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牛希济笔下的洞庭湖有多美?赏析《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牛希济笔下的洞庭湖有多美?赏析《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07 更新时间:2023/12/18 15:55:38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牛希济的《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五代)牛希济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注释

飐(zhǎn):风吹颤动。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

真境:神仙境界。《拾遗记》:“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其山又有灵洞,入中常如有烛于前。中有异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药石之人入中如行十里,迥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楼琼宇,宫观异常,乃见众女霓裳,冰颜艳质,与世人殊别。”

玉楼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

参(cēn)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

罗浮山:仙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长达百公里,风景秀丽。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传称葛洪曾得仙术于此,被道家列为第七洞天。

“有路”句:传说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俗称“巴陵地道”。

白话译文

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君山一点仿佛凝在烟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楼阁如玉砌,殿堂连珠影,镶嵌在月轮边上,与明月相映。

平湖万顷凝着秋色的清冷,天边闪烁着时隐时现的晨星。经霜的橘林色更鲜浓。听人传说,罗浮山下,有暗道与仙境连通。

赏析

这首描绘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没有标题,也仍然表现了泛舟游览的景致。

上片第一句,极言洞庭之大,可说是抓住了这湖的特色。句中的“飐”字,表现了风吹浪动的场面。但此句并非写浪涛的汹涌,而是湖面的广阔。第二句,写在湖面上遥望君山,如一点凝烟。这里仅用“一点凝烟”来描绘,既反衬出湖面宽广,更为画面添了一种神秘朦胧的情韵。第三句紧承上句,说明神秘朦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两句“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作者对仙境的想像。这两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轮边”,景色奇丽,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间。

下片开头,“万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点名时令。后又着一“冷”字,则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个“冷”字不仅表现了湖水宽阔,为秋色增寒,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天为秋夜,湖面之气温,人之体肤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这种冷,只有身处水天空阔之中才感觉得真切。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写湖面视野开阔的景象,与杜甫《旅夜书怀》中所写下“星垂平野阔”意境相同。第三句写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经秋霜一压,桔子成熟,更显得红艳娇美。给人以视觉享受。最末两句,将洞庭湖与号称道教“第七洞天”的罗浮山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往。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而从此首词来看,作者运用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的驰骋想像,淋漓尽致的写出洞庭湖的神韵。在文字的运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种清新明丽之感。

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该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应属幻境。真境,固然歌颂了山河壮阔,幻境,也为这壮阔著上虹霓船的奇丽色彩。真真幻幻,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词境共同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

标签: 牛希济五代

更多文章

  • 五代词人牛希济:赏析其传世名篇《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牛希济,五代

    五代冷门诗人的词作,赏析《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生查子·新月曲如眉五代:牛希济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生查子读作(shēng zhā zǐ),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因朱淑真词有“遥

  • 欧阳炯意境优美的一首词:《南乡子·岸远沙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欧阳炯,五代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欧阳炯的《南乡子·岸远沙平》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乡子·岸远沙平(唐)欧阳炯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注释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唐教坊曲,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

  • 五代词人欧阳炯的作品:《春光好·天初暖》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欧阳炯,五代

    欧阳炯的《春光好·天初暖》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春光好·天初暖五代·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译文和煦的阳光,风和日丽,万物快活地竞相生长。笋儿使着劲儿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

  • 吴越忠献王钱佐:吴越第三位国君,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钱佐,吴越

    钱佐,即吴越忠献王,原名钱弘佐,字元佑,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六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三位国君,在位共7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钱元瓘去世,钱弘佐于当年九月庚申即位于王宫倦居堂。即位后,因尚年幼,无力控制下属的骄横,又曾宠信谄媚之人,然而

  • 王全斌率兵灭掉后蜀,赵匡胤为何将他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宋朝

    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领三万兵出征,仅用两个月,就灭了后蜀政权。然而赵匡胤没有封赏出征的将领,反而将王全斌等人全部贬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时,赵匡胤征讨后蜀派出了两支部队,除了王全斌率领的北路军外,还有一支由刘光义率领的西路军,作为策应,不过王全斌的北路

  • 徐昌图诗词名句赏析: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昌图,诗词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今人选词和研究宋文学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遗词仅存三首,收入《全唐诗》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整首词离愁难奈,感人至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今人选词和研究宋文学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遗词仅存三首,收入《全唐诗》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 五代词人徐昌图之作:赏析《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五代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是五代词人徐昌图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旅愁的小令。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五代: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译文喝完饯别酒

  • 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一切都在“不语”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薛昭蕴现存词19首,8首为(浣溪沙),内容多写闺情宫怨,友情离思以及女道士清冷生涯,文人及第得意情景。其词较少艳情

  • 薛昭蕴的一首《浣溪沙》,读来使人身临其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昭蕴,唐朝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薛昭蕴的《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唐)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赏析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