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写意泼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写意人物画开山鼻祖 梁楷

大写意泼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写意人物画开山鼻祖 梁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26 更新时间:2024/1/21 5:12:30

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代始有水墨画。水墨山水画始自王维,而泼墨法则始自王墨,到了北宋时米氏父子独创大写意泼墨山水,开一代新风,而真正把泼墨人物画推向高峰的是梁楷

梁楷(生卒年未祥),他的祖先是东平(山东东平)人,南渡后流寓钱塘。曾在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2年)为画院侍诏。善画人物道释、鬼神、山水,是南宋画院中除马远、夏圭之外最有名的画院画家。他性情疏野,不拘小节,常常饮酒自乐,并愿与高僧逸士妙峰、化石间、智愚等往来,喜参禅问道。据《图绘宝鉴》载宁宗曾“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而去。嗜酒自乐,号曰梁风子”。

综观梁楷的绘画有两个不同时期:

第一、学习传统时期。此时他主要学习唐吴道子以来的绘画风格,师从画院祗候贾师古,贾是李公麟的学生,是著名的白描画家。从现存的梁氏的《高僧故实》、《释迦出山图》可以看出他此时的风格是属于画法工整,师法传统的时期。吴其贞说他画《渊明图》:“写渊明把菊行松树下,画法工致,精神迥出。”[吴其贞《书画记》。

]《紫桃轩杂录》评:“梁楷写佛道像细入毫毛。”所以《画继补遗》说他“描写飘逸,青过于蓝”。这种扎实的传统白描功夫是其日后创大写意的基础。

第二、创大写意减笔人物的阶段。梁楷天性豪放不羁的个性,必然要导引他变法求新,梁氏中年以后,一变而为粗放飘逸的写意减笔的人物画风。这种以水墨为主、笔法简练的画风,据称是其学习石恪的结果。《图画宝鉴》说其画“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书画记》记其《高僧图》“画法简略,盖效吴道子”,说明他的减笔画也是受到了传统的发,而一变为粗放写意的。

梁楷的水墨人物、山水、花鸟等都自成一格,对中国写意画的影响最大,并在中国画技法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革新,具体表现在:

1.用笔极简谓之“减笔画”。

后世石涛提出中国画为“一笔画”,就强调了绘画要简炼,而能够象梁楷的人物画这样简炼的作品,前无古人。他在用笔上,画法简约,力求廖廖几笔,一气呵成,而又颇具神采。最具代表性的是其代表作《太白行吟图》。李白这位才学横溢的“谪仙人”家喻户晓,表现他的绘画作品也最多,而此幅作品没有精心的外表描绘,面部略显用心,也只用了数笔,而白发鬓至衣袍、两足,都用大笔信手涂来,一挥而就,随意勾画,行笔如飞,整个身体的衣服只用了四笔就勾画了出来,而李白潇洒出尘的神采,跃然纸上。画虽极简,然而却表现出了诗人文雅清静的气质。面部的骨与肉及毛发质感也仿佛都清晰可见,而衣着宽松自然,用简炼的几笔画出,更加突出了面部。背景不着一物,而给人以宽阔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遐思。这应该是历代画李白的代表作,“信手挥写,颇类作草书法,而神气奕奕,在笔墨之外。”[张所望《阅耕余录》评梁氏《孟襄阳之灞桥驴背图》]

2.善作泼墨,笔墨淋漓。

梁楷的重要贡献是独创泼墨人物,泼墨据称始于唐王墨,宋米芾作山水画始用泼墨法,而真正以淋漓的水墨作画的应推梁楷。这种风格无疑是最合他的性格,也是最代表他的个性的。据称,梁楷受到了五代石恪的影响,石恪善画佛道人物,画风亦豪放不羁,正合梁氏的思想。宋代是一个中国水墨大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山水、花鸟,都在运用发展水墨技巧。梁楷突破了“形似”的束缚,而力求表现一种内在的精神。他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画。如他画的《泼发墨仙人》就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

梁楷用大提笔,饱含水墨,纵笔横扫,泼出身体与衣服,再以简单的三四笔,勾画出和尚的头、眉、眼、口、鼻,再加数笔,一个坦胸露肚、憨态可鞠的醉和尚跃然纸上。想其下笔,急风骤雨,豪不迟疑;笔墨纵恣,似无成法,而法在其中,意求象外之似。清乾隆御题:“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瑶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见《泼墨仙人》乾隆题诗。

]

3.传神写照,呼之欲出。

“意在笔先,笔周意内”,是梁楷绘画的特点。他的画虽极简炼,但能够应物象形,简中求神。梁楷笔墨继承了唐以来写意画的技法,又加以发展,在豪放之外,还善于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表面时似漫不经心,实则意在其中,从画李白的神采到画《泼墨仙人》的精神表现,都表明他自觉地追求对象的内在精神气质的绘画特征。

