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哀宗逃亡中竟还不忘搜罗处女享乐

金哀宗逃亡中竟还不忘搜罗处女享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10 更新时间:2023/12/16 14:29:21

金哀宗是金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是亡国之君,金哀宗生在金国的国势下滑之时,自己的能力所限无法成为力挽狂澜的有作为的君主,不能看清楚当时的形势,没有做到联合朝共抗蒙古军队的战略选择,在强大的蒙古军队的进攻下,又不能运筹帷幄坚决的抵抗,而是选择了一逃再逃,最后逃无可逃,国破之时选择了自缢身亡,可悲可叹。

1232年在蒙古大军的强大攻势下,金哀宗放弃汴京,自己带着扈从逃到了归德,1233年5月金哀宗又再次想逃亡蔡州,官奴反对再次逃跑,说,谁要是再逃跑就杀掉谁,于是金哀宗为了能够逃往蔡州设计杀死了官奴,然后逃往了蔡州,这个时候金哀宗才想起与宋联合抗蒙。于是派使者前去南宋请求联合,但是宋朝由于历史上的积怨国内人民抗金的呼声很高,加上这个时候已经不能逆转金灭亡的命运,如果与金联合还会开罪蒙古人,所以宋答应了蒙古的共同灭金的请求。但是鉴于唇亡齿寒的担忧,宋迟迟不出兵攻打金国。

而这个时候的金哀宗并没有将宋放在眼里,金哀宗甚至认为宋是非软弱的,是不堪一击的,所以1233年8月金哀宗命令秦州元帅粘哥完展权乘宋不备,攻取兴元府,同时河南金将武仙也出兵攻打南宋的光化(今湖北光化西)等地,但是金哀宗想要逃往蜀中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实现,南宋京西兵马钤辖孟珙很快打败了前来进犯的金军,并且攻占了金朝的邓、唐等州,金哀宗入蜀计划成为泡影,金哀宗攻宋使得宋朝最终结束了犹豫,促进了宋蒙联合,九月,蒙军进围蔡州,十月,南宋以孟珙为统帅,履约与蒙军合攻蔡州,南宋大军在十一月抵达蔡州城南,很快攻城就开始了,虽然守城将士拼死力战,但是金朝灭亡的大势已经难以挽回。金哀宗在城破之日自缢身亡。

金哀宗攻宋不仅仅没有实现自己入蜀的如意算盘,更是将宋推到了蒙古一边,加速了金的灭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

金哀宗是个怎样的人

金哀宗是金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一个人来说,金哀宗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金哀宗的过错就有很多,作为一个处于内忧外患并存的国家的统治者来说,不能够力挽狂澜使得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就是一个莫大的错误,所谓是“在其位谋其政”,一个君主不能拥有战略眼光,不能做到知人善用就是一个天大的缺陷。

金哀宗可以说是做出了一些成绩的,首先是1224年金宣宗去世之后,能够及时的掌握住政权,在完颜守纯想要篡夺皇位的时候及时的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并且稳定了政局是值得称道的,这是其一生中做出的比较明智的行为。另外金哀宗执政之后结束了与宋朝、西夏的战战争,使得人民得以休息,并且开始着手进行国内的调整,这一战略方针是值得称道的,但是问题是这一方针是其父亲在位时期就想要施行的,金哀宗能够在父亲死后仍然将其实践也是值得称道的,是一个明智之举。

金哀宗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却不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如果金哀宗能够及早的与宋朝修好,联合宋朝共同对抗强大的蒙古那么可能就不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但是遗憾的是,直到金哀宗最后逃无可逃的地步,才想起与宋朝修好,才想起与宋朝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为时太晚了。另外,金哀宗对宋朝的估计也非常的不准确,认为宋朝不堪一击,直到其被困蔡州,还以为宋朝软弱,派军队进攻宋朝,使得宋朝下定决心联合蒙古攻打蔡州,加速了金哀宗的灭亡。

再者金哀宗是一个喜欢享乐的人,即使是逃亡到了蔡州,仍然不去想局势的糟糕,让人修建游憩用的山亭,并且让内侍为自己搜罗处女供其享乐。可见金哀宗是一个没有远见,甚至是连眼前的局势都看不清楚的短视君主。

金哀宗是一位好皇帝吗

金哀宗是金国的亡国之君,虽然金哀宗在位期间也想要做一个好皇帝,但是想法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作为一代君主,金哀宗可以说尽了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金哀宗却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具体到金哀宗为什么不能算是一个好皇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个原因。

