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游和赵士程,究竟哪一个对唐婉更真情?

陆游和赵士程,究竟哪一个对唐婉更真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04 更新时间:2023/12/20 2:53:33

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那首《钗头凤》词,更是流传千古,为中国传统诗词增光添彩。但仅就回答这道题而言,掀开盖头看,他的答案就是一首词和几首诗。试问“情”就是这些吗?

(一)“情”是始终不渝

赵士程是新安郡赵仲湜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五世孙,是个正宗的皇家后裔,宋朝编制内的高级干部。与陆游是文友,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有著作问世。他写的《乌山石志》,曾对福建历史上第一本地方志《三山志》有重大影响。

陆游和唐婉结婚不久,赵士程和几位文友到陆游家做客,认识了唐婉。真的是一见钟情哦,从此蕙仙的倩影在脑海里日趋光鲜,最终变成浓郁的情愫了。不过仅属单相思类型。

估计是上天在刻意安排吧?他俩之间有了交集。

有一天,陆母带着唐婉到一处庵堂上香求子。当地的一个恶少恰巧也在,看见唐婉姿色出众不禁起了色心,于是与庵里的一个尼姑勾结,想出了由尼姑到陆游家,哄骗唐婉单独上香还愿的诡计。约定单独上香还愿的那天,唐婉一早就出门,提着贡品冒雨来到了庵堂。那尼姑请唐婉先进禅房休息一下。尼姑把唐婉引进禅房后,一转身出去就把门锁上了。

唐婉还没反应过来,禅房里面的一扇门猛地打开,那个恶少冲出来,对唐婉欲行非礼。说时迟那时快,禅房窗子倏地被踢开,一个人影闪了进来。一脚将恶少踢开,扶起了唐婉,那恶少趁机跳窗而逃。

这人对唐婉恭恭敬敬行礼后说,在下赵士程,路过这里听见娘子呼喊,救人要紧,来不及顾礼数,多有得罪。赵士程后来将唐婉护送回了陆府,并说明情况。唐婉对赵士程油然而生敬意。

唐婉被休之初,陆游另筑爱巢安置媳妇儿,有空便去莺梦续温。赵士程得知此消息大为不满,劝说陆游要注意两人的形象。他常在唐婉所住屋的竹林外,倾听唐婉的琴声,成了那段时间最大的乐趣。但他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打算直接到陆家求情,请陆家把唐婉接回去。

但事与愿违,听到了陆游娶王氏千金的消息。

这个消息惊呆了了赵士程,也震碎了唐婉那颗归家之心。唐婉虽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却很刚强,虽然心里爱的是陆游,却立马决定嫁给赵士程。

聪明的赵士程懂得起其中的道理,但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娶唐婉,因为他不忍让她再受到丝毫伤害,今生他的心中只能容得下一个她!

(二)“情”是悉心呵护

赵士程作为赵氏宗亲,俊雅宽厚重情,又是个读书人,前程远大就不必说了。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帅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哟,自然成为众多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梦中情人、择婿首选。不知有几多媒婆挤进门槛,介绍了对象万万千,但他心中只容得下唐婉,任何一个他都瞧不上眼!

他顶住市俗压力,把弃妇唐婉娶进了门。

大婚的当晚,赵士程与宾客们喝了不少酒后,摇摇晃晃走进新房,说声娘子请原谅我回来晚了,便去挑唐婉的红盖头。唐婉厉声道:你当日弃我,今日又怎说来晚了呢?陆务观!

务观是陆游的字,唐婉说后旋即感到失言,十分尴尬。赵士程心胸开阔,不以这话为隙,提起桌上的酒壶,斟了一杯酒敬唐婉,诚挚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希望我们今后幸福和谐的生活。然后跪在地上对天发誓:我赵士程决不负娘子,否则……唐婉马上起身,含着泪用手捂住了新郎的嘴。

两人的小日子开始后,赵士程说到做到,竭尽全力呵护唐婉。作为赵氏宗亲,赵士程家过的是当时社会最顶级的物质生活,这不用多说了。

但他知道,是个才女的唐婉,更注重的是精神生活。他几乎推掉了全部应酬,成了一个优秀宅男,除忙于公务外,余下的时间,就与娘子一起唱和诗词,漫步树林花园……节假日都是安排得满满的莺燕双飞行程。

唐婉怀不上娃是明摆着的了,他心知肚明,从不点破,有时唐婉感到焦虑,他总是温言相劝。

在春夏秋冬不停的轮回中,唐婉紧锁眉头的频率越来越低,最终这动作完全消失了,而她莺歌燕舞般的笑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不知从何时起,完全出落成一个幸福小女人的模样啦!

