时再度掀起隋唐热。那么,这些英雄真有其人吗?他们真实的经历是怎样的呢?

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同秦末、汉末一样,时势造英雄,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家各为其主,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统一天下。

程咬金——记载不多的规矩武将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程咬金留名千古。程咬金是《隋唐演义》里最有特色的人物,武功平平,凭三板斧子打天下,脸皮厚,歪点子多,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堪称福将。

也许有些观众会认为,程咬金这样一个人物是小说家虚构的。但还真不是,而且他就叫程咬金,不过这个名字显然太俗,后更名为程知节。《旧唐书》有他的本传,载:“程知节,本名咬金”。他的兵器也不是大斧,“少骁勇,善用马槊”。

程咬金的经历倒是与演义有些相像,但他可没当过什么“混世魔王”。他先投靠李密,李密手下有八千勇士,分为四队,程咬金领一队。先是打败了王世充,待李密失败后又投靠了王世充。但他看出王世充并非人主,于是与秦琼一起投奔大唐。此后为大唐南征北讨,东挡西杀,以功封宿国公(演义中是鲁国公)。后被李渊猜忌,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也参与其中。李世民登基后,不断升迁。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去世,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可见,正史中的程咬金没那么“二”,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武将,记载也不多,总体上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也许小说家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正好在《旧唐书》里他与秦琼、尉迟恭同传,因此就选他了,把普通的武将程知节塑造成个性鲜明的程咬金了。

李世民

秦叔宝——武功比演义中描写得还高

秦琼秦叔宝,《隋唐演义》的重要人物,十三条好汉第十三位(第十三位是由两个人组成的,上半截秦琼,下半截尉迟恭),跨下黄骠马,手使一对熟铜双锏。秦叔宝之所以能成为重要人物,不单看武功,更要看人品。

秦琼是《隋唐演义》中人品最好的(没有之一),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黑白两道都有朋友,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宋江。

《旧唐书》载,隋文帝时,秦琼在隋朝大将来护儿(演义中四猛之一)手下。秦琼丧母,来护儿遣使吊唁。士卒问来护儿为什么其他人的丧事不吊唁,独吊唁秦琼?来护儿说:“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后来正如来护儿所言。

隋末农民大起义,秦琼跟随隋将张须陀。张须陀一万人被十万敌军包围,秦琼主动请战,与罗士信(演义中第一猛将,傻小子,秦琼干弟弟)率千人袭击敌军大营,敌酋仅以数百骑逃窜。秦琼一战成名,“由是勇气闻于远近。”

后来他与程咬金的经历差不多,先投靠李密,后投靠王世充,最后投奔大唐。李世民对其厚加礼遇,拜为马军总管,“功最居多”。

秦琼的武功似乎比演义中要高,他随李世民出征,敌军中有骁将耀武扬威,秦琼跃马提枪(秦琼马上使枪,演义如是),“必刺之万众之中”。

秦琼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拜左武卫大将军,天下平定后多病(与演义一样),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病逝,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的功劳太大了,可以说是大唐第一开国元勋,李渊的话最能够说明问题:“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真可谓是得秦琼者得天下。因此小说家对他浓墨重彩,把所有优点都加在他身上,也就不足为怪。

尉迟恭——“玄武门之变”真正策划者、实施者

尉迟恭,字敬德,先追随刘武周,后归顺大唐(与演义一样)。由于其他人叛变,尉迟恭也一度备受怀疑,但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士为知己者死”,尉迟敬德誓死效忠李世民。

在《隋唐演义》中,尉迟恭洛阳城外单鞭夺槊是非常著名的一段。李世民观察敌情被单雄信包围,尉迟恭大战单雄信(单雄信手使金钉枣阳槊),单鞭夺槊,这可是真事。李世民洛阳城外被王世充包围,尉迟恭刺单雄信于马下。而且尉迟恭特别善于夺槊,“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抢了人家的槊刺人家,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齐王李元吉不信,与尉迟恭比试,“俄顷三夺其槊”,这个演义里也有。

尉迟恭的经历与演义颇似。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收买尉迟恭不成,诬陷下狱,被李世民救出。如果说秦琼、程咬金只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那尉迟恭就是真正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在玄武门之变前,尉迟恭力劝李世民下决心政变;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射死李元吉。贞观元年,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去世,年七十四,陪葬于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演义中,尉迟恭也是个大老粗,与程咬金是好朋友。但从玄武门之变前夜的谋划来看,尉迟恭绝对智勇双全。可能是演义中需要这种性格,也可能是正史中晚年的他颇看不起文官,行为失当,因此为小说家埋下了伏笔。

