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柳宗元因何从青年才俊跌落为长居蛮荒的囚犯

揭秘:柳宗元因何从青年才俊跌落为长居蛮荒的囚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00 更新时间:2024/1/9 12:39:05

导读:古今有成就者,无不坎坷,但坎坷的形式各有不同:陶渊明不能忍受为五斗米折腰而躬耕归隐;苏东坡在入朝与远谪的起伏中,悟透人生的荒凉;还有人经历的是长夜漫漫的悲剧,历尽痛苦……将这样的苦难尝到极致的,也许就要算唐朝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了。从一个活跃在中唐政坛的青年才俊,陡然跌落为长居蛮荒之地的“囚徒”,他何以自处?又何以令自己的人生境界和才学升华到如此高的境界?这是柳宗元让我们永远不能停止探寻的问题。

柳宗元出身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柳氏。唐朝人喜欢说自己先世出于高门,许多是不能相信的,但柳宗元的家族却是货真价实的门阀贵族。北朝时期,黄河以东地区的柳氏,就与薛氏、裴氏一起,并称“河东三着姓”。 唐朝立国后,柳氏也被皇室倚重。唐高宗李治一朝(公元649年—683年),柳家光在尚书省(相当于国务院)同时做官的就达20多人,权倾一时。但也就是在高宗时期,柳家开始走向衰败。当时,柳宗元的高伯祖(与柳宗元之高祖子夏为兄弟)柳奭(音同“是”)是高宗的宰相,高宗第一任皇后王皇后是柳奭的外甥女。后宫斗争中,王皇后败于武则天,柳宰相也受到牵连,先是被贬,后来干脆被诛杀。武则天上台主政后,打击旧姓,柳氏从皇亲国戚降为普通人,仅剩下良好的家风不绝如缕。

柳宗元的老朋友韩愈,说柳宗元正直、真诚,不计利害,为理想奋不顾身。柳宗元的这种品性正遗传自他的父亲柳镇。柳镇曾在晋州(今山西省境内)做官,他的上司是个粗暴而嗜杀的武夫,官府里的人都不敢得罪他。看到无辜受刑的人快要被打死时,只有柳镇会去据理力争,甚至亲身为无辜者抵挡鞭笞棍棒,即使上司暴怒也毫不退避。柳宗元的母亲卢氏也出身世家,通晓诗书,文采不凡。柳宗元4岁时,父亲孤身在外,卢氏带着孩子们暂住长安西郊乡下。家中没有书籍,她就背诵口授。稍大一些,柳宗元开始跟着在外地做官的父亲游历,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文采。十一二岁时,他随父亲在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李兼的幕府中生活了一段时期。李兼幕府中人才很多,像当时着名的文人权德舆、杨凭都在其中。柳宗元在父辈的圈子里,已经受到瞩目,被看成是“童子有奇名”者,杨凭还将9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公元789年,柳镇担任殿中侍御史,是个监察部门的小官员,却在审理案件时得罪了权倾一时的宰相窦参,被陷害而贬到蘷州(今重庆市奉节县)。17岁的柳宗元为父亲送行,走了近百里,依依不舍,而刚强的父亲,只对儿子说了一句“吾目无涕”,就踏上了远去的道路。

公元792年,陷害了柳镇的窦参获罪贬死,陆贽为相,气象更新,柳镇冤案昭雪,柳宗元也在第二年中了进士。又过了5年,他考中博学鸿词科(由吏部,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所举行的人才选拔考试),被正式任命为集贤殿书院正字,这一年他才26岁。集贤殿书院正字,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校对员,是刚入流的小官。按唐朝惯例,进士出身,授正字,然后出任京畿的县令、县尉(相当于县长、县公安局长),再回中央做官,是仕途上的快车道,柳宗元在集贤殿书院正字任上3年期满,就调补为京畿地区的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县尉,无疑是踏上了升迁的捷径。

实际上他并未到任,由于才华出众,柳宗元被留在京兆府(相当于首都市委)负责文书工作。同时,他也活跃在长安才俊之士的圈子里,与刘禹锡、韩愈等一批俊彦之士,友情甚笃。这批青年才子胸有大志,常在一起针砭时弊。公元803年,柳宗元刚满31岁,调任监察御史里行(相当于国家监察部高级官员助理),走入了朝廷决策中心,好友刘禹锡等3人也同时被晋升。

标签: 柳宗元青年才俊囚犯

更多文章

  • 柳宗元简介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柳宗元,唐朝,文学家,诗人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 柳宗元的故事介绍:柳宗元被贬到到柳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柳宗元,唐代诗人,唐朝人物

    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

  • 刘采春竟出轨:究竟为了哪个男人背叛前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采春

    才女刘采春是淮甸人即今天的江苏省的淮安、淮阴一带,不过也有史书上记载刘采春是越州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刘采春生于中唐时期,生卒年不详,是个有名的才女,擅长参军戏,还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其丈夫是伶工周季崇。刘采春是中唐时期江南著名的女艺人,当时元稹担任越州的刺史在浙东巡视观察的时候,刘采春和丈夫从淮

  • 揭秘才女刘采春如何婚外出轨风流才子元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才女刘采春

    才女刘采春是淮甸人即今天的江苏省的淮安、淮阴一带,不过也有史书上记载刘采春是越州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刘采春生于中唐时期,生卒年不详,是个有名的才女,擅长参军戏,还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其丈夫是伶工周季崇。刘采春是中唐时期江南著名的女艺人,当时元稹担任越州的刺史在浙东巡视观察的时候,刘采春和丈夫从淮

  • 刘采春的丈夫是谁 刘采春与元稹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采春

    才女刘采春才女刘采春是淮甸人即今天的江苏省的淮安、淮阴一带,不过也有史书上记载刘采春是越州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刘采春生于中唐时期,生卒年不详,是个有名的才女,擅长参军戏,还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其丈夫是伶工周季崇。才女刘采春刘采春是中唐时期江南著名的女艺人,当时元稹担任越州的刺史在浙东巡视观察的时

  • 王之涣《凉州词(其一)》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之涣,凉州词

    凉州词(其一)(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介绍】: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是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其诗多被

  • 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之涣,送别

    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注释】:1、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2、青青:茂盛的样子.3、御河:(1).专供皇室用的河道。 唐 王之涣 《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 李频 《黄雀行》:“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2

  • 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之涣,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5.穷:尽,使达到极点。6.千里目:眼界宽阔。7.更:替、换。(不是

  • 安史之乱轶事:史思明曾因为一首诗擅杀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史之乱,史思明,安禄山,

    史思明和安禄山是同乡,两人关系很好。安禄山反唐,任命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统领十三郡八万人马,势力强劲。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与大臣严庄、宦官李猪儿谋杀后,史思明一度归降唐朝。但是他反复无常,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再次反唐。他假借为安庆绪解围的机会,杀了安庆绪,在范阳称帝,国号大燕,建元顺天。封儿子史

  • 沈法兴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沈法兴,隋朝

    沈法兴出身吴兴沈氏,是隋末唐初割据势力,隋末梁国政权建立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业十四年(618年),吴兴郡守沈法兴以替隋炀帝报仇为名起兵,迅速夺取江东十余郡,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但过了两年,沈法兴就被另一枭雄李子通打败,被迫投江自杀。为何沈法兴会迅速败亡呢一,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