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发生在唐朝名将身上的“吃人”事件:张巡吃人案

发生在唐朝名将身上的“吃人”事件:张巡吃人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07 更新时间:2023/12/29 6:58:25

在“唐名将张巡(上)”一篇中,我们讲了张巡死守雍丘一节。张巡凭借自己的智勇把叛将令狐潮忽悠的晕头转。其用兵如神我们赞之为“三国诸葛”,效忠朝廷堪称“唐朝岳飞”。

令狐潮从年头攻到年尾始终攻不下雍丘,于是他决定在北面的杞州构筑城池以阻断张巡的战略资源补给通道,以此来逼迫张巡投降。同时叛将杨朝宗又率兵两万进攻宁陵,以断张巡后路。此时考虑到宁陵失守的严重后果,张巡遂决定放弃雍丘,与睢阳太守许远等合兵一处,坚守宁陵。

第二年,叛乱始作俑者安禄山死,他的儿子安庆绪派大将尹子琦等率领大军十几万进攻睢阳,张巡、许远等退守战略要地睢阳。

到达睢阳以后,许远自知才能不及张巡,就让张巡当了“战争总指挥”。张巡也当仁不让,他指挥军队和多于自己数倍的叛军展开了斗争,结果竟是败少胜多。叛军见攻睢阳不下,决定围困,想把睢阳守军活活饿死。

直到这个时候,张巡给我们的印象还如“无暇美玉”一般,没有可挑剔的!可是,在接下来叛军围城的过程中,张巡做出的一个决定,使他这块儿原本无暇的美玉多了一点瑕疵。

张巡吃人

据《资治通鉴》,新旧《唐书》等一些史料记载,张巡等死守睢阳,叛军把城池围的铁桶一般。城中将士建议张巡弃城突围,可是张巡、许远等则认为,睢阳乃江淮门户,弃之不得。如果弃城,门户大开,江淮将不保。如若江淮失陷,不仅江淮的广大百姓会因此遭殃,而且国家也将面临这灭亡的危险。再说,就算弃城突围,城中将士也已疲惫不堪,恐难免一死。于是张巡决定死守睢阳,以待援军。

可是令张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朝廷增派的援军将领已心生异志,迟迟不肯救援。外无援军,城内又缺乏战略物资的情况下,死守孤城,是非常艰苦的。下面是张巡在睢阳城中写的一首诗,从中我们可以对当时境况窥知一二: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城中粮草已尽,马死吃马。待到马匹吃尽,将士们开始以树皮、纸张充饥。树皮纸张吃完,将士们捕鸟雀、老鼠来吃,后来连将士们穿的皮革盔甲也吃完了。没有办法的办法,张巡竟把自己的小妾捐献出来,并看着将士吃下去。许远见张巡献出小妾,也将自己的奴仆杀了供将士们充饥。再后来,家人吃完,只能吃百姓了。他们先吃妇女,妇女吃完以后,就挑选那些不能打仗的老弱病残来吃。而城中的人知道必定要死,竟然没有一个逃跑的。

就这样,在睢阳再也无法坚持下去的时候,城破了,张巡英勇就义。

据史料记载,先前睢阳城中有四万户口,待被攻破之时,城中只剩四百人。这真可谓是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

“双忠”指的是张巡和许远

对于张巡吃人,最初有人认为太无人道,但是后来以及现在史学界一致认为,张巡吃人乃无奈之举,他这样做是出于民族大义,出于对国家的忠诚以及避免更多的人遭殃,因此极力淡化张巡吃人事件。但是不管怎么说,“张巡吃人”都真实的存在着,这也成了张巡这块原本无暇的美玉身上永远抹不去的一点儿瑕疵!

标签: 吃人事件唐朝

更多文章

  • 张巡简介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张巡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巡,唐朝,唐朝将领

    张巡(708年--757年),汉族,唐朝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关于张巡籍贯,《旧唐书》本传载为蒲州河东,《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旧唐书》早出,应以为准。后人也多采《旧唐书》所载,如《全唐诗》、乐史《太平环宇记》即是)。至德二年(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十三万精锐军南下攻打江淮屏障

  • 辽国最可怕的女人:断臂太后述律平铁腕执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断臂太后述律平

    述律平会有“最可怕女人”的这个评价是出自她雷厉风行的铁腕执政手段,才因此得名!就连元朝著名的政治、军事家脱脱都曾评价过述律平是一个“后简重果断,有雄略。”的伟大女性!述律平又名月里朵,她是大辽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所以在历史她还被尊称其为“地皇后”或“应天大明地皇后”。述律平跟着阿保机四处征战述

  • 大辽国断臂皇后述律平:一次砍掉百名大臣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耶律阿保机,述律平,辽国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乘青牛而来,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都不见了。人们据此说

  • 揭秘:柳宗元因何从青年才俊跌落为长居蛮荒的囚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柳宗元,青年才俊,囚犯

    导读:古今有成就者,无不坎坷,但坎坷的形式各有不同:陶渊明不能忍受为五斗米折腰而躬耕归隐;苏东坡在入朝与远谪的起伏中,悟透人生的荒凉;还有人经历的是长夜漫漫的悲剧,历尽痛苦……将这样的苦难尝到极致的,也许就要算唐朝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了。从一个活跃在中唐政坛的青年才俊,陡然跌落为长居蛮荒之

  • 柳宗元简介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柳宗元,唐朝,文学家,诗人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 柳宗元的故事介绍:柳宗元被贬到到柳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柳宗元,唐代诗人,唐朝人物

    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

  • 刘采春竟出轨:究竟为了哪个男人背叛前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采春

    才女刘采春是淮甸人即今天的江苏省的淮安、淮阴一带,不过也有史书上记载刘采春是越州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刘采春生于中唐时期,生卒年不详,是个有名的才女,擅长参军戏,还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其丈夫是伶工周季崇。刘采春是中唐时期江南著名的女艺人,当时元稹担任越州的刺史在浙东巡视观察的时候,刘采春和丈夫从淮

  • 揭秘才女刘采春如何婚外出轨风流才子元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才女刘采春

    才女刘采春是淮甸人即今天的江苏省的淮安、淮阴一带,不过也有史书上记载刘采春是越州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刘采春生于中唐时期,生卒年不详,是个有名的才女,擅长参军戏,还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其丈夫是伶工周季崇。刘采春是中唐时期江南著名的女艺人,当时元稹担任越州的刺史在浙东巡视观察的时候,刘采春和丈夫从淮

  • 刘采春的丈夫是谁 刘采春与元稹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采春

    才女刘采春才女刘采春是淮甸人即今天的江苏省的淮安、淮阴一带,不过也有史书上记载刘采春是越州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刘采春生于中唐时期,生卒年不详,是个有名的才女,擅长参军戏,还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其丈夫是伶工周季崇。才女刘采春刘采春是中唐时期江南著名的女艺人,当时元稹担任越州的刺史在浙东巡视观察的时

  • 王之涣《凉州词(其一)》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之涣,凉州词

    凉州词(其一)(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介绍】: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是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其诗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