金哀宗在位十年,在这十年之中金哀宗没有做出明显的政绩,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其父亲金宣宗死后及时的掌控了政权,控制了朝廷的局势,使得金国的帝位能够顺利的传承到自己手中,避免了金国的内乱,这是其主要的政绩,再者就是金哀宗秉承父亲的遗志取消了与宋朝、西夏的战争,使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这对于国力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上的两件事可以说是金哀宗的最主要的政绩。

金哀宗继位之后最大的失败是不能审时度势,及时的与宋朝联共同对抗但是强大的蒙古,直到蒙古军队包围了金哀宗,使得其无路可走才想起与宋朝联盟,为时太晚,如果金哀宗能够在继位之初与宋联盟也许可以避免亡国的命运。

再者就是金哀宗用人不明,重用了目不识丁、善于谄媚的白撒,使得白撒成为相国,后来白撒率领八万精兵大败,使得金哀宗陷于蔡州逃无可逃,这是金哀宗的极大的错误,用人不明是一个君主的大忌,金哀宗就是这样一个不会用人的帝

另外,金哀宗不能与自己的将士同仇敌忾,蒙古大军一到就望风而逃,最终逃无可逃,难以避免国破家亡的命运。

其实说到底金哀宗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自身能力不足,没有雄才大略,这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不是什么错误,对于一个君主来说就是最大的错误。金哀宗是一个好皇帝吗?个人认为金哀宗绝对称不上一个好皇帝。

更多文章

  • 亡国之君金哀宗是在哪个地方被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亡国之君金哀宗,金哀宗简介

    金哀宗是金国的亡国之君,虽然金哀宗在位期间也想要做一个好皇帝,但是想法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作为一代君主,金哀宗可以说尽了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金哀宗却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具体到金哀宗为什么不能算是一个好皇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个原因。金哀宗在位十年,在这十年

  • 金哀宗与明朝崇祯帝有可比性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金哀宗,明朝崇祯帝

    金哀宗生于1198年,死于1134年,死时年仅37岁,国破家亡之时自缢身亡。崇祯帝生于1611年,死于1644年,死时年仅34岁,也是在国破家亡之时自缢身亡,两位皇帝同是亡国之君,虽然相隔了几百年但是国破家亡之时都选择了自缢身亡,可以说是历史的重演,不仅仅如此,两个人的经历也具有相似之处。金哀宗执政

  • 金哀宗完颜守绪是不是一位生不逢时的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完颜阿骨打,女真,金哀宗,金朝

    金哀宗完颜守绪生于1198年,在1134年国破之时自缢身亡,享年37岁,完颜守绪生于金国国力衰退之时,虽然像自己所言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使得自己强大起来就是一种罪过,如果是生在盛世之时还可以是一位不咸不淡的国君,能够保存实力,但是生在乱世,只能说是一种莫大

  • 金国大将移剌蒲阿:防御蒙古 金哀宗对其寄予厚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移剌蒲阿,金国,三峰山之战,

    移剌蒲阿(?-1232年7月),契丹人,金朝末期名将。在金末期抵御蒙古南下的诸多战役起到一定作用。最终于正大九年(1232年)参与著名的三峰山之战。战败被俘,于同年七月,拒降身亡。执掌大权移剌蒲阿原是契丹人,从小从军,因为功绩而从千户晋升为都统。起初,金哀宗(即完颜守绪)还是皇太子时,控制着枢密院,

  • 说岳全传第四十六回:兀术施恩养秦桧,苗傅衔怨杀王渊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说岳全传,清朝

    《说岳全传》是清代钱彩编次、金丰增订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最早刊本为金氏余庆堂刻本,共20卷80回。前61回是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19回,主要讲述岳飞死后,岳雷扫北的故事。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王安国为了寄寓深沉的身世感慨,遂作《清平乐·春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王安国诗词名句赏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安国,诗词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此词旁托曲致,新颖而有情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伤春词中的经典之作:赏析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安国,北宋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春晚(宋)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平乐

  • 秦翰:北宋宦官名将,他打过哪些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翰,北宋

    说到宦官,人们总是会想到很多的负面形象,乱政、谄害忠良、结党营私,几乎所有的负面词语都能和宦官挂钩。但是在宋朝有一个例外,他不仅不乱政,还在沙场上屡建奇功,在那个重文轻武的宋朝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翰作为武将出场的第一战,是夏州节度使李继捧(赐名赵保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