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宰相赵鼎山谷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赵鼎

宋高宗宰相赵鼎山谷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赵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945 更新时间:2023/12/13 3:06:26

赵鼎(1085年—1147年), 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

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为相,后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构陷,罢相,出知泉州。寻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吉阳军。

赵鼎在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宋孝宗时,赠太傅、丰国公,谥忠简。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善文、诗、词。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历史如何评价赵鼎

赵构:① 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 ② 朕每闻前朝忠谏之臣,恨不之识,今于卿见之。 ③

近将士致勇争先,诸路守臣亦翕然自效,乃朕用卿之力也。 ④ 赵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兴,可谓宗社之幸也。 ⑤

赵鼎两为相,于国有大功,再赞亲征皆能决胜,又镇抚建康,回銮无患,他人所不及也。

韩世忠:赵丞相真敢为者。

秦桧:此老倔强犹昔。

胡铨: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寄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

龚茂良:中兴名相如赵鼎,勋臣如韩世忠,皆未有谥,如朝廷举行,亦足少慰忠义之心。

杨万里:异时名相如赵鼎、张浚,名将如岳飞、韩世忠,此金人所惮也。

宇文价:智虑湛明,学识醇固。北边受敌,力赞亲征。国本未正,建万世之长策。望实高劭,斯民具瞻。

朱熹:①

看他做来做去,亦只是王茂弘规摹。当时庙论大概亦主和议。按,王庶乞免签书和议文字劄贴黄云:"契勘臣前项所上章奏,及与王论议,实有妨嫌。今若不自陈禀,则又如赵鼎刘大中辈首鼠两端,於陛下国事何益!"使当国久,未必不出於和。但就和上,却须有些计较。如岁币、称呼、疆土之类,不至一一听命如秦会之样,草草地和了。后来秦没意智,乃以'不合沮挠和议'为词,贬之,却十分送个好题目与他。[5]

②意思好,又孜孜汲引善类,但其行事亦有不强人意处。如自平江再都建康,张德远极费调护,已自定叠了。只因郦琼叛去,德远罢相,赵公再入,忧虞过计,遂决还都临安之策。一夜起发,自是不复都金陵矣。③赵丞相亦自主和议,但争河北数州,及不肯屈膝数项礼数尔。至秦丞相,便都不与争。赵丞相是西人,人皆望其有所成就,不知他倒都不进前!方子录云:“赵元镇亦只欲和。但秦桧既担当了,元镇却落得美名”。[5]

④赵丞相,中兴名臣一人而已,然当时不满人意处亦多。且如好伊洛之学,又不大段理会得,故皆为人以是欺之。⑤赵丞相收拾得些人材然亦杂,如喻子才之徒亦预焉也。

陆游:呜呼!不可谓伟人乎?

辛弃疾:佐国元勋,忠简一人。

脱脱: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及赵鼎为相,则南北之势成矣。两敌之相持,非有灼然可乘之衅,则养吾力以俟时,否则,徒取危困之辱。故鼎之为国,专以固本为先,根本固而后敌可图、雠可复,此鼎之心也。惜乎一见忌于秦桧,斥逐远徙,卒赍其志而亡,君子所尤痛心也。窃尝论泽、鼎之终而益有感焉。泽之易箦也,犹连呼“渡河”者三;而鼎自题其铭旌,有“气作山河壮本朝”之语。何二臣之爱君忧国,虽处死生祸变之际,而犹不渝若是!而高宗惑于憸邪之口,乍任乍黜,所谓“善善而不能用”,千载而下,忠臣义士犹为之抚卷扼腕,国之不竞,有以哉!

王佐:身骑箕尾壮山河,气作中原胜概多。立赞建康开左纛,左挥羯虏倒前戈。孤忠惟有皇天在,万口莫如国是何?直待崖州沧海涸,英雄遗恨始消磨。

王世贞:吾尝取宋南渡以后之才,而合晋南渡以后之才,比之大约谓宋略不如晋,止是缘餙儒术可观耳,缘餙儒术其可观者在此,其没世不振亦在此,又谓赵元镇可比吾家始兴(王导)

,然不如始兴巧,而善收采物情,其和平练事足相当,弱亦称是。

王夫之:张浚、赵鼎力主战者,而首施两端,前却无定,抑不敢昌言和议之非。

林时对:国之任相,犹室之任栋;用匪其材,鲜不颠覆。虽云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然转亡为存、图危于安,不乏斡旋补救之术。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古来旁求爰立、或取诸梦卜、或起自屠钓,咸能光复宇,祀夏配天...即东晋偏安用谢安石、桓玄叔,遂延典午之祚。北宋南渡,用李伯纪、赵元镇、再奠艺祖之基。国以一人兴,岂不诚然哉!

