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明征君碑与明崇俨有什么关系?

唐代明征君碑与明崇俨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82 更新时间:2023/12/30 1:18:47

南京栖霞寺的千佛崖和明征君碑被公布为国家级物保护单位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媒体报道:“明征君碑正在接受全面维修和保护”,“待御碑亭修缮出新以后,将拆除碑亭周围的封闭式栏杆,今后游人再也不用隔着栏杆和窗棂观赏明征君碑”。那么,明征君碑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块碑石呢?

几度兴衰的千年遗存

明征君碑立于栖霞寺山门右侧,通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早在1956年该碑即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省、市文管会重新建亭护碑。这块珍贵的碑刻在元明之际曾一度受到冷落,长期置身于杂乱丛生的草木之中。明代中叶,寺僧兴善整理寺容,曾经打算将该碑毁掉。撰写《栖霞小志》的明代名士盛时泰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赶往栖霞山,竭力对兴善进行劝阻,该碑才得以幸存。直到近代,明征君碑越来越受到考古家和金石家的赏识,前来栖霞寺索取明征君碑拓片的各界人士也日渐增多,这才引起了寺僧的重视,并在明征君碑上覆亭予以保护。

唐高宗派皇帝御撰碑文

唐高宗皇帝御撰碑文明征君碑立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全称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是明崇俨为纪念自己的先祖明僧昭而立。明僧昭是栖霞寺的创始人,他于南齐永明元年曾被征为国子博士,故被称为“征君”,明征君碑一名由此而来。由于明崇俨为唐高宗的宠臣,又是明僧昭的第五世孙,加上后世对明僧昭评价甚高,所以,在明崇俨的请求下,唐高宗治亲自撰写了这篇碑文。皇帝的碑文主要记述了明僧昭笃信佛教,隐居栖霞山并舍宅为寺,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大造佛像的情况。碑文通篇2376字,均为四六韵文,以10首铭词作结束,体现了唐代的行文特点。明征君碑久经风雨侵蚀和战争动乱,仅右残13字,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完整的著名唐碑。对于了解唐代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该碑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珍贵罕见的“梅花石”材

明征君碑的碑材十分奇特,这块取自栖霞山的巨石是地质界难得的大化石标本。整个碑材之上约有2万个生长于2.8亿年之前的浅海中的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化石在深灰色的碑面上呈现出豆粒状的白色斑纹,民间称其为“梅花石”。一块碑石上保存如此多的化石标本,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属罕见。这样,就更增添了明征君碑的珍贵价值和神奇色彩。

两大书法家的传世手笔

明征君碑是国内仅存的几块唐代行书碑之一。正面的碑文由唐初著名的书法家高正臣书写,他的书法曾受到高宗、睿宗、玄宗三代皇帝的喜爱。当时学其书法者很多,有的达到乱真的程度,可见风靡一时。碑额“明征君碑”四字则为另一书法家知敬所篆,其书法作品有“精妙绝伦,不逊、褚”的美誉。而碑的背面所刻“栖霞”二字,笔势雄健、神采奕奕,相传为高宗皇帝的亲笔。整个碑刻书法结构严谨,笔法不拘不放,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很高的价值。再加上碑额上六龙拱额的纹饰和碑身两侧的狮首绶带西番莲纹饰,体现了唐代的时尚,使得该碑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瑰宝。

标签: 明征君碑明崇俨唐高宗

更多文章

  • 仙术士明崇俨简介 历史上明崇俨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崇俨,唐朝

    明崇俨,洛州偃师人,唐高宗时期的政治人物,其祖先是平原士族,世代在南朝为官,南朝梁国子祭酒明山宾五世孙。父亲明恪,豫州刺史。其人容貌俊秀,风姿神异,出身士族,却精通巫术、相术和医术。年少时,父明恪任安喜县令,县吏有个会召鬼神法术的,明崇俨学会了他的法术。入仕途后,最初担任县丞一职,唐高宗时代,皇帝总

  • 武则天长子李弘死亡之谜:武则天杀了亲生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曾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吗?自唐朝开始的史书上大多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真的吗?有人认为武则天并没有杀自己的儿子,而是另有原因,这可信吗?孝敬皇帝二十四岁就完成了他的人生路,留给了后人无法破解的谜团。孝敬皇帝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武则天所生长子。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太子,数次受命监国。然而,

  • 李弘是怎么死的?武则天的长子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弘,武则天

    李弘是怎么死的?李弘,唐高宗与武则天的长子,生前被封为监国太子,英年早逝后更是被追封为皇帝,那么李弘为何会英年早逝呢? 李弘(652年-675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妻永徽六年(655年)时,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上元二年暴卒,高

  • 武则天长子李弘简介 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武则天的儿子

    导读:李弘(652年-675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妻永徽六年(655年)时,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上元二年暴卒,高宗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李弘曾经向率更令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当

  • 薛怀义之死:武则天首任“二爷”薛怀义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怀义,武则天

    导读: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原本是江湖小混混出身。当年为了抬高他的身份,武则天曾给他改名为薛怀义,还让太平公主的前夫薛绍认他做叔叔。可是,冯小宝得宠时间一长,就渐渐恃宠而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为了跟武则天撒娇赌气,他甚至放火烧了武则天得天命的象征——明堂。事情还要先从唐高宗说起。唐高宗死后

  • 薛怀义对武则天有什么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怀义,武则天,唐朝

    男宠薛怀义对武则天有什么功劳?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无人不晓,她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开创了大唐盛世。虽然她的一生中都是血的祭奠,但是她开历史之先河,打破了几千年都是男人做皇帝的先例。可以准确的说,武则天替所有的女性出了一口气,视天下男人如玩物。她的政绩是不可抹掉的,这是历史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宝这

  • 揭秘武则天和薛怀义的爱恨情仇:薛怀义为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薛怀义,男宠,唐朝

    公元6 8 5年阴历正月,6 1岁的武则天改元垂拱,取“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之义。说白了,她是想放松一下高度绷紧的神经。在过去的一年里,武则天经历了太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先是发动政变,废黜中宗李显,同时拥立睿宗李旦,旋即将其软禁;接着又诛杀宰相裴炎,并对满朝文武实施了一场政治清洗;最后又发动三十万大军

  •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简介 历史上薛怀义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男宠,薛怀义,唐朝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简介 历史上薛怀义怎么死的?薛怀义(662年-694年12月25日),原名冯小宝,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受千金公主推荐成为武则天的男宠,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并且因此被封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梁国公。垂拱初年(685年),说服武则天于洛阳城西修复故白马寺。甚至多次担任大总管,率军

  • 揭秘武则天首席男宠薛怀义暴毙真相 凶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男宠,薛怀义,死因

    薛怀义,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京兆鄠县人,本名冯小宝。受太平公主推荐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为掩人耳目,在武则天的安排下出家为僧,并改姓薛与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合族。垂拱初年,说服武则天于洛阳城西修复故白马寺。寺院建成后,薛怀义自为寺主,并且因此被封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梁国公,甚至多次担任大总管,率军远征

  • 唐朝名将段志玄生平简介 段志玄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段志玄,宰相,唐朝

    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字志玄,以字行,齐州邹平(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名将。段志玄早年与父亲客居太原,后从高祖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其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玄武门之变时,段志玄拒绝太子李建成的引诱,扶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贞观年间,段志玄担任西海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