(三)“情”是豁达大度

传言赵士程和唐婉结婚后不久,陆游因仕途不顺,曾托人带信给唐婉,要她请赵士程出面,助自己一臂之力。传言虽不可信,但能看出赵士程宽厚重情的性格!

查阅有关史料,可以得知,赵士程和陆游在福建有些仕途上的交集:宋高宗绍兴28年,34岁的陆游在福建宁德县任主簿之职,是个司掌文书的佐吏,相当于秘书。13年后,孝宗乾道7年,时任武当军承宣使的赵士程前往福州知西外宗正司室,主理福建一带的皇室事务。

又7年,陆游二度出仕福建,任提举福建常平茶事,负责福建道常平仓和茶事等公务。

虽然从史料上无法查询到两人交往的具体细节,但使人感到,同在一处宦游,赵士程对陆游是以礼相待的,至少没放“烂药”吧?否则陆游不可能二度出仕福建。

最使人称道的,是史称赵士程“遣致酒肴”的襟怀。世人皆知,赵士程和唐婉结婚十年后的一天,两人相携到沈园游玩。在外谋取功名受阻返家休整的陆游,恰好这天也到此散心。

三人不期而遇后,前小两口显得手足无措十分尴尬,豁达大度的赵士程见状,对妻子说,自己还有公务需先走一步,随即命仆人给唐陆二人送去酒菜和笔墨纸张后自行离开。

古人也好,今人也好,有同类人生经历者,有谁能效法赵士程?可能闹得乌烟瘴气,甚或头破血流了!

(四)“情”是终身不悔

两人沈园偶然碰面,各一首《钗头凤》词,让唐婉精神上的旧创口流出了新鲜血。她返家后,整天茶饭不思,郁郁寡欢,甚至还痛哭流涕。没过多久,就一病不起了。赵士程耐心开导,悉心呵护......不行!遍请各处名医救治。也不行......唐婉香消玉殒了!

赵士程强忍悲痛,厚葬了唐婉。不少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父母,打听到这消息,纷纷请媒婆去上门,愿将自家小姐送来续弦。才30多岁的赵士程,续弦本属合情合理,但他一概拒之。

重新成为单身男的赵士程,一如既往是个宅男,每天忙完公务就回家,抚摸着亡妻的遗物陷入苦苦的思恋,使得当时世间出现了一句新流行语:千古伤心赵士程!亲朋好友多次上门相劝,要他以自己的身体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

三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幡然醒悟了,自己来日方长,国家偏安于南方,北方强敌在虎视眈眈,这样下去害己损国。他毅然报名从军!据闻四十几岁战死在沙场。

为啥这事正史上没记录呢?

笔者猜想:出于意外变故或敌人突然袭击,他所在的那支部队全军覆灭了。那个年代打探传递消息不易,不知何年何月哟,朝廷才知悉此事,追赠他为永嘉恭惠王,郡王爵,从一品。

他终生唯有爱妻唐婉,没有后人。

标签: 赵士程宋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江敩宁可抗旨也不娶临汝公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临汝公主,宋朝

    在古代皇权至上的中国,娶得公主加入皇室的驸马无疑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一夜之间就获得了荣华富贵。因而不知多少大臣的公子和无数状元都渴望得到一次这样的投资机会,可有一个人,他居然亲自写信给皇帝拒绝了和公主的婚事,他就是江敩。江敩出身于士族世家,从小就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加上天生俊郎不凡被称作“风流

  • 临汝公主被人写公开信指责,皇帝却笑了,为什么公主却老实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临汝公主,宋朝

