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钗头凤》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分真情陆放翁,千古伤心赵士程

《钗头凤》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分真情陆放翁,千古伤心赵士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4/1/17 11:00:21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初读这首词时,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被不幸错过的凄美爱情所打动。顺带也读了唐婉回的那首词:“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故事是听来的,而且人人都这么说: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因陆母不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十年后,陆游独游沈园偶遇唐婉,他感伤万分地在园壁上题下此词。唐婉含泪和词一首,后郁郁寡欢而卒。

感伤得一塌糊涂。

此后年岁渐长,读了七年中文,考据精神日增,感性宣泄递减。重读这两首词,翻阅了相关材料,竟发现了一些背后的故事。

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陆游并没有那么爱唐婉。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里说:“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

除了《钗头凤》之外,陆游还为唐婉写过好几首以“沈园”为题的诗,确实写得非常动人来着。比如这首陆游85岁时写的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读来情真意切,令人扼腕,可知当年沈园重逢在陆游心里留下了多深的印象。

可这份爱情,实在称不上有多么伟大。

据记载,陆游是在19岁时迎娶唐婉的。“唐婉”的真名有待考究,本文暂以此为记。唐婉过门后,不到三年,陆游的母亲便强行棒打鸳鸯。

原因呢?陈鹄说:“不当母夫人意,出之”。刘克庄说:“二亲督教甚严,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周密则说“弗获于其姑”。后人多从陈周之说,归咎于陆母,并引据陆游《恶姑》,认为是唐婉无法生育所致。

在这个问题上,原本陆游是可以违背母命的,不过在宗法社会中,这也就意味着他将落下忤逆不孝之名,影响其名声乃至仕途,如痴心的沈复那样被逐出家门。

唐婉离开后,1147年,陆游依母亲心意而另娶氏。王氏生育五子,持家有道,与陆游相处融洽。1172年,陆游赴南郑边塞,王氏及子女没有同行,陆游写下了情感饱满的《离家示妻子》:

同生天壤间,人谁无一廛?

伤哉独何辜,遑遑长可怜。

破屋不得住,风雨走道边。

呼天得闻否?赋与何其偏。

诗中自然流露出了自己对王氏、儿女的深爱之情,颇为动人,比起情绪激烈的“错错错”,这种普通家庭间深情显得尤为质朴真实。

1197年,王氏辞世,73岁的陆游写下了《令人王氏圹记》:“呜呼,令人王氏之墓。中大夫山阴陆某妻蜀郡王氏,享年七十有一,封令人。”又作《自伤》:

朝雨暮雨梅子黄,东家西家鬻兰香。

白头老鮌哭空堂,不独悼死亦自伤。

齿如败屐鬓如霜,计此光景岂久长?

扶杖欲起辄仆床,去死近如不隔墙。

世间万事俱茫茫,唯有进德当自强。

往从二士饿首阳,千载骨朽犹芬芳。

字里行间可以读出陆游痛失王氏的悲伤,五十年的夫妻恩情,跃然纸上。

我想,不管与王氏情深至哪步,陆游心中始终为唐婉保留了一席之地,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区区之地,未能保住唐婉。也许就像张爱玲的名言一样: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赵士程才是用情至深的千古伤心人。

《钗头凤》大大方方地题在沈园壁上,使大诗人与前妻间的深情缱绻得以昭告天下,无数人为之唏嘘兴叹。此时,有一个男人,心里一定十分难受。

他,就是唐婉的现任丈夫,赵士程。

赵士程出身高贵,属于南宋宗室,是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关于他的记载,史料少之又少,就像大家都只在乎陆唐情事而无视他的感受一样,作为一个皇家后裔,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人,赵士程没有文章流传下来。

人生自是有情痴,多情反被无情恼。唐婉被休后,1148年,赵士程迎娶其为正室,多年无子嗣,仍对她表现出诚挚的怜爱。贵为宗亲,赵士程迎娶一位不能生育的下堂妻,他所遭受的压力有多大,今人无从想见。

