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初名将苏定方: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唐初名将苏定方: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80 更新时间:2023/12/22 20:08:04

由于《隋唐演义》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大家一提起唐朝名将,说的不是秦琼尉迟恭,就是李靖徐茂公,最不济也是程咬金侯君集,但是在小编心中最能代表大唐名将风范的是我老乡━冀州苏定方,据说他是中国打的最远,胜利跨度最大的人。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人。小时候,赶上隋乱,十五岁时便追随父亲苏邕冲锋陷阵,苏邕死后,信都郡(冀州)郡守令其接替父亲,统领部众。他先在郡南大破贼首张金称,又在郡西打败了杨公卿,从此叛军们不敢挨近州县边境,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可谓是少而守护一方。

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随从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前往碛口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二月初八夜,苏定方率领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乘雾突袭突厥的牙账(将帅所居的营帐),颉利可汗狼狈散逃。李靖大军赶到,杀得东突厥溃不成军斩首万余级,俘虏十余万。李勣(徐茂公)部也俘五万余人而回。阴山之战,唐军大获全胜,彻底击败东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败走后,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众俘获,东突厥遂亡,其地尽归唐境。大破颉利可汗牙帐的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又迁任左卫中郎将。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十四日,苏定方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程咬金)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12月,两军开都河相遇发生主力决战。突厥前锋2万人率先与唐军激战,双方连续爆发战斗,未分胜负已成对峙之势。此时另一支突厥骑兵2万突然加入战斗,唐军无法抵挡,接近崩溃。就在此时,苏定方亲率500骑兵从背后向数万突厥骑兵发起冲锋,一头撞进人数比自己多80倍的数万突厥大军阵中,拼命厮杀,成功扰乱突厥军阵势,正面唐军乘机发动反击,追击20里,斩首1500人。

但是,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定方的功劳,假称另有诏命,夺取指挥权,胡乱指挥,命令唐军结成方阵,辎重于方阵中间,四面布置部队,人马皆披甲战术进行步步为营式的进攻。结果因为机动力低下,丧失进攻主动性。再加上王文度擅自杀降,谋取财物,招致突厥人拼死抵抗,最终唐军失败班师。王文度矫诏特除名为民,程知节亦遭撤职处分,唯苏定方因为不取不义之财,未受处分。

显庆二年(657年)春,朝廷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次征讨西突厥。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沙钵罗可汗因苏定方人马太少而轻视他,军队左右翼展开包围苏定方。苏定方让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亲自率领强劲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西突厥军向步兵阵地发起了三次冲锋,均不能攻入,苏定方乘乱进攻,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人马数万,贼众大奔溃逃。

第二天适逢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部将请求稍事休息,苏定方说:“敌人依恃大雪,以为我军不能前进,必休整兵马,现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上,如果迟缓放纵让他们远逃而去,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领兵踏雪进发,昼夜兼程200多里,打败了阿史那贺鲁属下几万人,贺鲁率其残部继续逃亡,唐军穷追不舍,穷追猛打,终于生擒阿史那贺鲁,大唐帝国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其踏雪夜追沙钵罗可汗一幕堪称唐代著名边塞诗《塞下曲》的真实写照:“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最可贵的是,胜利之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归所居,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生产,并将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不取分毫。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西域思结部酋长都曼胁迫疏勒、朱俱般、葱岭三国反叛大唐,苏定方被任命为安抚大使。苏定方亲自挑选精兵一万、精骑三千,即刻出发,电闪雷鸣般地扑向都曼驻地,闪电战让都曼阵脚大乱,很快败走马保城。唐军将马保城四面围住,都曼无奈之下,只好出城向苏定方投降,“葱岭以西悉定”。班师后依法论罪,都曼应斩首示众,苏定方以“曾向都曼宣读过陛下旨意,只要投降就免死罪”的缘故,请求唐高宗对都曼进行赦免,,唐高宗对苏定方的言而有信十分感动,他告诉苏定方,“我一定为你保全信用”,当即赦免了思结部酋长都曼。苏定方升为左武卫大将军,“以功加食邢州钜鹿真邑五百户”。

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新罗王金春秋向大唐再次乞援。苏定方被任命为熊津道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余人,从城山(今山东荣城)渡海进攻百济。唐军攻破熊津口直抵百济都城。百济以倾国之兵与唐军决战,被斩杀上万人,唐军趁机占领真都城,百济灭亡,分为六州并入大唐的版图,百济王义慈和其子隆、泰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十六日,苏定方又成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次年,在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大破高句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围平壤城(高句丽首都),后因友军无法协同作战,只好班师回国。龙朔三年(663年),苏定方又转为凉州安抚大使,对抗吐蕃和吐谷浑。吐蕃文书中言道,苏定方以唐军八千破吐蕃十万,大战之后,吐蕃十万大军仅仅只剩八千,极大地挫伤了吐蕃的元气和国力。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苏定方病死于西北边陲,时年七十六岁。高宗深为痛惜,责备左右大臣,“苏定方对国家有很大的功劳,理应褒奖,都是你们不为他说话,才使哀荣未能显扬”, 下诏赠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为 “庄”。

