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墓前跪像张俊简介 张俊是如何陷害岳飞的?

岳飞墓前跪像张俊简介 张俊是如何陷害岳飞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21 更新时间:2024/3/9 15:35:40

导读:南宋名将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今陕西凤翔)成纪人。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授武功大夫,逝世后追封为循王。

张俊为人贪财谄媚,也贪生怕死,力主与金国求和,是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张俊好迎合圣意,颇得宋高宗宠辛。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宋高宗为其送葬,年六十九岁。

靖康元年,以守东明县功,转武功大夫(武阶,15阶,正七品)。金人攻太原,城守,命制置副使种师中往援,屯榆次。金人以数万骑压之。俊时为队将,进击,杀伤甚众,获马千匹,请乘胜要战。师中以日不利,急令退保。金人谍俊计不行,悉兵合围,攻益急。榆次破,师中死之。俊与所部数百人突围而出,且行且战,至乌河川,再与敌遇,斩五百级。

1127年6月2日(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四月庚辰日),宋康王赵构离开济州,前往南京应天府(北宋之南京,在今河南商丘,后为金之归德府)。出发之前,将元帅府所属五军重新编组,其中张俊任中军统制,是岳飞的上司。

秦桧于张俊的人的跪像

1129年金国渡江攻宋,宋高宗逃往海上,张俊在明州迎战金军,杀近千名签军。但完颜宗弼增兵攻明州,张俊带明州居民十之七八退入台州,金军占领明州。完颜宗弼退兵后,建康府的金军仍然固守,不退回江北。宋高宗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全权负责收复建康事宜。收复建康由岳飞统领的部队完成。

1130年六月初,宋廷命张俊军征讨盗匪戚方,戚方被岳飞所败,向张俊投降,交出了六千名兵、六百匹马,张俊回朝,向范宗尹“盛称岳飞可用”。1130年七月,金国左监军完颜昌负责淮南战场,和完颜宗弼商定会师攻打楚州(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杀宋将薛庆,攻占了扬州和承州(治高邮,今江苏高邮市),包围楚州。

宋韩世忠军新败,元气未复,而刘光世与张俊关系不睦,不能配合。宋高宗诏张俊援楚州。张俊推辞:“虏之兵不可当也。赵立孤垒,危在旦夕,若以兵委之,譬徒手博虎,并亡无益。”宰相赵鼎上奏宋高宗:“若俊惮行,臣愿与之偕往。”张俊仍拒不从命,只派自己的部下岳飞去。

高宗只得改命刘光世出兵,而命岳飞、郭仲成,接替薛庆任主管镇抚司公事的王林,以及海州淮阳军镇扰使兼海州知州李彦先等部,都划归刘光世节制,共同救援楚州。岳飞听说楚州被金军围困,急忙领轻骑渡江,在八月二十六日夜里直达泰州城下欲救楚州,但刘光世等均未跟进,岳飞此时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岳家军”,师孤力寡无法救楚州,在击败并杀死高大保、俘虏阿主里孛堇等人后被迫后撤。

宋高宗诏岳飞还守通州、泰州,有旨可守就守,如不可守,但以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即可。岳飞以泰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击败进攻的金军。这以后,岳飞才拥有了人马万余,着手建立所谓的“岳家军”。

绍兴元年(1131年)从九月开始,张俊带领岳飞等部将讨伐李成和收伏张用,岳飞立下大功,为张俊所器重,张俊报告朝廷说,此间岳飞功居第一。绍兴三年(1133年),32岁的岳飞第一次北伐,克复襄汉,改驻鄂州,八月,宋廷按宰相朱胜非早先的许诺,将岳飞由正四品的正任镇南军承宣使超升为从二品的清远军节度使,。当时已建节的大将只有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和吴玠四人。岳飞的情况是当时绝无仅有的,骤然和韩世忠以及老上司张俊平列。

天会十二年(1134年)九月,齐刘豫出兵伐宋,扬言要“直捣僭垒,务使六合混一”。张俊主张划长江而守,以“坠马伤臂”为借口,拒不出兵渡长江攻击金军和齐军。宋丞相赵鼎派人监督张俊发兵,并奏请严惩张俊,但不了了之。

后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遂首请纳宣抚司兵权,宋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也收韩世忠、岳飞兵权。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

张俊一直被认为是陷害岳飞的一位主要人物。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庙,有与岳飞被杀有关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等四人跪像,铸造于明代,经常受到侮辱性破坏。张俊出身盗匪,治理军队的能力也被人诟病。

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张俊罢枢密使,封清河郡王。绍兴二十六年(1156)死,终年69岁,追封循王。葬于湖州府长城县(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标签: 岳飞岳飞墓

更多文章

  • 岳飞墓前跪像万俟卨简介 万俟卨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南宋奸臣,岳飞

    南宋初奸臣万俟卨(mòqíXiè)。开封阳武(今原阳县)人,字元忠。南宋初任湖北提点刑狱,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右正言。高宗绍兴十一年秉承桧意弹劾岳飞,主治岳飞之狱,诬陷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被害后与桧争权,被罢黜。桧死被召回,绍兴二十六年升任宰相。继续执行投降政策,为人民所

  • 岳飞的后来人:宋孝宗的北伐支柱宰相陈康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宋孝宗,陈康伯

    陈康伯(1097— 1165)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

  • 南宋宰相朱倬简介:唐武周宰相朱敬则十八世裔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朱倬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大臣史浩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史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浩,宰相,南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

  • 南宋大臣史浩的作品 史浩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史浩,宰相,南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

  • 南宋为岳飞平反:宰相史浩力排众议 依官礼改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宰相,岳飞,

    到了烟波浩渺的东钱湖就看到了“史府家宴”的大招牌。当地朋友说,这个史家在南宋是个大望族,叫做“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我噗嗤笑了,觉得这是中国人离奇之处。比如毛泽东厉害吧,结果去了他家乡到处是毛家菜、毛氏红烧肉。清代大翰林谭氏,留给北京人的就是谭氏私房菜。屈原那么伟大的高官诗人,结果大家首先知道的

  • 宋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洪适,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词,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

  • 洪适怎么读 洪适生平简介 洪适是怎么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洪适,宰相,南宋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洪晧长子。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弟洪遵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

  • 南宋宰相魏杞简介:著有《山房集》、《魏文节遗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宋,魏杞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引力波是否存在有争议!爱因斯坦本人也曾怀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引力波

    据《连线》网站报道,“没有引力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引力波因此可能被发现...引力波不存在...引力波存在么?结果是存在严格解...”这些话都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的。有20年他对引力波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他在1915年创立的广义相对论预测到了这些时空构造中的波动,但他一直不能确定。虽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