全祖望:中兴二相,丰国赵公尝从邵子文游,魏国张公尝从谯天授游。丰公所得浅,而魏公则惑于禅宗,然伊洛之学从此得昌。

嵇震:临江决胜阻投鞭,靖献孤忠誓补天。和议君臣甘一德,中兴元老死穷边。山河壮气存华表,风雨荒祠泣杜鹃。橐笔偶来炎徽外,一回凭吊一潸然。

蔡东藩:①

得赵鼎、张浚为相,得岳飞、韩世忠为将,此正天子高宗以恢复之机,令其北向以图中原,不致终沦江左也。②将相和则士心附,此古今不易之至言。赵鼎、张浚为左右相,鼎居内,实握相权,浚居外,相而兼将者也。观刘豫之分道入寇,而鼎、浚二人,内外同心,因得奏绩,此非将相二人和衷之效乎?厥后以吕祉之谗间,即至成隙,鼎固失之,而浚亦未为得也...要之私心一起,无事可成,鼎与浚为宋良臣,犹蹈此失,此宋之所以终南也。

《历代群英歌》:① 张浚经略有方,赵鼎力真宰相。② 赵鼎秉衡朝士贺,魏公堂轴众心倾。

标签: 赵鼎宰相南宋

更多文章

  • 宋高宗宰相赵鼎生平简介 宋高宗宰相赵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鼎,宰相,南宋

    赵鼎(1085年—1147年), 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签书枢密

  • 名相赵鼎和秦桧作对 为保护家人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鼎,秦侩

    南宋贤相,首推赵鼎。赵鼎是个体恤民情的好宰相,为民请命,鞠躬尽瘁,奸臣都恨他入骨。也正因为为人耿直,最后丢了性命。赵鼎身世很坎坷,大抵真的就是历经磨练才能成大器吧。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但是并不影响赵鼎的才华施展鲜少人知,精忠爱国的岳飞就是赵鼎提拔的,他可以说是岳飞的伯乐。当时高宗询

  • 红高粱张俊杰在原著中存在吗?张俊杰是谁演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红高粱,张俊杰,历史剧

    红高粱张俊杰在原著中存在吗?张俊杰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张俊杰是好人还是坏人?最后结局怎样?电视剧版《红高粱》即将登陆荧屏,剧中的“张俊杰”在原著小说以及电影版中并不存在的人物,但在电视剧《红高粱》中却是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周迅饰演的九儿青梅竹马的初恋,后来又与余占鳌成了兄弟,是将这些人联合起来抗日的

  • 岳飞墓前跪像张俊简介 张俊是如何陷害岳飞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岳飞,岳飞墓

    导读:南宋名将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今陕西凤翔)成纪人。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授武功大夫,逝世后追封为循王。张俊为人贪财谄媚,也贪生怕死,力主与金国求和,是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张俊好迎合圣意,颇得宋高宗宠辛

  • 岳飞墓前跪像万俟卨简介 万俟卨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南宋奸臣,岳飞

    南宋初奸臣万俟卨(mòqíXiè)。开封阳武(今原阳县)人,字元忠。南宋初任湖北提点刑狱,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右正言。高宗绍兴十一年秉承桧意弹劾岳飞,主治岳飞之狱,诬陷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被害后与桧争权,被罢黜。桧死被召回,绍兴二十六年升任宰相。继续执行投降政策,为人民所

  • 岳飞的后来人:宋孝宗的北伐支柱宰相陈康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宋孝宗,陈康伯

    陈康伯(1097— 1165)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

  • 南宋宰相朱倬简介:唐武周宰相朱敬则十八世裔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朱倬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大臣史浩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史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浩,宰相,南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

  • 南宋大臣史浩的作品 史浩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史浩,宰相,南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

  • 南宋为岳飞平反:宰相史浩力排众议 依官礼改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宰相,岳飞,

    到了烟波浩渺的东钱湖就看到了“史府家宴”的大招牌。当地朋友说,这个史家在南宋是个大望族,叫做“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我噗嗤笑了,觉得这是中国人离奇之处。比如毛泽东厉害吧,结果去了他家乡到处是毛家菜、毛氏红烧肉。清代大翰林谭氏,留给北京人的就是谭氏私房菜。屈原那么伟大的高官诗人,结果大家首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