徐懋公——用智慧打仗的统帅

《隋唐演义》中,徐懋公是瓦岗寨的军师,足智多谋,是个诸葛亮式的人物。正史中,徐懋公名世勣,后赐姓李,再后为避李世民的讳,单名勣。

徐懋公先投靠李密,后投靠大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各路反王。在隋唐英雄里,他应该是活得最长的。除平定天下的战争外,他还北击突厥,东征辽东,一辈子都在为大唐拓土开疆。

李世民十分信任徐懋公,徐懋公生病,李世民听说需要“龙须”入药,就剪下自己的胡须为其和药。

我觉得徐懋公最大的影响,还是在武则天的册立上。李世民临死前,贬谪徐懋公。他对太子李治说:“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这是一个很著名的用人的例子。李治即位后(唐高宗),重用徐懋公,徐懋公自然效忠李治。

李治时代的徐懋公早已退休。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激烈反对。李治招徐懋公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商议,徐懋公称疾不至。李治密访徐懋公,询问他的态度。徐懋公只说了一句话:“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新唐书·李勣传》)这句话看似没有表态,实际上却是支持李治的选择。这时大唐开国元老只剩下硕果仅存的几个老人,而徐懋公无疑是名望最大的,他这句话的结果是“帝意遂定,而王后废”。(《新唐书·李勣传》)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徐懋公去世,年八十六。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贞武,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从正史上看,徐懋公参加的战役虽多,但确实没有冲锋陷阵的记录,可知他是一个用智慧打仗的统帅,所以小说家把他塑造成为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是有道理的。

单雄信——一个悲剧英雄

单雄信也是《隋唐演义》的重要人物。瓦岗山散将后,他投靠王世充,做了王世充的女婿,率军抵抗瓦岗兄弟率领的唐军,被俘后誓死不降,被杀,是一个悲剧英雄。瓦岗山之所以没有像水泊梁山那样成为忠义的典范,就是因为他们有始无终,最后各为其主,兄弟相残。

单雄信在《旧唐书·李密传》中附有小传,“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他先投李密,再投王世充,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被斩于洛阳。如三国、水浒一样,单雄信的形象也有个演变的过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至年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南宋孟元老在其描写北宋首都汴梁的《东京梦华录》中写道:“东曲首向北墙畔单将军庙,乃单雄信墓也,上有枣树,世传乃枣槊发芽生长成树,又谓之刺家子巷。”至少北宋时,单雄信已经被传为使用枣阳槊了。

至于单雄信与秦琼等人的关系,在《旧唐书·李勣传》中能看出些许端倪,“初平王世充,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勣表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请以官爵赎之。高祖不许,临将就戮。勣对之号恸,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矣。’仍收养其子。”可见徐懋公与单雄信的感情,也许小说家从中得到了发。

罗成——正史中无其人

罗成也是《隋唐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是北平王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弟,英俊潇洒,骄傲自负,心狠手辣。手中一杆罗家枪天下无双,但是在扫北时马陷淤泥河,被乱箭射死,年仅二十三岁。罗成的形象颇具教育意义,正面的赞扬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反面的告诫人们不能骄傲自大,要心存善念。

西河大鼓、太平歌词中都有一段很有名的唱段《罗成算卦》,讲的就是罗成一生中做过五件亏心事,折去阳寿五十年,告诫人们要积德行善。正史中无罗成其人,可能是小说家结合了其他一些将领的事迹,虚构出这样一位少年英雄。

不管是正史有名还是演义虚构,这些人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隋唐演义》太深入人心了,这是一部英雄戏,还是要突出那一股英雄气,在天地间驰骋纵横。

标签: 李世民尉迟恭

更多文章

  • 少年的杨侑被舅姥爷拥立做皇帝 但只是个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唐,杨侑

    李渊大军抵达长安春明门的西北时,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安营扎寨。此时的长安,已经是李渊的囊中之物了。西面,刘弘基、殷开山攻占扶风县,之后率六万大军渡渭水,抵达长安城外故城。南面,李三娘在攻下盩厔、武功和始平三县后,与二哥李世民会师后共十三万人马也抵达长安城外的故城。东面,段纶和李神通攻占蓝田,灞上