标签: 南宋画家梁楷

更多文章

  • 画坛“疯子”梁楷:一个不接受画院最高荣誉的画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画家,梁楷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画的代表作,此画以酣畅的泼墨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再以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梁楷也成为后代画家心仪手追的大写意的楷模。但是,此所谓的“泼墨”,与今天我们所见张大千创制的“泼墨泼彩”完全不同。梁楷泼墨仙人图张大千泼墨不用笔,而将墨水或颜料盛在钵内,用手

  • 宋朝大臣宇文虚中的诗词后期为何诗风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大臣宇文虚

    宇文虚中,字叔通。原名是叫宇文黄中,后被宋徽宗赐名虚中,成都人。宋朝大臣,诗人。宇文虚中出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曾出使金国结果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后来因为意图南奔被杀。金兵入侵汴京,宇文虚中,出谋划策,亲自到金营周旋,最后得偿所愿,金兵退走。没想到事后宋朝的官

  • 宇文虚中:一个被国家出卖的卧底的悲惨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字叔通。原名是叫宇文黄中,后被宋徽宗赐名虚中,成都人。宋朝大臣,诗人。宇文虚中出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曾出使金国结果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后来因为意图南奔被杀。金兵入侵汴京,宇文虚中,出谋划策,亲自到金营周旋,最后得偿所愿,金兵退走。没想到事后宋朝的官

  • 精忠岳飞宇文虚中是谁?南宋宇文虚中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精忠岳飞,宇文虚中,岳飞

    导读:古装大戏《精忠岳飞》在第30集中,在金国的大营中,有一个北宋的俘虏正在遭受金人的蹂躏、毒打,满脸鲜血的他舍命都要保护嘴里的一吊铜钱。引起了金国四皇子金兀术的注意,这个俘虏是谁呢?他就是宇文虚中,那么宇文虚中是谁?是干什么的?他又是怎么死的?下面通过宇文虚中的简介来回答以上问题。宇文虚中简介姓名

  • 小说《水浒传》中为什么要先写高太尉责罚王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水浒传,高太尉,王进

    导读:王进是水浒里第一个出场的好汉,此人曾任八十万禁军教头。当年高太尉在街上耍花枪的时候,遇到王进的父亲王升,曾被胖揍一顿。老子英雄儿好汉,王升武艺不凡,儿子王进也是人中翘楚。可惜这样的人却因为早年父亲得罪了高太尉,反而被责罚,然后报国无门,只好投奔他乡。书上对王进的介绍有几句:且说这王进却无妻子,

  • 《水浒传》中的教头王进不上梁山究竟到哪儿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教头,王进,梁山

    导读:王进在《水浒传》中是个重要人物,虽然他没有上梁山成为一百零八将中的一员,但其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两个人物的塑造,离开他不行。一个是他的徒弟史进,自己感觉武艺了不起得很,可和王进较量,只一棒就被打倒。后来经过王进半年指点,就成为了梁山上一流高手,像二流水平的陈达、杨春等

  • 搜神记电视剧第22集剧情:小奈阻拦神王进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搜神记

    搜神记电视剧第22集剧情介绍伏羲对香药施展了法术,引来了雷神之力。小牛和小呆在家里见到雷声不寻常,出来查看,宓药告诉他们香药和神农一起出去了。罗刹测方位帮助小呆去找香药。神农在殿外见里面动静不一般,也是担心。罗刹测出香药本命星直指王宫,小呆立刻前往。伏羲施法完毕,告诉香药红鸾发现了大黑山主人的秘密,

  • 北宋杰出画家:崔白生平简介 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崔白

    崔白(1004年-1088年),字子西,濠州(今凤阳)人,北宋杰出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白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是北宋画坛革新的主将,颇受画坛尊祟,主要作品有《寒雀图》《双喜图》《芦雁图》《竹鸥图》等。崔白(生卒不详),字子西,北宋濠州(今

  • 《清平乐》董秋和和崔白最后怎么样了 曹皇后没有做媒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平乐》

    《清平乐》曹皇后知道董秋和和崔白情投意合,不忍心秋和在宫内蹉跎时光,想要放她出宫,丹姝真的是太温柔的一个人了,不知道董秋和和崔白结局是什么?后面到底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呢?据悉,《清平乐》崔白和董秋和没有在一起。曹皇后做媒失败了。某一集中,曹皇后拿出崔白的一幅画,董秋和展开画卷,只匆匆瞥了一眼,小心

  • 《清平乐》董秋和和崔白结局是什么 两人最后有没有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平乐》

    感觉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可以说是历史古装的新里程碑,人物群像剧,并没有所谓的男女主光环,给人更多的感觉是记录,记录发生的事,看多了清朝的宫斗戏看看宋朝戏蛮有新鲜感的。很多人想知道剧中董秋和和崔白在一起了吗?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据悉,《清平乐》崔白和董秋和没有在一起。曹皇后做媒失败了。某一集中,曹皇后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