    都说这公主是“金枝玉叶”,仿佛她们自带一种高贵的属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古代就是以皇帝为尊,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自然也是受万人敬仰,这样也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受宠,公主们就越蛮横,提起刁蛮公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则是金庸老先生《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其实真实的建宁公主并非那样,而另外有一个朝

  • 唐顺宗之女临汝公主简介 临汝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公主,临汝公主

    临汝公主(?—?),唐顺宗李诵女,母为昭训崔氏。公主早夭。相关史料《新唐书 列传第八》......浔阳公主,崔昭仪所生。大和三年,与平恩(平恩公主)、邵阳(邵阳公主)二公主并为道士,岁赐封物七百匹。临汝公主,崔昭训所生。蚤薨。虢国公主,始封清源郡主,徙阳安(阳安公主)。下嫁王承系。薨,追封。

  • 瑞国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什么会愁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瑞国公主,宋朝

    瑞国公主是中国古代许许多多公主当中最为幸运的一个,和别的公主不同的是,她的老爸宋理宗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因此瑞国公主打从出生起,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瑞国公主是宋理宗的心肝宝贝,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好不容易把公主养到了十五岁,到了法定的出嫁年龄时,宋理宗却苦恼极了,他真是不知道该

  • 瑞国公主——南宋唯一一位嫁人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瑞国公主,宋朝

    独生子女,在当代社会很常见,但在古代皇家,绝对是屈指可数,今天要讲的这位公主便是其中之一,集万千宠爱于一生,可惜19岁结婚,22岁病逝,老皇帝肝肠寸断,3年后驾鹤西去,她便是宋理宗独生爱女瑞国公主!宋理宗本来生有一子赵维,可惜两岁时夭折,从此之后,在没有生出一男半女,唯有贾贵妃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对于

  • 宋代状元驸马轶事:周震炎丢了状元又丢了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状元,驸马,周震炎,

    宋代自开国起,驸马多在功臣子弟、武将或外戚中挑选,根本不在进士里头打主意。陈世美中状元招驸马的故事是子虚乌有。只是到了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 年),在靠献媚取宠而位至右丞相的丁大全的极力撺掇下,理宗才决定改变祖制,待来年殿试过后,为心爱的女儿选个状元驸马。宋理宗在位近四十年,没有儿子,他最宠爱的

  • 人皇王耶律倍的“让国”义举是谦让还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耶律倍,人皇王,让国,耶律德光,辽太宗,流亡

    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三子,长子耶律倍,精通汉族文化,为人宽和有礼,后被封为人皇王,太祖意图让他继位;次子耶律德光,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担任兵马大元帅。三子皆为述律皇后所生,但述律皇后最为偏爱次子德光,她认为耶律倍对汉文化简直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继位后不利于契丹的发展。述律皇后多次劝诫耶律阿保机让耶

  • 耶律倍简介 耶律倍的一生有几个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耶律倍,辽国

    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子,在阿保机自立为帝时被封为太子。耶律倍才华洋溢,擅长绘画诗文,也通军事骑射,由其喜爱儒家文化。但是最后因母亲的偏心最终没有坐上皇位而是远走异乡。接下类就让我们来看下耶律倍简介和了解下耶律倍的一生有几个名字。耶律倍简介公元899年耶律倍出生时,其父阿保机还未是可汗,但是却也是一

  • “让国皇帝”耶律倍:曾好嗜饮人血客乡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耶律倍,让国皇帝

    “让国皇帝”耶律倍:耶律倍(899-937),又名耶律图欲,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之外,常以义宗、让国皇帝和文献皇帝等称之。他曾经是大契丹国文武双全的皇太子,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在父亲去世后,却没能如愿子承父业,当上皇

  • 萧挞凛意外死亡为什么会导致的宋辽和谈 导致和谈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澶渊之盟,萧挞凛,辽国,宋太宗,杨业

    从宋太宗开始,宋辽两国间的战事不断,直到两国达成澶渊之盟,才实现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而澶渊之盟之所以能达成,很大一部分原因,缘于辽国丧失了一员名将。此人,便是让宋朝无比头疼,并曾擒获过杨老令公的契丹名将萧挞凛。萧挞凛为辽国景宗、圣宗两朝名将,是承天太后萧绰的族兄弟。虽然跟太后是亲戚,但萧挞凛的仕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