  • 少年杨侑就被舅姥爷拥立做皇帝但终究是个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侑,李渊,隋朝

    李渊大军抵达长安春明门的西北时,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安营扎寨。此时的长安,已经是李渊的囊中之物了。西面,刘弘基、殷开山攻占扶风县,之后率六万大军渡渭水,抵达长安城外故城。南面,李三娘在攻下盩厔、武功和始平三县后,与二哥李世民会师后共十三万人马也抵达长安城外的故城。东面,段纶和李神通攻占蓝田,灞上

  • 隋恭帝杨侑简介 被逼退位死因不明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恭帝杨侑,隋朝皇帝

    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之孙,李渊攻入长安后拥立他为帝。在位半年,武德二年去世,年仅15岁,葬于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生平概述杨侑是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大业三年(607年)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辽东时,命他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跟从隋炀

  • 隋朝皇帝杨浩生平简介,关于杨浩有哪些史籍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杨浩

    杨浩(586年?—618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皇帝,隋文帝杨坚之孙,秦孝王杨俊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母亲王妃崔氏,毒杀父王杨俊。杨浩因罪连坐,取消世子资格。隋炀帝即位,继承秦王爵位,授河阳都尉。左卫大将军宇文述讨伐杨玄感作乱时,有所结交,坐

  • 情谜睡美人徐岸谁演的?扮演者杨浩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情谜睡美人

    徐岸(杨浩煜 饰)剧中饰演叶依婷的未婚夫,不仅外表英俊潇洒,而且才华横溢,在叶依婷因车祸昏迷不醒时一直精心照顾她。徐岸的饰演者杨浩煜介绍:杨浩煜,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6年参加雅虎搜星活动获得全国十二强进入娱乐圈;2008年出演首部电视剧《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和首部电影《放飞自由》;同年赴韩国JY

  • 揭秘:杨昭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昭

    杨昭为何没当皇帝,杨昭隋朝元德太子,他的父亲其实就是隋炀帝杨广,在他的一生中可以说从出生就是受杨广和杨坚的喜爱,同时他又是杨广的长子,很快就被立为太子。但是为何杨昭为何没当皇帝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吧,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杨昭,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的长子,生母为炀帝的皇后萧氏。公元58

  • 解梦故事之杨昭成梦孤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解梦,故事,杨昭成梦孤魂

    导读:唐玄宗开元末年,洛阳的贾氏为广汉郡什邡县令,上任时将家眷也一同带去。走到离白土店还有七里地的时候,他的妻子段氏,由于马惊了把她甩进土坑里摔死了。当时,就将她埋在了山中。两年之后,弘农县的杨昭成任益州仓曹,早晨出发去广汉。忽然,他的妻子窦氏在马上睡着了,向后倾倒。杨昭成亲自上前拦住马,连声呼喊,

  • 隋世宗杨昭简介 隋炀帝长子、隋世宗孝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世宗杨昭,隋朝皇帝

    隋世宗杨昭(584―606)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大业元年(605年)被立为皇太子。美容仪,有武力,能开强弓。自奉俭朴。卒,谥“元德”。义宁元年(617年)追崇为世宗孝成皇帝。子越王杨侗618年5月被王世充等拥奉为帝,年号“皇泰”。人物简介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炀帝

  • 杨侗和杨广有什么关系?杨侗在位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侗,杨广

    杨侗生于公元604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字仁谨,其父亲是元德太子杨昭,母亲是小刘良娣。杨侗在公元618年登上皇位,只在位一年,公元619年就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王世充,也是在这一年,王世充让侄子去将杨侗缢死,谥号恭皇帝。杨侗从小长得就非常俊美,而且生性宽厚。公元606年八月九日,杨侗被封为越王。隋炀

  • 恭皇帝杨侗和杨广是什么关系?杨侗在位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侗,杨广,隋朝

    杨侗简介上提到杨侗生于公元604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字仁谨,其父亲是元德太子杨昭,母亲是小刘良娣。杨侗在公元618年登上皇位,只在位一年,公元619年就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王世充,也是在这一年,王世充让侄子去将杨侗缢死,谥号恭皇帝。杨侗从小长得就非常俊美,而且生性宽厚。公元606年八月九日,杨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