赵士程胸怀宽广,爱唐婉,便也尊重唐婉的个人意志。陆游仕途不得意时,唐琬曾请赵士程帮忙,他立马鼎力相助。陆唐二人在沈园重逢后,唐婉打算给陆游送酒菜,向赵士程征询意见。赵士程坦坦荡荡地依了妻子。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陆游饮酒后,大笔一挥,在园壁上留下了词句。

如今是2018年,我还是觉得陆游好前卫——在公开场合向有夫之妇吐露私情,畅谈悔恨痴恋之心,任由世人窥私评价,完全不在乎赵士程及整个宗室贵族的感受。要说他传统守旧,悉听母命,现在怎么倒如此放浪形骸了呢?

这之后,唐婉一病不起。到底是什么病?跨越千年,无从佐证。反正她的情绪肯定是十分复杂的,念旧情、悔恨、羞愧、郁闷……应该都有。唐婉一死,这份宋代文坛第一八卦也就正式尘埃落定了。

呵呵。

请问,有没有人在乎过赵士程的感受?

活着的当下,他的处境不会比王某强、陈某凡、贾某亮好到哪去,力排众议的婚姻却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死后的如今,沈园伫立着的陆游唐婉雕塑,似乎还在嘲讽着赵士程:你啊,天上地下,从古至今,由虚到实,都是多余的。

唐婉逝世时,赵士程不过三十几岁,纳妾或续弦都是合情合理的。他却始终孑然一身。他的真实心境,无从得知,我也不想做任何假设。总之,陆游活到了85岁,有妻子,有儿子;而赵士程,大概只活了40岁,除唐婉外无妻室,也无子嗣。

唐婉不是陆游的表妹。

最早记述《钗头凤》词事的是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之后,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也有提及,但他们的著录中均未提到陆唐是姑表关系。

后来周密在《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中写道:“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这才是“姑表说”第一登上历史舞台。

综考《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简》、《宋史?唐介传》、《华阳集?唐质肃公介墓志铭》等相关文献,陆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曾外祖父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如:懋、愿、恕、意、愚、谰,并没有以“门”之字命名的唐闳其人。据《嘉泰会稽志》、《宝庆续会稽志》、《两浙金石录?宋绍兴府进士题名碑》,陆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山阴唐氏,其父唐闳是鸿胪少卿唐翊之子。

由此可知,“姑表说”毫无来由,那些意淫的所谓青梅竹马之情便大可不必了。

这首号称唐婉含泪和词之作,

可能并非出自她手。

世传唐婉的这首《钗头凤?世情薄》,在宋代的记载中其实只有“世情薄,人情恶”这两句,见于陈鹄《耆旧续闻》卷十,且书上明确说明“惜不得其全阕”。现在流传的整首词,最早见于明代,录于卓人月《古今词统》,时间相隔颇为蹊跷,难怪俞平伯在《唐宋词选释》中直指“当是后人依断句补拟”。

我认为,后人补辞,可备一说。

后人言:

留诗剑南歌放翁,沈园遗恨误相逢。

香消玉殒魂何在,千古伤心赵士程。

可以说是十分中肯了。

以此为结。

标签: 赵士程宋朝

更多文章

  • 唐琬的早逝是因为赵士程吗?真相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士程,宋朝

    唐琬,字蕙仙,南宋初浙江绍兴人,其父任郑州通判,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儿,从小秉承家学,知书达礼,秀外慧中。她与陆游是表兄妹,自小青梅竹马,彼此倾心,也特别受到陆游母亲的喜爱。陆游二十岁时,陆母以家传凤钗为聘,陆游便娶了唐琬为妻。婚后两人琴瑟和鸣,诗词唱和,一时感到只羡鸳鸯不羡仙。沉溺在婚后幸福中的陆游,

  • 唐婉、陆游和赵士程是什么关系?他们的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士程,宋朝

    她是陆游表妹,是李清照家亲戚,家庭背景也算一流的。女主与陆游打小就一起玩、一来二往、暗生情愫,对上眼了。于是陆游禀告父母,孩子大了,看上表妹了,想结婚婚。亲上加亲,再说唐婉长的也确实标致,双方家里一商量,就这么定了,便以家传凤钗作信物,择日定亲。公元1144年,二十岁的陆游终于抱得美人归。婚后的小两

