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监名将杨思勖:曾经率大军为唐朝平定“安南”

太监名将杨思勖:曾经率大军为唐朝平定“安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21 更新时间:2023/12/22 15:47:31

说起大内太监,就会让人自然想到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上,太监专权曾演出了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东汉、唐、明三代为最。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张让,唐代的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太监。

太监,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太监早期被称 “宦官”,唐朝以后才被称为“太监”。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大内帝王后妃舒适优裕的奢靡生活。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就有着直接关系。那么,大唐王朝为什么派遣大内太监去平定越南?大内太监为什么能成为大唐王朝的平定内乱的领兵将军呢?

在唐代,太监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唐太宗时,对太监的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太监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唐太宗死后,制度渐弛;唐中宗时,太监总数激增,达三千人之多,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唐玄宗时,太监多而且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也是大有人在;安史之乱后,太监势力迅速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太监还染指军权;唐肃宗时,朝廷设观军容使,专以太监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唐德宗开始,太监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太监担任。因朝廷军政大权被太监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唐宪宗唐昭宗期间登基的九个皇帝中有七个是由太监所拥立,两个被太监所杀。太监擅权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

一千多年前,大唐王朝安南府的治所就是今日的越南河内。

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长安末年,武则天退位。随着唐中宗李显的复位,也恢复了大唐江山。唐中宗在位期间,发生了太子率领禁军逼宫的兵变。叛军声势浩大,朝廷方面却没有敢挑大梁的将领,唐中宗又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窝囊皇帝,对于政变毫无对策,而此时正在皇帝身边侍候的大内太监杨思勖见此情景,主动为主分忧,请缨上阵。宛如关云长杯酒斩华雄一般,杨思勖在战场上一刀将叛军头领砍死,沉重地打击了叛军的士气,最终造成叛军自行溃散,兵变就此结束。就这样,作为大内太监的杨思勖,初次上阵杀敌便立下赫赫战功,受到了唐中宗的刮目相看。那么,杨思勖乃何许人也?为何能力挽狂澜,一招击溃一场蓄谋已久的兵变,挽救了唐中宗的一场危机呢?

杨思勖本姓苏,罗州石城人,幼年时为太监杨氏收养,阉割后,在内侍省服侍。其勇力过人,且多诈谋,有军事将才。因此,在这次兵变中能够出奇制胜,一招破敌。由于杨思勖平定兵变有功,被越级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后来,杨思勖又跟随唐玄宗李隆基诛除韦氏再立大功,被封为左监门卫将军。

开元十年,即公元722年,八月,安南蛮渠首领梅叔鸾等起兵反叛大唐王朝,自称“黑帝”,聚集了三十二州的兵马,外结林邑,即今日的越南中南部、真腊,即今日的柬埔寨、金邻等王朝,占据海南,拥兵四十余万之众,围攻左右各州郡县,并攻陷了安南府,而当时安南府的治所就是今日的越南河内,妄图分裂大唐王朝的南方疆土。

南疆危机的奏章飞报到长安,唐玄宗立即派遣内常待、左监门卫将军杨思勖率兵征讨。这也开创了太监领兵出征的先河。杨思勖到达岭南,即五岭山以南地区,今日的广东、广西地区后,招募各少数民族子弟十多万人,与安南都护府大都护光楚客一起,巧妙地化解了水土不服等难题,沿着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所开辟的故道,由合浦沿海而进,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然兵从天降,杀向叛军。

梅叔鸾突然闻听朝廷大军杀至,惊恐不安,毫无对策,只好束手就擒,杨思勖将他临阵斩首。其他叛乱分子见首领被杀,群龙无首,不战而散。杨思勖率领讨逆大军,就像疾风扫落叶一般,将叛军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尽诛其葱党而还,使这一企图分裂大唐王朝南疆的阴谋彻底破产。杨思勖平定越南有功,唐玄宗不吝封赏,加封杨思勖为骠骑大将军,爵虢国公,这也打破了唐太宗立下的“阉人不得担任三品以上职务”的祖制。

杨思勖身为太监,但他为人残忍好杀,在岭南四次平叛实行焦土政策,总共杀掉了十多万人,为了震慑叛军还“积尸为京观”,就是把被杀者的尸体堆到一个大土坑里炫耀。因此不论蛮族人还是军中将士都非常惧怕杨思勖,连手下的偏将报告战事时都不敢抬头仰视他。在岭南,杨思勖就如死神一般令人恐惧。从这些战例上,既能让人感受到杨思勖的保家卫国、创建战功的阳光一面,也看到了他身为太监的心理变态的阴暗一面。

