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刘光世怎么死的?刘光世为何会成为中兴四将

南宋刘光世怎么死的?刘光世为何会成为中兴四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13 更新时间:2023/12/14 9:53:47

导读刘光世,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拜少师。后因病去世,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

然而,刘光世虽然贵为“中兴四将”之一,并且创立了淮西军,却将略寻常,胆小怕事,常常一溃千里。伪齐南侵

时,因高宗以死相胁才勉强留在前线,靠部下王德等奋战,浪得虚名。

刘光世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将领,绍兴六年十月,伪齐发兵分道南犯,刘光世慌忙南逃。张浚闻讯,乘马奔到采石,并下命有一人渡江者斩,刘光世才被迫停止南逃。

刘光世简介

刘光世,字平叔,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卒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次子,初以荫补三班奉职,累升鄜延路兵马都监、蕲州防御使。宣和三年随父平定方腊之乱,耀州观察使,升鄜延路兵马钤辖,攻取易州(今河北易县),功授奉国军承宣使。靖康初年(1127年)率部戍边,击败夏兵于杏子堡(今陕西志丹东杏子河畔),功升领侍卫马军都候衔。南京战役中,违约未达,被降官。不久因讨平河北贼张迪中立功,恢复领承宣使,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靖康三年(1129年),金兵下扬州,刘光世不战而逃,后投靠康王赵构,被任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守江州(今江西九江),置酒高会,金人渡江三日,竟未发觉。后又镇守淮南。刘光世贪功,以经营田产致“金钱巨亿”,“置歌儿舞女”。又在浙江青田霸占大片田产,光在淮东一带,坐拥膏腴水田三万亩。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刘光世改兼淮南、京东路宣抚使,隔年六月,升领宁武军、宁国军两镇节度使。三年四月,改兼江东路宣抚使。曾语高宗曰:“他日史官记中兴各将帅,书臣功,功第一!”绍兴六年十二月,右相兼都督张浚奏:“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七年再次上奏:刘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语以恢复,意气拂然,乞赐罢斥,以儆将帅”。绍兴七年(1137年)三月,解除刘光世兵权,引疾罢去。绍兴十年(1140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隔年再次被收兵权。晚年研究养生茶,著有《养生论》。绍兴十二年(1142年)病死,赠封太师,谥武僖,录其子孙、甥侄十四人为官。乾道八年,追封安城郡王。开禧元年,追封鄜王。

标签: 南宋刘光世南宋刘光世

更多文章

  • 虞允文怎么死的 虞允文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允文,南宋名将,名将

    虞允文怎么死的 虞允文墓在哪里虞允文(公元1110年—公元1174年),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藕塘乡)人,绍兴年间进士。公元1160年(绍兴三十年)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

  • 大宋文臣虞允文:一介书生竟能采石大破金兵40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允文,采石,完颜亮,

    1161年10月金国皇帝完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僻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构竟然想解散百官,重蹈32年前的旧路,乘坐海船南逃。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两淮守将纷纷弃城南逃,完颜亮饮马长江,对江南志在必得。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书生挺身而出,将金军击退,最终保

  • 一战让南宋多活了一百余年:虞允文大败完颜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陵王,虞允文,宋高宗,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记得高中语文课,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柳永的《望海潮》时说:几百年前,有一个金国皇帝也读了这首词,看了以后,欣喜不已,更加坚定了要带兵南下、一统天下的决心......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已经多年

  • 虞允文书生退敌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虞允文,宋朝,将领

    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双方有二十年没有发生战争。宋高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对于这个偏安的局面十分满意,在临安修筑起豪华的宫殿府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把收复失地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净。在这段时间里,金朝统治集团发生内讧,贵族完颜亮杀死了金熙宗,自立为帝,历史上称为海陵王。完颜亮把金朝的京都从上京迁到燕京,一心想

  • 南宋大臣虞允文:一场战争让南宋多活了1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宋,战争,虞允文,赵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记得高中语文课,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柳永的《望海潮》时说:几百年前,有一个金国皇帝也读了这首词,看了以后,欣喜不已,更加坚定了要带兵南下、一统天下的决心......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已经多年

  • 为何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庭芝,南宋

    李庭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元将领,虽然是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大,但是其忠义之行却感动了很多人,可以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正是因为南宋有了李庭芝一样的将领才是的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但是最终却难以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下面做一下李庭芝简介。1219年,李庭芝生于随地,也就

  • 宋朝李庭芝是怎么死的 李庭芝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庭芝

    李庭芝(公元1219年-公元1276年),字祥甫,随地(今湖北随州)人。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进士,宝祐中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李庭芝与姜才一起转战到泰州,突围失败,被执殉难。宋朝李庭芝是怎么死的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七月,阿术请

  • 宋朝李庭芝生平简介 李庭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庭芝

    李庭芝(公元1219年-公元1276年),字祥甫,随地(今湖北随州)人。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进士,宝祐中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李庭芝与姜才一起转战到泰州,突围失败,被执殉难。宋朝李庭芝生平简介早年经历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

  • 采石之战中虞允文大败金军,一代武将刘锜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锜,宋朝

    大家好,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名将都是数不胜数,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位就是刘锜,南宋初期著名抗金将帅。刘锜慷慨深毅,精通兵术,有儒将之风。顺昌一战,名震遐迩,金人闻名丧胆。然为张俊忌,受困十余年。刘锜胸怀大志,但终因病不能成其不朽事业,令后人憾之。刘锜出身将门,年轻时投军,曾随父征讨,驰骋疆场。张浚以

  •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为什么要船全部凿沉 难道他要破釜沉舟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抗金

    众所周知,在南宋时期,用很多名将守卫宋朝江山。就有了后世所谓的,四大中兴名将。除了这四个人外,当时的宋朝还有一位,使金国上下都很害怕他,使南宋政权更加安宁,这个人就是刘锜。刘锜的父亲是泸州当时的节度使,出身将门之后的他,从小就擅长射箭。相传刘锜箭术高超,在一次与父亲出征的时候,刘锜朝装满水的缸中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