  • 陆游和赵士程,究竟哪一个对唐婉更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士程,宋朝

    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那首《钗头凤》词,更是流传千古,为中国传统诗词增光添彩。但仅就回答这道题而言,掀开盖头看,他的答案就是一首词和几首诗。试问“情”就是这些吗?(一)“情”是始终不渝赵士程是新安郡王赵仲湜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五世孙,是个正宗的皇家后裔,宋朝编制内的高级干

  • 为什么江敩宁可抗旨也不娶临汝公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临汝公主,宋朝

    在古代皇权至上的中国,娶得公主加入皇室的驸马无疑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一夜之间就获得了荣华富贵。因而不知多少大臣的公子和无数状元都渴望得到一次这样的投资机会,可有一个人,他居然亲自写信给皇帝拒绝了和公主的婚事,他就是江敩。江敩出身于士族世家,从小就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加上天生俊郎不凡被称作“风流

  • 临汝公主被人写公开信指责,皇帝却笑了,为什么公主却老实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临汝公主,宋朝

    都说这公主是“金枝玉叶”,仿佛她们自带一种高贵的属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古代就是以皇帝为尊,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自然也是受万人敬仰,这样也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受宠,公主们就越蛮横,提起刁蛮公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则是金庸老先生《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其实真实的建宁公主并非那样,而另外有一个朝

  • 唐顺宗之女临汝公主简介 临汝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公主,临汝公主

    临汝公主(?—?),唐顺宗李诵女,母为昭训崔氏。公主早夭。相关史料《新唐书 列传第八》......浔阳公主,崔昭仪所生。大和三年,与平恩(平恩公主)、邵阳(邵阳公主)二公主并为道士,岁赐封物七百匹。临汝公主,崔昭训所生。蚤薨。虢国公主,始封清源郡主,徙阳安(阳安公主)。下嫁王承系。薨,追封。

  • 瑞国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什么会愁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瑞国公主,宋朝

    瑞国公主是中国古代许许多多公主当中最为幸运的一个,和别的公主不同的是,她的老爸宋理宗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因此瑞国公主打从出生起,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瑞国公主是宋理宗的心肝宝贝,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好不容易把公主养到了十五岁,到了法定的出嫁年龄时,宋理宗却苦恼极了,他真是不知道该

  • 瑞国公主——南宋唯一一位嫁人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瑞国公主,宋朝

    独生子女,在当代社会很常见,但在古代皇家,绝对是屈指可数,今天要讲的这位公主便是其中之一,集万千宠爱于一生,可惜19岁结婚,22岁病逝,老皇帝肝肠寸断,3年后驾鹤西去,她便是宋理宗独生爱女瑞国公主!宋理宗本来生有一子赵维,可惜两岁时夭折,从此之后,在没有生出一男半女,唯有贾贵妃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对于

  • 宋代状元驸马轶事:周震炎丢了状元又丢了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状元,驸马,周震炎,

    宋代自开国起,驸马多在功臣子弟、武将或外戚中挑选,根本不在进士里头打主意。陈世美中状元招驸马的故事是子虚乌有。只是到了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 年),在靠献媚取宠而位至右丞相的丁大全的极力撺掇下,理宗才决定改变祖制,待来年殿试过后,为心爱的女儿选个状元驸马。宋理宗在位近四十年,没有儿子,他最宠爱的

  • 人皇王耶律倍的“让国”义举是谦让还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耶律倍,人皇王,让国,耶律德光,辽太宗,流亡

    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三子,长子耶律倍,精通汉族文化,为人宽和有礼,后被封为人皇王,太祖意图让他继位;次子耶律德光,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担任兵马大元帅。三子皆为述律皇后所生,但述律皇后最为偏爱次子德光,她认为耶律倍对汉文化简直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继位后不利于契丹的发展。述律皇后多次劝诫耶律阿保机让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