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乱世佳人和政公主:唐朝最有人格魅力的公主

真实乱世佳人和政公主:唐朝最有人格魅力的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25 更新时间:2024/1/4 6:51:50

美国电影《乱世佳人》中塑造了两个女人。一个是米兰妮,高贵善良,感情专一,在战乱中非常忍耐勇敢,可惜面色苍白,没有好身体;一个是斯嘉丽,强悍任性,精力充沛,在乱世中像男孩一样敢于担当,又颇具经商手腕,可惜的是她在爱情中从来不明白自己要什么。

一个理想中女人,就这样分给了两个女人,去互补和互缺,这是文学人物不完满个性的魅力。

唐朝的和政公主,将米兰妮和斯嘉丽的个性,在自己身上合为一体,她是真实的乱世佳人,是历代公主中最具人性魅力和人性光辉的一个。

和政公主三岁时就死了母亲(她的哥哥唐代宗当政时,才把和政公主的母亲追封为为章敬皇太后),给韦妃抚养。她对韦妃很好,将之视为亲生母亲。 虽然从小丧母,失去庇护,但她从不露出忧郁可怜之态,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落落大方。别人不敢说的话,只要她觉得有理,就要说出来。

宫廷里经常看戏——不是元朝才出现的有规模的戏剧,而是唐朝流行的参军戏,相当于赵本山他们弄的喜剧小品。内容主要是讽刺腐败分子的。举个例子来说,有个官员叫周延,贪污了官绢,就被扒掉官服,穿上绿衣,贬为喜剧演员(倡优)。演出的时候,群众演员先唱:“咦?你不是叫周延吗你叫周延,你本来是个官呀是个官,为什么来唱戏呀来唱戏,混到我们中间当了演员?(你是何官?在我辈中?)”周延就唱:“唉,实不相瞒呀实不相瞒,就是坐在正中那个人(手指皇帝)让我当演员!”这些官,角色忽然转换,变成小丑,本来就具有喜剧性,他们唱得又是当下情境,跟观众互动性很强,再加上五音不全,姿态笨拙,总是逗得观众们(包括皇帝本人)乐不可支。完全想象不出,唐朝有这样开放的喜剧,比当代欧美的脱口秀还要生猛。

这一天,又表演参军戏,演员里多了个女人,是阿布思的妻子。阿布思本是回纥人,因谋逆罪被杀,妻子被贬为喜剧演员,穿上绿衣,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她演自己的丈夫阿布思,戴上个假胡须,穿上笨重的男装,这么一位从前很有身份的贵族女性,哪里会演戏搞怪?在台上只有一副窘迫的样子,也别有一番可笑,观众们理所当然地哄笑。

和政公主不笑,说实话,她看不出有任何可笑之处,气愤地说:“还笑!还笑!笑什么笑!”

现代人稍一思忖,就看出这戏太没有人道了。阿布思的妻子本来无辜,又被剥去全部的尊严和面皮,还得把丈夫的死当做笑料,当众表演,任人戏弄,简直还不如一头碰死。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皇子公主,全都对此没有感觉。不过听到和政公主发怒,也不得不收了笑,场面一时冷清尴尬。

她父亲唐肃宗过来问出了什么事。和政公主说:“没什么,阿布思既然有罪,他妻子就不该接近皇上。再说犯罪的不是她,按规矩也不该她当倡优。”

唐肃宗觉得有理,就免了阿布思之妻的罪,好好地送出宫中。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一度攻陷长安,和政公主出城逃难。那时她的姐姐宁国公主(后来嫁给回纥老可汗的那个),正在寡居,又发着高烧,谁也不管她,都只顾自己逃命去。和政公主和她并非一母所生,却惦记着她,怕她落入贼手,赶紧把她接出来带着一起逃命。

一行人马,全是妇孺,行动迟缓。路上又遇到流民,把车马抢夺了去。特别是宁国公主,再也走不动了,就说:“罢了,你们先逃吧,我在后面自己慢慢走。”

这时,驸马柳潭骑着马赶来,和政公主说:“你来得正好!”

