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玄策是谁?一人灭一国的传奇外交官王玄策

王玄策是谁?一人灭一国的传奇外交官王玄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23 更新时间:2023/12/23 4:32:42

王玄策是谁?王玄策,初唐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历史上关于王玄策的记载不是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的就是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战绩,那么王玄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玄策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代明将,王玄策出生日期不详细,只知道是唐朝时期汉族人,出生于河南洛阳,任职骁卫长史,曾推翻摩揭陀国新王,生擒阿罗那顺,曾三次出使印度,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就是他创造的。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著有《中天竺国行记》一书。如今大家所知晓的唐朝著名将领有李靖、秦叔宝、徐茂公、李绩等人,对于王玄策却所知甚少,这是因为秦叔宝等人都是在国家内部的领土上驰骋疆场,而王玄策却离开国土,与边境其他国家对战,保卫着国土不受侵犯,给唐朝树立了威名。

唐周边葱岭南有国名叫天竺,现在改叫印度,其国民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王玄策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他所驱策的战场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在遥远的印度。公元647年,王玄策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第二次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王玄策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 阿尔裘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还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逃离了玛卡达。

王玄策这样就逃回了大唐吗?没有,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玛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在这儿,他与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谈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太宗养女文成公主而与唐具友好关系的吐蕃(即今之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借兵。借用了七千尼泊尔骑兵,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

在激战之后,王玄策终于获得了胜利。于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包含象部队在内的阿尔裘那军战死三千, 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大大地惨败。据推断,其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在是不容易。这个难度比常惠(经营了至少十年而且军力占优)用异国军队攻匈奴还难。

王玄策在俘虏了阿尔裘那、回复玛卡达国的和平之后,就率领尼泊尔军回到其母国。当然,这时也救出了 其他留在牢狱中的部下,在俘虏提拉布阵提王阿尔裘那后,于六四八年将之献予太宗,回到了大唐。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 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玛卡达国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么说,王玄策的功绩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罗伯特克莱夫匹敌,而他更是对领土及权利的欲望无缘,到底这是个人的资质呢?还是两人所属文明的价值观不同?

他乃是在印度这样的异国中,率领着尼泊尔异国的军队,与象之大军作战而获得胜利的人。让这个人以英 雄之姿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这个人其实曾经三度前往印度,最初并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第二次前往时则升为正使,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而率领了尼 泊尔的骑兵大为活跃。其后他还曾经再一次前往,去做什么呢?其实他是去寺庙中参拜。是个立下了大功之后,挥挥双手就回去的人。中华的智慧与谦让表现的淋漓 尽致,太让人佩服了!

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发挥。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这个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过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详细的记录留传,叫做《中天竺行记》,可惜如今已经散落,几乎没有留存下来。

这样有名的王玄策,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将他给记载下来?为什么关于他是事情如此甚少?究其原因,田中芳树不无幽默地表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夺目光彩淹没了与之同时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较低,在正史当中不可能单独为他树碑立传。一个人出名是要靠宣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最终为世人所遗忘。

标签: 王玄策外交

更多文章

  • 后唐大将史建瑭:李克用麾下每战当先的“史先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建瑭,后唐,李克用,

    史建瑭生于唐乾符二年(875年),卒于梁龙德元年(921年),字国宝,雁门郡(治今山西代县)沙陀人,五代时后唐将领,其父为白袍将史敬思。史建瑭少以父荫,在军中任职,在李克用的关照下和征战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器重。由于史建瑭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人称之为“史先锋”。本

  • 五代十国的干爹时代:从李克用到石敬瑭非常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从珂,李克用,石敬瑭

    现代似乎流行“干爹”文化,认爹的,多为妙龄女子,做爹的,多为事业有成的多金男。利益双方,往往在借助各宗媒介,在诸多场合多有互动,其中演绎最为精妙的,恐怕非前些时日锒铛入狱的郭美美莫属了。但中华文化,本就博大精深,这“干”字,白天在公共场合,念的是“平声”,晚上关起房门,屁股一沉,恐怕就成了“仄声”。

  • 李克用简介 唐末将领独眼龙晋王李克用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克用,唐朝,唐朝将领

    李克用(856年—908年),唐末将领。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门北部)。生前被封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先后镇压庞勋起义

  • 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瑁,唐代

    李瑁,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775年(大历十年)薨。其妃为杨玉环,后被玄宗所夺。后又封韦氏为正妃。开元廿三年(735)年,不到17岁的杨玉环被选纳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受宠,所以小两口恩爱大约生活了5年时间。后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抢走。失

  • 李瑁与杨玉环差几岁 李瑁和杨玉环有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瑁杨玉环

    李瑁是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的前妻,杨贵妃是李瑁的前妻,唐玄宗的宠妃,这可谓是老爸和儿媳妇在一起了,这是一起多少狗血的故事啊。李瑁和杨玉环当初在一起的时候婚姻生活挺美满的,但是两人却迟迟没有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李瑁与杨玉环差几岁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两人所生的儿子,年轻时期被封为寿王,娶妻杨玉环,杨玉环

  • 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简介 寿王李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寿王李瑁,唐朝

    李瑁,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775年(大历十年)薨。其妃为杨玉环,后被玄宗所夺。后又封韦氏为正妃。开元廿三年(735)年,不到17岁的杨玉环被选纳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受宠,所以小两口恩爱大约生活了5年时间。后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抢走。爱

  • 李琮: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琮,唐朝

    李琮(706年前~752年),初名嗣直,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睿宗景云元年,以皇孙身份,封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加封郯王,狩猎伤及面部。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开

  • 李琮:纪王李慎次子,为何会遭到酷吏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琮,唐朝

    李琮(?-688年),字仲,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孙子,纪王李慎次子。初以皇孙,册封申州义阳郡王,先后治理归州、檀州、沂州。垂拱四年,父亲支持越王李贞起兵,兵败受到罪责。李琮流放于桂林郡,遭到酷吏杀害。神龙革命后,恢复官爵和姓氏,获赠陈州刺史,陪葬于昭陵。下面中国历

  • 李琮怎么读 李琮生平简介 李琮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琮,唐朝

    李琮(?-752年),原名李嗣直,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景云元年,以皇孙封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晋封郯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大使,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师,赐名李琮。二十四年,进位司徒。天宝元年,兼

  • 李瑛怎么读 唐玄宗次子李瑛生平简介 李瑛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瑛,唐朝

    李瑛(706-737年),本名李嗣谦,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次子,母为赵丽妃。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孙身份封真定郡王;开元元年,唐玄宗即位,进封郢王;三年(715年)正月,册立为皇太子。十三年,改名李鸿,纳妃薛氏。二十五年,改名李瑛,遭到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与鄂王李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