苏定方不仅善于领兵,也善于提携后俊。早年遇上才德兼备的青年裴行俭时,直感叹“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于是倾囊相授,“尽以用兵奇术授行俭”。苏定方去世后,裴行俭也成为了唐高宗后期的著名将领,兼任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文武二职,史称“儒将之雄”。裴行俭后来多次平定东西突厥的叛乱,为大唐重置安西四镇。唐朝建中三年,师徒二人双双配享武庙,在代表古代武将至高荣耀的圣殿享受祭祀,在中华历史上前后辉映。

他是保卫家乡、冲锋陷阵的少年英雄,是开疆拓土、老当益壮的一代名将,也是拱卫国土、平定四方的大唐军魂。他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使唐朝疆域在高宗朝达到了巅峰,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苏定方在今天的中国几乎默默无闻,但他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他在强敌面前是猛虎,他在弱者面前决不是豺狼,仁慈和勇敢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他的身上;他不会为了抢劫财物而杀害降敌,他不会为了自己立功而骗人投降,正义伴随着理性,情感伴随着良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对一个将军来说,并不希奇,难得的是苏定方心中的“仁者无敌”信念,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物,大唐才成之为大唐,大唐才成为普天之下人人向往的地方。

标签: 苏定方冀州刘黑闼

更多文章

  • 苏定方简介 唐朝左武侯中郎将邢国公苏定方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定方,唐朝,唐朝将领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后人通称为苏定方。生于公元592年,汉族,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并以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和正

  • 历史上真的有苏定方吗? 苏定方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定方,唐代

    《隋唐演义》中,有一个隋唐英雄名曰苏定方。苏定方原本是窦建德的部下将领,文武全才,曾设计杀死罗艺、罗成父子,从此与罗家结下不解之仇,后来归顺大唐李世民,但最终被罗家后人所杀。苏定方,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苏定方简介苏定方,本来就有这个人,可是《隋唐演义》中,对其进行了加工改造。历史

  • 禄东赞的儿子是谁?禄东赞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禄东赞,禄东赞儿子

    噶尔·东赞(Blon-stong-btsan/?~667)吐蕃大相。出身于塔布之世家噶尔家族。或作蒆禄东赞、噶尔·东赞域宋,皆mGar stong rtsan yul zung大同小异的对音。松赞干布为赞普时,曾以穷波·邦色叔则为大相,穷波阴谋叛赞普,事泄自杀。禄东赞因继为大相,极受信任。640年受

  • 如何客观评价禄东赞?禄东赞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禄东赞,松赞干布

    噶尔·东赞(藏语拼音:gatongzainyüsung,威利:mgarstongbtsanyulsrung,?-667年),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的名字出现,但以禄东赞一名为汉族人民所熟知。吐蕃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曾担任过大论之职。根据史籍记载,禄东赞为人“明毅严重”,当政期间

  • 禄东赞简介 禄东赞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禄东赞,禄东赞怎么死的

    噶尔·东赞简介噶尔·东赞(藏语拼音:ga tong zain yü sung,威利:mgar stong btsan yul srung,?-667年),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的名字出现,但以禄东赞一名为汉族人民所熟知。吐蕃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曾担任过大论之职。出身于塔布之世家

  • 中兴大唐之李光弼:他建立的功勋并不比郭子仪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光弼,郭子仪,安史之乱,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祖上是契丹酋长。父亲李楷洛,开元初年任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军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果敢而著名。李光弼自幼重气节,有品行,善骑射,能读班固的《汉书》,年少从军,有大将军气度,被提拔为左卫郎。天宝初年,升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都虞侯、朔方军都虞侯。天宝五载(746),河西节度使

  • 李光弼简介 唐朝著名将领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光弼,唐朝,唐朝将领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

  • 大唐名将风采之李光弼巧施“美马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安史之乱,李光弼

    唐代“安史之乱”时,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对阵,两军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史思明骑兵颇强,因为他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干匹在军中服役。这些马都是公马,个高劲大,跑得快,冲力大,对起阵来对唐军威胁颇大。史思明也视这批马为宝贝,没有战事,便让人赶这批马去河边洗浴、放牧。日久天长,李光弼终于想出一条获取这

  • 刘仁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抗日援朝”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仁轨,唐高宗

    中国古代史上抗倭名将代不乏人,比如明朝的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李如松等等。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击败日军的,则是唐朝名将刘仁轨。和其他名将不同,刘仁轨是个文官。他出身贫寒,爱好学习,只要有空,就写字读书。唐高祖年间,刘仁轨出仕,做了小小的陈仓县尉。太宗年间,刘仁轨不畏强权,折冲都尉鲁宁横行不

  • 中国抗日第一人刘仁轨 四次把日本人打得全军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抗日,刘仁轨,唐朝

    导读:中国古代史上抗倭名将代不乏人,比如明朝的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李如松等等。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击败日军的,则是唐朝名将刘仁轨。和其他名将不同,刘仁轨是个文官。他出身贫寒,爱好学习,只要有空,就写字读书。唐高祖年间,刘仁轨出仕,做了小小的陈仓县尉。太宗年间,刘仁轨不畏强权,折冲都尉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