因此,后世评价说,杨思勖性情刚烈,治军威严,用兵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但他对待俘虏过于残酷,不近人性,或生剥其面,或削去头皮,因而敌人都望而生畏,这也使得他在多次平叛中都获得了胜利。杨思勖虽然战功显赫,但他对大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趁平定越南之机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太监。

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已经八十高龄的杨思勖病世。十五年后,也就是天宝十四年,爆发了举世震惊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从盛世的顶峰一下跌入了乱世的谷底,伴随着太监擅权和藩镇割据,中国再度陷入了二百年之久的战乱之世,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中国才获得了安定统一的机会。杨思勖作为历史上平定内乱、保家卫国的名将之花,成为了中国古代太监方阵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标签: 太监唐朝名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宦官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太监,唐朝,杨思勖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简介 武攸暨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攸暨,唐朝,太平公主

    武攸暨(663—712年),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封武士让为楚王,封武攸暨为千乘郡王。赐爵实封三百户。封其兄武攸宁为建昌郡王,唐朝驸马。为武则天之堂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最初为右卫中郎将,武则天杀攸暨之妻以配太平公主。武攸暨娶太平公主后,授驸马都尉。累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又

  • 唐德宗女魏国宪穆公主简介 魏国宪穆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公主,魏国宪穆公主

    魏国宪穆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九代皇帝唐德宗李适之女。她的生母不详。初封义阳公主。贞元二年(786年),许嫁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的儿子王士平。贞元十一年(795年)十月,正式出嫁。贞元十二年(796年)五月廿七,王士平和郭暧因在唐代宗忌辰宴饮,被贬官。之后,义阳公主任性不法,夫妻反目,唐德宗大怒,

  • 唐德宗之女燕国襄穆公主简介 燕国襄穆公主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燕国襄穆公主,唐朝公主,

    燕国襄穆公主(?—808年),唐德宗李适女,母不详。始封咸安公主。这是一位和亲公主。因回纥帮助唐政府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贞元三年(787年)九月十三日,回纥武义成功可汗派将军合阙献方物,请和亲。因为回纥以前得罪过德宗,所以德宗一开始不想答应。经过宰相李泌的劝说,德宗终于答应以咸安和亲,让使者合阙在麟德

  • 唐顺宗长女汉阳公主李畅简介 汉阳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阳公主,唐朝公主,

    李畅(?-840年),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代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女。她的生母庄宪皇后王氏。初封德阳郡主,嫁给了郭鏦(cōng)。永贞元年(805年),德阳郡主进封汉阳公主。李畅为人节俭,唐文宗非常赞赏她。开成五年(840年),汉阳公主李畅去世。人物简介 汉阳公主叫李畅,是唐顺宗的女儿,她历经了唐德宗

  • 广德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广德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广德公主,唐朝公主

    唐宣宗女广德公主(?——879),唐宣宗李忱之女,母元昭皇后晃氏。公主下嫁于琮,于琮为黄巢所害,公主哭泣道:“今日谊不独存,贼宜杀我!”黄巢不许,公主便在室内自缢。公主治家有礼法,曾经跟随于琮贬韶州,侍者才数人,推却州县的馈遗。凡内外冠、婚、丧、祭,公主皆身答劳,疏戚咸得其心,为世闻妇。唐宣宗有十一

  • 唐朝最后一位和亲公主是谁?被遗忘的太和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唐朝公主

    太和公主是唐代晚期的公主,她是为了唐朝的平安而出嫁番邦,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史事。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纥(回鹘)可汗的大唐公主,尽管西方敦煌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颇高,但是在我国,她的名气却远不及初唐的高阳公主、文成公主或是盛唐的太平公主。公元821年,回鹘保义可汗请婚,唐穆宗许以亲妹妹、宪宗之女

  • 唐初名将苏定方: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定方,冀州,刘黑闼,

    由于《隋唐演义》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大家一提起唐朝名将,说的不是秦琼、尉迟恭,就是李靖、徐茂公,最不济也是程咬金、侯君集,但是在小编心中最能代表大唐名将风范的是我老乡━冀州苏定方,据说他是中国打的最远,胜利跨度最大的人。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人。小时候,

  • 苏定方简介 唐朝左武侯中郎将邢国公苏定方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定方,唐朝,唐朝将领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后人通称为苏定方。生于公元592年,汉族,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并以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和正

  • 历史上真的有苏定方吗? 苏定方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定方,唐代

    《隋唐演义》中,有一个隋唐英雄名曰苏定方。苏定方原本是窦建德的部下将领,文武全才,曾设计杀死罗艺、罗成父子,从此与罗家结下不解之仇,后来归顺大唐李世民,但最终被罗家后人所杀。苏定方,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苏定方简介苏定方,本来就有这个人,可是《隋唐演义》中,对其进行了加工改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