她把柳潭的马夺过来,让宁国公主骑上。自己和驸马轮流牵着马徒步行走,每天走一百多里,全是艰难的山路,这对一个深居宫中的娇贵公主来说,是想当了不起的。至于她的三个儿子,她说:“你们小孩子跑得快,自己在前面跑吧!”

每到一个宿营地,柳潭就亲自到溪边提水,弄些柴火。和政公主亲自煮饭,端给宁国公主吃,宁国公主渐渐恢复了体力,如果不是和政公主照料,宁国公主恐怕早就死了。

说到柳潭,这是个再好不过的男人。英俊勇武,又很善良忠厚。他的哥哥柳澄,曾经娶了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柳澄早死,杨家事败,安史之乱后,柳澄只留下一个孤儿。柳潭把这孤儿接来抚养,和政公主也视为己出,当亲生儿子看待。其实当初秦国夫人显贵得不可一世的时候,和政公主跟杨家有意疏远,并无很多交往。

和政公主一行人,跟随唐玄宗逃往蜀地,到了蜀地,才发现蜀军首领郭千仞有反心,把唐玄宗包围在玄英楼。唐玄宗失去兵权,只有站在阳台上,向下面苦口婆心地喊话,说一些“不要轻举妄动,想一想后果”之类劝降的话。下面的人犹犹豫豫地,似乎没听进去多少。

和政公主怒道:“跟他们废什么话,来狠的!”

她向护卫夺了弓箭过来,亲自挽弓——可是不会射,到底是公主,哪儿有这气力?柳潭见状,赶忙接过弓,向下面放箭。公主在旁边一支接一支地递箭,夫妻拍档,一连射杀了五十多人。后来皇家的援兵到来,打退了叛军。

唐肃宗即位后,安史之乱也渐渐平息了。国家呈现出百废待兴又难以收拾的复杂乱局。

这种状况下,是捞钱的好时机。和政公主本来在战乱中几乎家财散尽,但她天生精明强干,父亲又当政,她变得十分实际,觉得多弄些钱才是踏实,就开始经商,靠着父亲的权利,她弄得都是大买卖,无人跟她竞争,再加上复杂的偷税漏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聚起了大量财富。当时边防吃紧,吐蕃不断来犯,军费紧张,她一次就捐钱千万。唐肃宗建陵,她发包工程,又迅速捞回了千万。

到了唐代宗时候,吐蕃越发频繁地骚扰,一度进入京城。唐代宗十分信任这个能干的妹妹,大的国事军事,总要把和政公主叫去宫中商量。后来吐蕃入侵,和政公主正怀孕,被召去宫中议事。柳潭坚决不让她出门,怕她身体吃不消,公主说:“哥哥的事,就是我的事,难道你是没有哥哥的?”

她坚持进宫。回来后,第二天就不行了,死于难产,死时36岁。

关于和政公主的去世日期,《新唐书》记载是“翌日,免乳而薨”,墓碑上所写的日期是公元764年农历六月廿五日。代宗闻亲妹已逝,悲伤欲绝,曰:“余此妹,国之鸿宝。方期(阙)云如何【疒字头加一个里字】,祝降时丧?天实为之,胡宁忍予!”(“我这个妹妹,是国之瑰宝。我才想着与她同乐,哪里想到人就没了?唉,老天这样残忍,叫我怎么忍受啊!”),为妹妹辍朝三日。又钦命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题写墓志,八月十九日厚葬和政公主于万年县义丰之铜人原。

和政公主生前信佛,曾说:“经典中都倡导积善。为人如不以忠孝数事自勉的话,就会心有遗憾。”她还曾对柳潭说:“死生是常理,不过在先后之间。如果我死在你前头,你一定要用道服装裹我,把我埋在佛寺里,时常想想我的行言,就是对我的怀念了。如果你死在我前头,我一定时常去为你洒扫坟茔。”

和政公主死后,出现很多灵异事件:她快断气的时候,她的马死了;为她驾车的牛跪地流泪,三天不吃东西;已死的几个仆人,好象又出现了。

颜真卿在764年所著的《和政公主神道碑》中,对和政公主极尽溢美之辞。字里行间,透着颜真卿对和政公主强烈的、真心实意的欣赏——特别是在表述和政公主气度、壮举的字眼上。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为朝中大臣的颜真卿对皇帝亲妹妹和政公主应该很熟悉,所以碑文所述事件的可信度应该说比较高。

标签: 和政公主唐朝公主

更多文章

  • 唐肃宗之女和政公主简介 和政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政公主,唐朝公主,

    和政公主(729年—764年),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墓志作第二女,然墓志中和政称宁国公主为姊,则宁国长于和政,又史书中称宁国为肃宗幼女,则宁国之上至少还有一女。和政当行三),母章敬皇后吴氏,唐代宗同母妹。生于开元十七年(729年),逝世于广德二年(764年),以敏惠纯孝著称。和政公主三岁时,母亲逝世,

  • 唐代宗女嘉诚公主简介 嘉诚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嘉诚公主,唐朝公主

    赵国庄懿公主(?—?),唐代宗李豫女,母不详。始封武清公主。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徙封嘉诚公主。下嫁魏博节度使田绪,唐德宗亲自到望春亭为公主饯行。德宗觉得翟敝不可乘,以金根车代替。后来公主乘金根车出嫁的传统,就从嘉诚公主开始。公主逝世于唐宪宗元和(806年—820年)年间,赠封赵国公主及谥庄懿

  • 揭秘:太平公主是如何选中薛绍做自己驸马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公主,薛绍,唐朝,武则天,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理智与武则天的女儿,自小就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宠爱,自然,她在挑选人员做自己驸马的事情上,是颇有自主选择权的。大家都知道,薛绍是太平公主的驸马,那么,太平公主是怎么选中薛绍做自己的驸马呢?太平公主备受宠爱,在她16岁那年,吐蕃请求和亲,请求下嫁一位公主,可是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心肝宝贝

  •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故事:驸马薛绍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平公主,薛绍,唐朝

    太平公主和薛绍之间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大唐的一段佳话,薛绍是太平公主一生最爱的男人,记得太平和薛绍的初见是那么的唯美,可也有人说一见薛绍误终身,因为后来薛绍被诬告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通谋反对武则天,被判极刑处死。其实薛绍并没有谋反,在囚牢中含冤而死,其实薛绍的死并不是冤死,而是死在了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之

  •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薛绍?驸马薛绍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薛绍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薛绍?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681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于688年。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史李冲的谋反,牵连到驸马薛绍,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太平公主那时还正怀着孩子,她的第一次婚姻就这样结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太监,名将,杨思勖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太监名将杨思勖:曾经率大军为唐朝平定“安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监,唐朝,名将,

    说起大内太监,就会让人自然想到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上,太监专权曾演出了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东汉、唐、明三代为最。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张让,唐代的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太监。太监,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宦官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太监,唐朝,杨思勖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简介 武攸暨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攸暨,唐朝,太平公主

    武攸暨(663—712年),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封武士让为楚王,封武攸暨为千乘郡王。赐爵实封三百户。封其兄武攸宁为建昌郡王,唐朝驸马。为武则天之堂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最初为右卫中郎将,武则天杀攸暨之妻以配太平公主。武攸暨娶太平公主后,授驸马都尉。累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又

  • 唐德宗女魏国宪穆公主简介 魏国宪穆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公主,魏国宪穆公主

    魏国宪穆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九代皇帝唐德宗李适之女。她的生母不详。初封义阳公主。贞元二年(786年),许嫁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的儿子王士平。贞元十一年(795年)十月,正式出嫁。贞元十二年(796年)五月廿七,王士平和郭暧因在唐代宗忌辰宴饮,被贬官。之后,义阳公主任性不法,夫妻反目,唐德宗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